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领主时代-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明白。”

    洛思恭闻言重重点头,心底却是泛起苦笑。

    面前之人可是大明天子啊!

    什么时候开始,天子想要提拔一个人,也要如此考虑?

    “先让他在佥事之位上呆段日子,我也要看看这老家伙的真本事,究竟有没有他敛财那么厉害。”

    朱翊钧嘴角一勾,目光随即望向东方:“若他能在短时间坐稳佥事之位,说不得就能提拔副总兵,将山东周边海军尽数调配与他。”

    听到天子这么说,洛思恭就明白了。

    陈璘官职不算太高,但在天子心底肯定是挂了号的,否则不会自己刚说,就马上给出这样的反应。

    既然天子有意提拔,身为天子头号心腹外加锦衣卫头头的洛思恭,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陈璘啊陈璘,这回恐怕真要一飞而起了。

    正当朱翊钧、洛思恭这对主臣想出一系列套路对付即将到来的朝堂纠纷时,‘安抚’好朝鲜王臣的李如松,终于带着八千骑兵南下进驻平壤。

    刚到平壤的当天,李如松就要努尔哈赤去向莫小白讨要出兵将令。莫小白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把准备好的任务交给了努尔哈赤。

    “那小子要我们肃清黄海道、江原道,把平壤至汉城之间的城池,全都夺至手中?”当努尔哈赤带着军令回到骑兵营,李如松也是把军令内容仔仔细细都看了个遍。

    虽然很想立功压莫小白一头,但他也怕莫小白给他弄些送死的任务。

    现在看到军令,李如松心底却是松了口气。

    肃清平壤以南、汉城以北的倭人,这应该就是那位提督的作战策略了。

    虽然这种步步为营的战略和他李如松的战斗方式完全不一样,但现在李如松却很高兴,因为这个任务实在算不上有多难。

    那个白脸提督,就靠着一些步卒也能强攻拿下平壤,他手里有最精锐的骑兵,还不能肃清山野中的倭人部队?

    至于那些需要占领的城池,朝鲜除了平壤、汉城、釜山等少数几座坚城,其余城池也能叫城?

    小镇还差不多!

    “大郎,我等麾下俱是不适合攻城的骑兵,军令中却没写增配步卒为援,这分明是要你出丑啊。”

    看着李如松大喜过望的神色,努尔哈赤却高兴不起来。

    终究还是要出战,出战就意味着要死人。

    以军令内容来看,一个月内肃清这么大的区域,要死的人肯定少不了。

    这些可都是建州卫的核心精锐,哪怕死一个他都心疼!

    努尔哈赤能感觉的出来,提督这么安排绝对没安好心。

    可他却无力改变什么,因为他的少主子此刻正满脸不耐:“出丑?哼哼,我李如松纵横沙场数十载,岂是黄口竖子能预料?都说骑兵不善攻城,我就攻给他看,等我把汉城以北的那些城池尽数拿下,他还有何理由不让我出战汉城?”

    “等汉城告破,我定要让他明白,我李如松才是最好的提督人选!”

    带着这种念头,李如松兴致勃勃的出去检查营地战马,旁边则跟着有苦说不说的努尔哈赤。

    然而李如松根本就不清楚,莫小白压根没想将平壤一战复制到汉城,甚至就连攻打汉城的计划也暂时搁置,转而祭出了另一样战争利器。

    谈判外交!

    “你就是沈惟敬?”

    提督府内议事厅,莫小白饶有兴致的望着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高瘦中年。

    这可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因为精通倭语,被兵部尚书石星看重。可正史中这家伙竟然敢在出使期间,撺掇大明兵部尚书石星、倭国远征军主帅宇喜多秀家,在停战谈判中隐瞒协议真实内容,分别忽悠朱翊钧和丰臣秀吉,让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停战协议被对方所接受。

    一个商人子弟,戏弄天子而且还成功了。

    可见嘴皮子功夫究竟有多了得!

    “回禀提督大人,小人正是沈惟敬。”

    此时的沈惟敬,其实已经被石星授以参将之职,而且也跟着大军混了好一段时间,但面见莫小白,依旧是把自己身份压的极低,丝毫没有一朝当官的得色。

    “会倭语?”

    “会一点。”

    “我还听说,你认识小西行长?”

    “这,小人家族祖业乃是经商为生,曾出过两次海,与倭人商队有过接触。”

    沈惟敬说的很小心,莫小白听罢缓缓点头:“虽然你曾为商贾,但如今已是我大明武官,就要有武官的样子。”

    “我这有个任务,要交代给你去完成。”

第四百九十九章 沈惟敬出使(求订阅)() 
    “我打算委任你为‘议和使’去汉城,与倭人和谈。【道:“你也应该知道,石大人让你随军出征的原由,应该不会临阵退缩吧。”

    议和使臣?

    沈惟敬眼眸微闪,有些出乎预料但很快又恢复过来。

    自己是块什么料,他比谁都清楚。

    打仗是不可能的,当官也没戏,唯独嘴皮子和察言观色的本事,勉勉强强可以称得上一绝。

    让自己去议和,就是要自己使忽悠倭人了?

    “不知大人意图?”

    “呵呵~脑子倒是转的快。让你去议和是真的,条件也很简单,只要倭人现在就给我滚回他们老家,再让出对马岛,我就不追究他们领兵来犯的事情了。”

    莫小白揉了揉手腕,眼角带着笑意:“你按照这个筹码去谈,倭人能答应最好,不答应的话,谅他们也不敢对你怎么样。”

    撤兵,还要让出对马岛?

    沈惟敬不是那些一辈子都没出过中原地界的小混混,他是开过眼界的,听到莫小白的‘条件’,心底顿时惊了一下。

    这位提督好大的口气,倭人岂能答应?

    如果是为了这个条件出使,沈惟敬相信他就算说破嘴皮,也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但他就这么在脑子里一琢磨,很快又回过神来。

    连自己这个小人物都知道的事,提督会不知道?

    既然是开出不可能的条件,还要自己去汉城,那提督的真实意图,肯定就不是真要倭人撤兵了。

    “小人明白,当尽力周旋,不达目的不还平壤。”

    “嗯。”听到沈惟敬的回答,莫小白满意点头。

    周旋,用另一个词来解释就是‘拖延’。

    这老家伙,脑子的确好事。

    确定了议和主要负责人,莫小白还得给他配齐一整套‘行头’。鉴于这货有敢于坑天子、上官的‘胆量’,莫小白不可能让他自己独行,必然要派出手下‘监督’。

    人选也是早有安排,就是刘晔。

    一日后,一支换上议和使团装束的300人部队,在何纯、刘晔两人的率领下,跟着沈惟敬一同从平壤南门出发,前往依旧被倭人占据的汉城。

    何纯、刘晔两人为了低调,都是普通小校、谋士装束,但沈惟敬却是衣着光鲜,颇有朝廷大臣的派头。

    过大同江进入黄海道,再进入开城,同时向南面汉城再次递交国书。

    不过三五天行程,沈惟敬便大摇大摆的来到了汉城城下。

    北城门外,负责接待明朝议和使臣的第六集团军小早川隆景,一个年近六旬的糟老头。

    ‘糟老头’是沈惟敬看到他的第一印象,但实际上小早川隆景在倭国地位不低,见大明使臣到了,立刻上前迎道:

    “想必,阁下就是沈大人。”

    “我是沈惟敬,你是?”

    “老朽小早川隆景,代总大将出城迎阁下入城。”

    “嗯。”

    和面见莫小白时的拘谨谦卑不同,沈惟敬此刻却是摆足了倨傲:“头前带路,先带我与使团入城住下,明日我再拜会你们的大将。”

    “请。”小早川隆景瞧了眼才刚过晌午的天色,刚想说的话又咽回腹中。

    见这倭人老头识趣,沈惟敬嘿嘿两声,一抖身上的袍子立刻跨步走进汉城。

    作为常年混迹商贾、坊市以及三教九流场所的人来说,察言观色是必备技能,再加上他又有那么点审时度势的心思,当然明白他现在不论怎么装,倭人都得忍着。

    只因为,小西行长部被全灭于平壤!

    这些倭人大名之间整日勾心斗角,他们可不会为小西行长的死感到悲愤,他们只会震惊于天朝的强盛兵锋。

    正是明白这点,沈惟敬才屁颠屁颠的领命南下。

    沿着城门街道进入汉城,沈惟敬很快就被迎进了一处精心准备的馆驿。里头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