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迎接亲王号归来,晚上食堂组织会餐,云澜让吴林云多多的弄些食材。蔬菜不需要担心,明兴岛有十多亩蔬菜地,采摘由管理食堂的书丛组织。吴林云这是到周边小岛搞些副食品。

    明兴岛周边的无人荒岛,全给农业组放养了大批的兔子和山羊。虽然有人建议放养猪,但遭到强烈否决,因为放养猪,一年之内是吃不到肉的。这么长的时间,大部队早就到了台湾岛。不过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恶趣味,农业组最终还是在东福山岛放养了四头小猪。除了明兴岛之外,东福山就算这一片最大的岛,岛上可供猪食用的东西还是有一些。

    青浜岛在明兴岛的东面,上面本来也住有十几户渔民,不过现在几乎成了荒岛。吴林云在青浜岛放养了十对兔子,还有二十只羊。兔子和山羊的放养已经将近三个月,抓几只兔子和山羊问题不大。

    吴林云选择来青浜岛,主要因为青浜岛的滩涂上长满了大片海草。在海草丛中,农业组的同志放养了800只缙云麻鸭。身形娇小的缙云麻鸭健壮活泼,容易在海草丛中钻来钻去,追逐起小螃蟹来也格外敏捷。

    不过鸭子长期在海里、滩涂上活动,盐分和淤泥沾到它们的羽毛上,粘乎乎的很不舒服,对鸭子的身体、卫生、生长也不利。中转站专门在岸边一块避风的地方,搭建了一个一米高的鸭棚,鸭棚边上还挖了一片大池子,引来淡水。让赶海回来的鸭子们能喝上口清水,再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干干净净回鸭棚。

    一上青浜岛,吴林云就直奔鸭棚,老张头远远看见有船往这边驶来,早就站在鸭棚门口等他们。

    老张头花白头发,满脸沧桑,看上去年纪很大。据说吴胜他们来东极之前,青浜岛上就老张头一人居住,他无儿无女是个孤老。这里建起了鸭棚之后,老张头就自告奋勇的在这里看护鸭子。不过王谢堂一直对老张头的过往经历很是好奇,他嘴说是福建人,福建口音却也不地道。

    “唉,老张头,这里给你送上粮食,还有一壶酒。”吴林云很是亲热的和老张头打招呼,“你千万悠着点,千万不要喝醉酒,把我们的鸭子弄没了。”

    老张头憨厚的笑笑,“哪能呢!”

    这时渔民们抬上了两大筐刚刚打上的鱼,“老张头,这些鱼不是给你吃的,是给鸭子吃的,你千万不要偷嘴。”他们七嘴八舌的打着招呼,同时也说着笑话,“老张头,你一人在这儿风流,这会儿你那个鱼仙姑娘藏哪儿啦?”

    吴林云先让人把一箩筐鸭蛋和十只肥鸭送上船,接着就去收拢圈形捕兔器。

    昨天渔民们已经在青浜岛安置了十个圈形捕兔器,这捕兔器只要野兔在索内穿过,铁索就会把野兔紧紧勒住,越挣扎就勒得越紧,逃脱不得。而且铁索尾端有个小“结”,这个“结”可以保住了野兔的命,让野兔不会被勒死了。

    吴林云在青浜岛收获了十只活兔,他选了五只最肥的兔子,其他的全给放了。他带着四只野兔和两只羊回到船上,准备开船去东福山再去抓几只野兔。

    这时候,只听见海上一声汽笛长鸣,银灰sè的亲王号带着征尘,满载着战利品,驶入明兴岛海区,桅杆上的ri月红旗迎风飘扬。

第二十一章 远东华复洋行() 
五月十五ri,金融贸易组古务生、安盛、申辰等人从舟山华复公司移师上海虹口区,古务生早就在金山路盘下了一家火锅店。金山路所在地区就是以前的美租界。金融组的穿越,准备就从这里开始。

    六月一ri,东极岛物资时空转运稍稍得空,范华便携带时空机器,与古务生、王谢堂、汤木曜、蒋理、朱阳霓等人会合,从金融贸易组在金山路的大本营出发,通过时空机器一起穿越到上海。安盛和申辰等人留守2011年。

    安盛是天津人,今年才30岁。他中学毕业后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出家做和尚,后来被师傅送到上海佛学院学习。佛学院快要毕业的时候,安盛突然和尚不做了,天天混上海证交所。在股市中他捞了一大笔,于是就搞起了金融投机,同时成了白主席的至交。

    蒋理今年岁,江苏省连云港人,刚刚从某大学毕业,正在实习。他jing通地理和历史以及各地人文风情,涉猎饮食,机械制造。

    朱阳霓24岁,男,哈尔滨人,是语言天才,心理学硕士学位,熟练掌握英法ri俄语,以及拉丁语。他身高一米七五,长的漂亮,看上去有些混血的感觉,最棒的是能以男女两种声音,很自然的讲话。

    这次穿越因为朱阳霓要以女xing身份出现在十里洋场的交际圈,所以他专门去美容院用电针除毛的方式,除去身上所有的毛发。

    1854年的黄浦江水流湍急,浑浊不清。上海港就静卧在黄浦江的河湾处。

    不远处的上海县城还牢牢的控制在高举“大明”旗号的小刀会手中,清兵在周围与他们激烈对峙,每天都发生大小战斗。

    苏州河两岸的外国租界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依然是那么繁忙,蜿蜒的河岸停满了各式船只,江中心耸立的船桅杆如森林般密集,江岸上也有一排排错落排列的储物仓库。江上,船首画有眼睛的小划艇和小帆船穿梭不停,江畔留着长辫子的船工、搬运工、小摊贩等,还有买办整ri的异常忙碌。

    穿越到1854年的上海美租界,看到金山路那家店面的位置上还是民居,里面住着一家清朝时期的同胞。古务生和王谢堂、范华等人顿时放下心来。只要这个地段还没被洋鬼子占住,那就好办!

    他们找了家旅馆稍稍安顿下来,就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前往美国领事馆拜访马辉领事。

    古务生等人来到美国领事馆门口,整了整西装,扶了扶礼帽,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向门口走去。

    两个印度大胡子门卫注意到了一群长着东方面孔的人走了进来,但是他们看到古务生他们全是一身绅士打扮,走起路来从容不迫,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辫子,直接就将他们放行。

    古务生十分淡定的朝两个阿三点点头,带队径直向里走去。

    “笃笃笃”

    “请进。”

    美国领事马辉正忙着批注一份文件,他头也不抬的发话让古务生等人进来。

    放下鹅毛笔,一抬头,马辉十分惊讶的看到房间里面多了几个绅士淑女模样的东方人,而且还是cāo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东方人。

    他眼里不免闪过一丝鄙夷,直接问道:“请问找我有什么事?”

    “哦,我叫务生。古,来自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古务生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进行了自我介绍。

    “你不是清国人,也不是临近的高丽人或ri本人?”

    “领事先生,您说笑了。”古务生听到马辉的疑问,十分从容的出示了自己的护照,“我的祖先是中国人,但我是一名美国人。我的先辈早在1654年就从中国移民到旧金山。”

    王谢堂领导的情报部门专门招募了一名制作假证的家伙,加入到穿越团队。只是由于时间比较急,汤木曜、蒋理的护照还没来得及制作。

    “啊哈,原来是同胞。”马辉顿时笑容堆到脸上。

    “我是美国远东华复公司的董事,”接着古务生手一划拉,“他们都是我们公司的成员。我们华复公司准备在上海开一家远东华复洋行。”

    马辉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并不歧视东方血统的美国人,何况这些还是有钱的,准备在上海做大生意的亚裔美国人。

    “噢,很高兴认识您,古董事。我是马辉领事,罗伯特墨菲。马辉。”说完,他直接就和古务生握起手来,“好好干,我们领事馆就是做你们商人的后盾。”

    马辉十分高兴的笑纳了一套铝合金刀叉餐具。看在都是同胞的份上,当然还有这套jing美的铝制品餐具的功劳,他决定向古务生的同伴,身份证明全都丢失的汤木曜、蒋理补发美国护照。

    身份证明全都办妥,古务生等人立即利用时空盒,在两个时空来回穿梭,通过在1854年的上海滩兜售铝制品和海鸥牌机械表,获得了大量资金,然后购买大批的古玩玉器,转贩到原时空。同时在苏州河北岸的美租界,原时空那家店面位置上,征用了一大块土地,建立起美国远东华夏洋行。

    六月八ri,古务生打听到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就在上海法租界,便带着朱阳霓前去拜访法国公使布尔布隆。

    朱阳霓头上套着盘成高高发髻的假发,身穿宽大的布满壁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