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输船队上的羽林军和武警部队,也是一个个怀抱着钢枪,默不作声的坐在底舱中打着盹,静等战斗的号令。

    凌晨五点,明军海上编队顺利进入金门岛料罗湾。

    金门诸岛周边属于近海,风浪比较平缓。

    羽林军、武警部队的将士们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风平浪静!”

    他们跟船出海锻炼,也有半年多的时间,在海上更是数次经历大风浪的考验,大多数人习惯了风浪的颠簸,但晕船的感觉总是不那么舒服。

    编队指挥部下达命令,各船抓紧时间组织人员休整,补充能量,尽快恢复体力。

    按照预先的计划,海警队副司令张大宝带着第一梯队的六艘海警船,前进到料罗湾西侧,在小金门以南的海面游弋。

    星空下的小金门岛黑黝黝的横卧在海面上。

    小金门和大金门一样,也是人去岛空,水源尽毁,一片荒凉,只有时不时传来的几声野犬的哀鸣。

    没多久,通信员传来旗舰的命令,“副司令,指挥部命令我们立即进入二级战备,做好战斗前的一切准备!”

    张大宝立即下令,让第一梯队各船发动蒸汽机,进入到临战状态。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明军舰船机器马达的“笃笃”声响也在宁静的海面上传开了。

    云顶岩,是厦门岛洪济山的主峰。其绝顶有观日台,四望环海,山下东海里的金门诸岛一字排开,散落在厦门的外围。

    观日台建有一清军瞭望台。

    日出时分,一名清军瞭望手抬头观海,突然发现,在小金门以南的海面上,有许多船只的轮廓。

    “警报!警报!”

    告警的狼烟顿时在观日台上升起。

    很快,厦门湾周边一座座烽火台,全都是狼烟滚滚。

    “桅杆上挂着的是五星旗!”

    胡里山上的演武亭,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通过千里镜,清清楚楚的看到明军战船桅杆上那一抹红色,“据说是明匪的军旗。”

    闽浙总督王懿德放下千里镜,心里感到有些慌乱,“明匪还真的来了!”

    “大帅,只要明匪进入咱们这口袋阵,不死也要脱层皮!”林建猷倒是信心满满,指挥若定。

    满清在厦门外港的火炮阵地布置,就好像是一个口袋阵型。

    鼓浪屿是口袋底,设炮七十六门;南面海澄县屿仔尾是口袋的一面,设有火炮三十门;口袋阵的另外一面是厦门岛南岸的胡里山,这里是满清苦心经营的厦门南炮台,胡里山两侧还筑有延伸阵地,整个胡里山炮台设置将近两百门大炮,炮火特别凶猛。

    王懿德有些叹息,这明匪战船没有长驱直入,只在小金门外梭巡。

    厦门设防也有大半年,花费了无数的钱粮。只是一直都说,明匪船坚炮利,凶猛无比,也不知这精心筹划的防御,能不能将其挡住、击退。

    这时候,厦门外港的海面上,清军师船的号角声此起彼伏。

    听到警讯,锚泊在厦门内港的金门镇清军战船纷纷起锚,紧急升帆赶到南炮台下面的海面上。

    看到明军在外岛梭巡,不敢入内,金门镇总兵钟宝三的心安定了许多。他下令擂起战鼓,指挥清军师船,在海面上耀武扬威的排开了阵型。

    口袋阵内,清军师船加起来接近百艘,火炮数百门,战力不容小觑。

    林建猷一指山下的师船,信心满满的说道,“如若明匪进入外港,我将以炮垒为砧板,师船为菜刀,洋船队为后盾,将他们聚歼于口袋阵中。”

    “林军门,这明匪舰船只在外面转悠,它怎么就不冲进来呢!”

    兴泉永道道台王澍就在王懿德的身边,他原本心里有些忐忑,这会儿看到蔚为壮观的师船,顿时信心爆棚,恨不得明军战船现在就冲进港湾,与炮垒、师船展开一番厮杀,看看到底鹿死谁手。

    “王大人稍安勿躁,明匪这是临战前的休整。”林建猷淡淡的说道,“金门诸岛无淡水、无给养,他们今天必然要深入。”

    一个多小时的休整,让明军编队将士吃饱喝足,一个个重新又精神了起来。

    早上七时许,编队指挥部传下号令,所有舰船起锚升帆,进入一级战斗状态。

    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排成一长列,先后穿过厦门外围岛链,从木佛头海面,进入到厦门东水道。

    进入厦门港之后,两个梯队分头展开行动。

    张大宝、华人哲带着六艘海警船船,靠着小金门的海岸线一路向北,去进攻厦门北水道。

    王铁锤指挥四艘海军舰船,直接就向厦门岛南岸炮台右侧的延伸阵地逼了过去。

    看到明匪没有进入口袋阵,反而是兵分两路,一路奔袭五通方向,一路直接敲击口袋阵的最外缘。

    王澍禁不住一拍额头,几乎要失声叫了起来,这明匪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王懿德还算比较镇静,“林军门,如今计将安出!”

    “大帅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林建猷倒是很淡定,“南澳镇二十余艘战船早就守候在五通洋面,顾清涟总兵以逸待劳,必能击败明匪。”

    王懿德缓缓点头,在厦门北航道,有经验老道的顾清涟总兵负责防守,还有五通炮台炮火支援,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看着南岸炮台下面的明军舰船,林建猷更是胸有成竹,“山下不过四艘匪船而已,我这就令金门镇出击,倘若不敌,也可及时后撤,诱使明匪进入口袋阵中。”

    王懿德、王澍大喜,“此计大善!”

第四十三章 厦门 5() 
金门镇总兵钟宝三统率麾下全部师船,集体锚泊在厦门外港,以逸待劳等待明军。顶点小说

    清军师船以同安梭船为主力战舰,中营战船十九艘,左营十四艘,右营十六艘,最大的集字号大同安梭船是钟宝三中军镇标营的旗舰。

    同安梭船船体呈梭形,船头很尖,所以速度快,船身中后段位置则宽,因此,船身稳。

    集字号大同安梭船船长26米,主桅高29米,拥有主炮8门,小炮17门,炮座均置于上层甲板,是满清在东南沿海的第一战舰。

    在清军师船周边,还有数十艘快哨船护卫在主力战舰周围。

    快哨船船体较小,头型较尖,载有二十多人,有一根桅杆、一张硬帆、八只划桨,水上速度很快。哨船后段还有护扳和小炮位,有一定的攻防能力,清军一般用来在水上揖匪传讯。

    水师参将彭夺超站在集字号船头,手持千里镜,远眺金门诸岛方向。

    彭夺超原只是一个小小的把总。在镇压小刀会起义中,他奋力进剿,杀人如麻,多次在海上为清廷立功,升职为水师参将。

    小金门岛与金门师船相距不过七海里,明军第一梯队的动向,这边隐约可见。

    半响,彭夺超放下千里镜,轻蔑的用鼻子哼了哼。

    一直听说,明匪大白船纵横大洋,就连洋人也讨不到便宜,想不到也就这个样子。

    “大人!”他手指金门诸岛方向,一脸讥讽的神情,“明匪那什么大白船和我们师船一般大小,看到我们金门师船舳舻相接、樯帆如林,他们怕了,不敢过来了!”

    彭夺超是个粗人,他心里怎么想,也就怎么说。

    “心浮气躁,为军中之大忌!”钟宝三淡淡一笑,从容不迫的说道,“明匪船坚炮利,兴兵以来还未曾有一败。咱们切不可等闲视之,要知道大意会失荆州的。”

    “是!是!是!”彭夺超一脸的心悦诚服,“大人说的极是!”

    “大人!”桅杆上的瞭望哨报告,前面负责查探讯信的哨船打来旗语,明军已开始动了起来。

    两艘金门水师快哨船快帆快水,已经前进到厦门岛最南端的白石炮垒东南方向的海面上。那里距小金门木佛头只有四海里,明军战船在海面的活动,他们看到是一清二楚。

    白石炮台是在原石壁炮台的废墟上,用沙袋重新建立起新的炮垒阵地。

    原石壁炮台位于厦门岛最南端滨海突出部,西距胡里山炮台大约2公里,全部用花岗岩建成,每隔16米留一炮洞,号称固若金汤。

    石壁炮台原是满清三大炮台之一,是厦门最重要的厦港要塞。但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用炸药彻底摧毁。

    王懿德重整厦门防务,以胡里山为中心建立起新的防御体系。石壁炮垒是胡里山炮台防御体系的延伸。

    一艘清军快哨船上的瞭望手尖叫了起来,“大人,明军进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