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李寅夔腿肚子软了,“你怎么能对我大王不敬?!”

    李元范就是高丽国现在的大王,朝鲜王朝第25代君主。他登基上位之后,李元范改名,李昪,号大勇斋。

    “李元范李元范!”

    提起李元范,李夏铨心中是一团的火,他冷笑一声,“千字文都念不好的笨蛋,也能做高丽国的大王,我大明何曾加以册封!”

    李寅夔无言以对。

    李元范确实不是很聪明,他从小就生活困难,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在4岁时念过千字文,其余的日子就是干活谋生。

    若不是李氏朝鲜政争激烈,李元范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江华海峡北口,就是宽阔的汉江口。溯汉江而上一百里,就是高丽国的首都汉城。

    等到残月上了柳梢头,大明征韩船队悄悄驶出江华海峡,让开江口的一个个暗礁浅滩,缓慢地向汉江北岸靠近。

    船上满藏着征韩军士兵,每个人屁股下坐在绑得结结实实背包,怀中抱着一杆钢枪,等候着换乘上岸的号令。

    “这里就是临津江与汉江的汇合。”王文礼对照着海图,用手遥指东南方向,“那边黑乎乎的一大片,就是汉江北岸的白杨林,径深也就一里地。你们要快速穿过林子,直扑交河城。”

    “哈伊!”寅次郎用力点点头。

    “你要说,是,长官!”王文礼不满意的摇摇头,“还有你的名字,归化华夏已经好几年,还叫寅次郎,很不妥当!”

    一大队政委韩再芳出身陆战队,是王文礼的老部下。

    他嬉笑着对王文礼说道,“长官,您理论水平、文化素养比咱们高了那么多,是不是也给咱们大队长,改个中国名字!”

    “是,长官!”寅次郎虽然一根筋,但也很知趣,马上就请王文礼帮他改名字。

    “寅次郎寅次郎”王文礼沉吟了一下,“名字也无需多改。就取殷姓,叫做殷赐琅,上天赐予的一块美玉。”

    “多谢长官!”殷赐琅大喜。

    信号灯在旗舰上挂起,各船很快传下旗舰的号令,“一大队轻装,准备换乘登岸!”

    一大队的军官们顿时忙活起来,“检查弹药!检查刺刀!除了子弹刺刀,所有装具全部放在关船上,交由集中保管!”

    十数艘小早船穿破了深夜的江雾,轰的一下靠上汉江北岸的滩涂。

    高丽国,我来了!

    这可是太阁当年魂牵梦萦的土地!

    高杉晋作心情很是激动,加入征韩军之后,他因为军政优秀,被提拔为小队长。现在又作为军中先锋,率先登上了高丽国的陆地。

    他手把着武士刀,率先从船上跳了下来。

    “大家跟我来,速度快点!”指导员范汉成眉头皱了一下,跟着跳了下去。

    一队士兵也哗啦啦的从小船上跳了下去,他们在范汉成的组织下,排成冲锋队形,踩着泥泞的滩涂,一口气就冲进了海岸的丛林中。

    在他们的背后,海警船在阴暗的江面上来回巡曳,大批的士兵正忙着七手八脚的通过绳网,从关船下到小早船上面。

    半夜时分,朝鲜,京畿道坡州郡交河城城楼上,升起了高高飘扬的日月红旗。

    刚才枪声如雷,弹如雨下,老百姓全吓得躲在屋子里面,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谁也不敢探头。小小的高阳城街头全是征韩军的战士。

    殷赐琅、韩再芳留下一个小队的战士,留守交河,负责警戒。其余的战士唰唰唰的穿城而过,乘着月光继续向东挺进。

    交河城的东面是开明山,走过六十里的山道,就是京畿道议政府城。

    议政府位于开明山楸哥岭地沟带入口,周边是花岗岩低丘环绕,为汉城防卫四镇之一。城池距汉城东北8公里,是汉城北方的屏障。

    开明山山道细如棉线,两侧石崖悬立,树木丛生,顶上的月牙儿基本就看不见。

    黑暗当中,一条长长的火龙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

    从军官到士兵,都走得满头大汗,但是丝毫没有停步。明亮的火把,从这边的山头一直延伸到了那边的山头,仿佛没有尽头。

    拂晓时分,议政府城池四门紧闭,几个流动哨在城楼上来回的踱着步子。

    在靠近西城楼的一处城墙,范汉成带着一小队战士悄悄的越过了护城河。

    云梯是临时绑扎出出来的,战士们七手八脚的把梯子慢慢竖了起来。云梯与城墙轻轻的撞击了一下。

    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一声响显得特别明显。

    “谁!”城墙上的一个暗哨惊了一下,接着火把就亮了起来。

    纳尼!高丽人这里也安排有暗哨?

    负责火力掩护的高杉晋作怒吼起来,“打”

    “砰砰砰!”

    这边枪声一响,城墙上的高丽守军顿时骚动起来。东西南北等方向,数处城墙先后响起了阵阵枪声。

    殷赐琅站在城外西山的一处高地上,举着望远镜向东眺望,就看见三骑快马冲出南门,飞速的奔往汉城方向。

    “报告长官!”一名参谋大声的报告情况,“议政府守军已有防范,各小队偷袭夺城没有成功,转而改成强攻。守军自恃城高沟深,据险极力顽抗。”

    “高丽守军就那几门破炮,攻城有什么好难的!”殷赐琅眼睛一瞪,“告诉各部队,天亮之前必须给我拿下议政府!”

    韩再芳赶紧说道,“告诉大家,注意火力掩护,不要造成过多伤亡。”

    殷赐琅手一挥,“我不管伤亡,我只要议政府!”

    议政府的守军手持的是大刀长矛,还有弓箭,他们根本防范不住明军的进攻。很快,就有部队敲开守军的防御,通过云梯,攀上了城墙。

    激烈的枪炮声、高昂的喊杀声顿时弥漫了整个城池。城内的房屋已经着火,到处浓烟滚滚,到处都是哭喊的声音。

    议政府虽然是李氏朝鲜的军事重镇,但高丽军力与征韩军相差太远,城内的战斗和混乱并未持续太久,寅次郎很快就指挥部队控制了全城。

    五月二日清晨,高丽王国首都汉城。

    古老的城池刚从沉睡中醒来,一处处信报就从汉江南岸传了过来,说是明军在仁川登陆,连破富平、始兴、果州,兵锋已经直指汉江南岸,满城军民顿时为之哗然。

    大王李昪,也就是李元范,紧急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

    景德宫内正在众说纷纭,又有信报传来,说是明军已经攻克议政府,正快速向汉城方向逼来。

    “众位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李昪慌了神,差点从宝座上跳了起来,“汉城南北两个方向都有明军,咱们是不是快点撤往江华岛。”

    江华岛一直以来就是高丽中央政权的避难所,一旦有风吹草动,李氏王朝就赶紧撤往江华岛。

    “大王,注意体统!”垂帘听政的大王大妃冷哼一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满朝都是能臣干将,何以如此惊慌失措!”

    李昪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受到大王大妃的斥责,他直接就把头耷拉下去。

    就在这时,江边传来大炮剧烈的轰鸣声。

    景德宫为之战栗,灰尘扑簌簌的直往下掉落。

    “报!”传信的跑来,“明军船队已经抵达汉城江畔,大炮直接瞄准了汉城江边的几处炮台。”

    明军船队兵临汉城江畔,数十枚燃烧弹就江边炮台打爆了。随着一团团火焰的升腾,汉江江畔变成了一片烟雾弥漫、烈焰冲天的可怕火海。

    景德宫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有誓死要与明军决一死战的,也有偷偷寻思要遣人驾舟觐见大明王师。

    大王大妃把目光投向了领议政金左根,“领相,而今计将安出?”

    “大明船坚炮利,铁舰巨轮火炮厉害无比。听闻日本江户、鹿儿岛负隅顽抗,结果火弹开花,抵抗者立地化为齑粉。”金左根怅然叹道,“我高丽国小民弱,服侍中原强者是历朝历代的国策。”

    看着早就缩成一团的李昪,金左根坚定的说道,“现在只有向大明求和,才是唯一可行之策。”

第三十九章 厦门 1() 
五月四日清晨,东面的天边刚刚露出了一丝鱼肚白。

    “铛铛铛铛!”

    位于厦门岛五缘湾东岸的坂美社村子内就响起了一阵鸣钲的声音,接着就听见一阵急切的吆喝,“壮勇队准备集合了!壮勇队准备集合了!”

    去年台海局势吃紧,小刀会、红钱会借机在闽北接连生事,闽浙总督王懿德、巡抚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