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明规则?!”任雪峰淡淡一笑,“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在商业资本主义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西方以帝国主义的战争和对殖民地的征服与剥夺,来完成这原始的资本积累的过程,杀人遍野,十室九空!”

    “面对身披文明外衣的凶残鬼畜,有人竟然要求按照什么文明规则办事?”他嗤笑着说道,“请教一下雷念平同志,我们来到这个时空,到底为的是什么?我们这帮人是来循规蹈矩,推行温良恭俭让的嘛?是来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人好事的嘛?是来宣传世界大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嘛?!”

    “这还要说嘛!”雷念平脸色有些难看,“近期中期远期,总共是三个目标。我们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解放全中国。”

    “解放全中国,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的动机是什么呢?我们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呢?”任雪峰自问自答的说道,“那就是为了华夏,为了让华夏腾飞。”

    他激情澎湃的说道,“这个世界的规则,应该是由我们制定;这个世界的话语权,应该由我们来主导。如果一味的循规蹈矩,讲什么文明人权,讲什么民主自由,讲什么宋襄公之仁,来到这个世界,还像中修、后清那样的憋屈,咱们这些人还不如让豆腐块砸死算了!”

    “对的!对的!”云澜顿时激动起来,“我们是来搞华夏革命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雪峰同志、云澜同志说得很对!这世界的游戏规则,话语权,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自当是当仁不让,全盘接受。”钱水廷仍是一脸的风轻云淡,“但在这风谲云诡的关头,我们必须沉着冷静,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尽速完成第一个目标,然后才能腾出手来,与欧美列强争锋对决。”

    “我是这么看的。激进一点也好,保守一些也罢,这不一定取决于我们的。”白宝湘神情自若,“起初我们只想解放闽粤,但鬼畜成立常捷军,横阻在福州、厦门近海。”

    他扫视了一下会场,沉稳的说道,“福州、厦门我们一定是要解放的,常捷军胆敢阻拦,必将招致灭亡!”

    会场非常安静,大家全都挺直身姿,静静的注视着白宝湘。

    “等我们打下闽粤,兵锋直指香港,英法鬼畜一定会进兵远东,驻屯香港。这个时候,你想要避免战争,你想要控制战争规模,我们说了不算!”白宝湘端起茶杯,淡淡说道,“鬼畜将采取何种举措,谁也说不好。但是料敌须从宽,不达到一定的战略意图,他们绝对不会乖乖撤军的。”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英法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满足,但他们想要攫取远东的特权利益,想要维持满清政权的野蛮统治,这个我们谁也不会给予。”

    “所以”白宝湘一拳头锤在桌子上,“我认为,小打不如大打,保守不如激进,与其被动受敌,与其左支右绌,还不如一战就把英法赶出南海,还不如一战就夺取东亚的主导权,这是华夏民族、华夏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啪啪啪!”钱水廷带头鼓起了掌。

三十六章 李夏铨() 
“算他们识相!”

    看着城门楼上的白旗,王文礼哼了一声,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明军想要尽快的把朝鲜半岛牢牢的抓住,只能是以朝治朝,这就需要大批愿意投效的朝奸。

    城门很快大开,中军打着白旗,带着近千名高丽士兵,出城缴械投降。

    征韩军配合陆战队,围捕溃兵、收缴武器、接收仓库官衙,入城工作在经过短训的民政骨干的操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将近中午时分,一群官奴婢吹吹打打的排列两厢,姜昌一带着都事、中军等辅助官,以及六房官吏恭恭敬敬的从城内迎了出来。

    姜昌一等人全都穿着极类明人衣冠,只是纱衬窄,帽翅短的朝鲜官服,按照藩属迎接上国天使的仪注,设立香案,跪伏在地。

    云东明一身大红的明朝官服,骑马屹立在城门前,王文礼、岛津忠教同样的一身装扮,骑马伫立在云东明的身后。

    云东明是执委会派来的钦差特使,正式官职为东海宣慰司宣慰使。

    因为二鸦爆发就在眼前,需要尽快稳定东海形势,执委会决定加速推进兵伐朝鲜,组建东海宣慰司,让云东明乘坐飞艇紧急赶到五洲列岛,统管征韩一切军政事务。

    执委会调整岛津忠教为宣慰司同知,协助管理民政,同时兼任五岛知州;任命王文礼为东征提督,统率征韩水陆两军。

    文宣官员再次高声宣示。

    “尔三韩子民,先秦为箕子之封,与汉有卫氏朝鲜,汉后有金氏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两千余载向来为中华藩篱,与华夏文明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而今我大明朝廷特发精兵十万,舰船千艘,会猎东海,只为驱除鞑虏,恢复华夏,还炎黄子孙朗朗乾坤!

    大明王师军纪如铁,令行禁止,秋毫无犯,三韩百姓如能安分守己,遵纪守法,均可照常安居乐业!一切文武官员,如能效忠华夏,效忠大明,均可照常留任!”

    李氏王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朝鲜谚文主要是妇女和下层百姓使用。许多小吏即使不会口说汉语,也都能阅读和书写汉语。

    “恭迎天朝上使!”

    听完文宣,一众朝鲜官员忐忑不安的心情安稳了许多。

    王文礼、岛津忠教翻身下马,满面春风走上前去,把姜昌一等人搀扶起来,“尔等深明大义,能够悬崖勒马,挽救济州城百姓于水火,可谓是大功一件。”

    济州城周长三千九百十步,比国内大部分繁华的州府城池都大。城墙围住了大片的田地、树林,中间散布着一个个火山石垒砌的小房屋,就像是一个被城墙包围住的田野。

    城内居住的人口不到一万,其中百分之六七十是官奴婢。

    云东明、王文礼、岛津忠教进济州府城的时候,阖城百姓扶老携幼,跪迎在道路两厢,道路两旁黑压压跪满了戴着斗笠,穿着白衣的朝鲜官奴婢。

    “公子!倭寇进城,姜昌一敢搞这么大的动静。”一个壮汉俯伏在地上,嘀咕起来,“这可是堂而皇之从贼啊,他就不想再在高丽官场混了!”

    壮汉身边的那个年轻人脸色微微发青,低声说道,“跟你说了多少次,我现在是流人,是官奴婢,不再是公子了!”

    “公子,不管您现在如何,王族身份却是无可争辩!”郑养浩闻言心里极不好受,“您千万要有信心,想当初,当今王上也曾经”

    “住嘴!”李夏铨几乎要吼了起来。

    他就是因为争夺李氏王朝的大位,失败后被流放到了济州岛。

    1849年,朝鲜宪宗病危,没有子嗣。李夏铨在李氏王族中聪慧过人,而被人们看好,认为是宪宗死后的王位继承人。

    宪宗死后,一场围绕王位继承的斗争随即在宫廷展开。一番龙争虎斗之后,恩彦君李的孙子李元范被最终选定,成为宪宗的继承人。

    作为失败者,李夏铨被当成危险分子,流放到济州岛,成为监营管辖的官奴婢。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要床上爬了起来。匆匆喝完一碗稀稀的大麦粥,就要出门砍柴,直到天黑方能回营。

    流放到济州岛,已经有六个年头。李夏铨也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王孙公子,变成一个满脸风尘、劳劳碌碌的樵夫。

    相像往日的荣光,李夏铨深深叹了口气,这种苦难,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郑养浩是李夏铨家的家生子,一直给李夏铨做的伴当。李夏铨入罪流放,他也一路相随,不离不弃。

    鼓乐声响起,云东明、王文礼、岛津忠教在姜昌一等人的陪伴下,带着几十个护兵,骑马从李夏铨身前走过。

    俯伏在地的李夏铨侧过脸瞥了一眼,他不由一惊,这可是明朝官服啊!

    郑养浩悄悄抬起头,看着王文礼、岛津忠教远去的身影,“公子,倭寇的穿着,怎么与图画上的明朝官服很相像啊!”

    李夏铨直起身子,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刚才城外一直在广播,李夏铨也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当回事。这会儿,他把刚才听到的那些文宣语句细细的咀嚼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