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一道第一丛林,数百年来一直为我们北方正一道所尊崇。你们怎么自毁修行,和野狐禅‘自然道’混杂在一起?!”

    “五百年”马宜麟摇摇头,“五百年多前,至元成宗大德八年,第三十八代天师张宇材被授予‘正一教主’, 从此,天师道又名正一道。”

    他认真的看着田子久, “一千年前天师道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陆修静祖师、陶弘景祖师为首。北派以寇谦之天师为首。南北两派最终的遭遇,田道长应该知道吧!”

    田子久道长博览群书,通今博古,对道教的历史知之甚详。

    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创立北派天师道,贵为国师,但在他升天之后,道佛论争,道教失败。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寇谦之的天师道教团,一下子便烟消云散。

    南梁时期,在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南派天师道的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马道长,全真道现在虽然势大,颇受朝廷看重,四方香火也旺,但我们正一道也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田子久脸色变得有些红润, “再说咱们都是避世修行之人”

    “一个人可以避世修行,一座道观,一个教团,不可能避开红尘的纷纷扰扰。如果没有外力相持,修真修道最终只是水月镜花。”马宜麟不由分说打断了田子久的话语。

    马宜麟一席话正切中道门修行的要害,朝廷的旨意能不遵从吗?达官贵人的请托能不逢迎吗?道观的日常用度,能离开八方香火的供奉吗?

    田子久一时嘴塞。

    “至于说‘自然道’是不是野狐禅,那就要正本清源,恢复老子‘道德’的本源。”马宜麟笑着说道,“五卷自然道典我看了又看,与我正一道教宗没有冲突。”

    “哦?”田道长眉毛一扬。

    “正一道历来提倡修道者应该不仅仅只求个人成仙,而应包括要借此帮助别人行善得道,普度众生。自然道的教义也是如此。”马道长正色的说道, “自然道典宣扬,道有五德:曰‘好生’,曰‘自在’,曰‘平等’,曰‘酬勤’,曰‘清净’。以此体现善良,自由,平等,勤奋,节制的信念和社会准则。贫道以为完全可以为正一道经书补阙拾遗。”

    田道长迟疑的说道,“‘好生’、‘自在’、‘平等’、‘酬勤’、‘清净’,这似乎都是有关入世的教义。”

    “出世是修行,入世也是修行。”杨逆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不谋全域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世。”

    田子久哑然失笑,“杨道长搞错了吧,我们是修仙修道,不是攻城掳地。”

    “过去道佛论争,佛道互有胜败,这就是攻城掳地,这就是宗教战争!”

    杨智逆又稍稍提及了一下当代各个宗教的生存情况,“不管是佛教、全真教,还是西域的星月教,西洋的十字教,全都在谋取生存空间,谋取信徒的信仰力。”

    田子久想了想,感觉杨智逆的话语有些意思,但他对一个名词产生了疑惑,“信仰力?”

    “世上神佛有三尊,一尊是真正的神佛,一尊是人们以为的神佛,一尊是被人挟持的神佛。信仰的人多了,这神佛看起来就格外神圣,格外强大,格外神通广大。”

    田子久眉头一扬,“哦?!”

    杨智逆笑着说道,“比如关圣大帝。”

    田子久道长不开口了,关羽的信仰确是这样,原本他只是一个小神,信奉的人多了,历朝历代皇室又捧场,结果是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

    杨智逆侃侃而谈,“道门内部,全真教最为势大;放眼中原,佛教强过道门,很是强势;在西域,星月教为大;在西洋,十字教一统江湖。如果你所在的教宗没了信徒,你这教宗道义再高明,也必定走向没落。”

    他最终朗声说道,“天地之间,大道只有一个。我们都知道,我们修的‘道’是大道,但你得要折服更多的信众,否则就只能是趋于没落。对于咱们修道之人来说,入世是修行,出世也是修行。如果不能获得更多的信仰力,道门教派最终走向没落,你能说咱们修行的是大道吗?!”

    “我要先研读一下自然道典。”

    田子久脑子一片浆糊,他回想起谈话的初衷,本是正告“自然道”是野狐禅,让东岳庙稍稍收敛一些行为,最终却变成研讨宗教战争,谈论要避免道门的衰亡。

第十三章 密写传信() 
田子久回到火神庙,天已经全黑了下来。

    用完晚饭,他把自己的两位高徒叫到了火祖殿后面小跨院的静室内。

    三人围坐在火盆边,五卷自然道典摆放在桌上。

    “东岳庙与我们都属于正一教,相互合作理所应当。五卷自然道典编纂得也不错,全是关于入世的修行。”

    大弟子汪月清扫了一眼桌上的经书,“但我们火神庙属于皇家庙宇,不宜过于离经叛道,最好与东岳庙保持距离。”

    汪月清是富家子弟,年少时因体弱多病才进入空门。他一向是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田子久眉头微微跳动了一下,一句话没说,只是把眼睛转向二弟子李锡庚。

    “师父!佛教也好,全真教也罢,他们在民间很有根基,经得起风吹雨打。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锡庚看着田子久,认真的说道,“我们正一道要想兴盛,就应该学用自然道典的法门,广纳道生,登记授箓。”

    皈依道门,初学道者是为“道生”。

    “自然道”采取授箓的方式确认道生的身份。得受符箓是入道凭证,同时由低阶符向高阶迁升,便意味著其道阶在上升。

    李锡庚是个有野心的人,有汪月清在前面拦路,他知道自己继承不了火神庙主持之位。但李锡庚不甘心自己落于人后,很想闯上一闯,在道教界大干一场。

    东岳庙西跨院内,张万石正陪同着杨智逆、马宜麟查看难民收容情况。

    东岳庙东西两个跨院,百余间房屋已经收容了近五千名难民。

    “今天城内各个衙门又给送来了一千多难民,东西两个跨院已经全部住满了。”张万石介绍着相关情况,“医生一个一个的全都查看过了一下,他们虽然羸弱了一些,但身体基本没有大碍。”

    杨智逆关切的问了一声,“年轻的、年长的各有多少?”

    “大部分是年轻人,以十岁左右的孩子居多。”

    杨智逆点点头,少年人最好,可塑性最强!

    推开一间屋门,迎面而来的是热腾腾的汗臭味,屋子最里面是一个长长的火炕,上面躺满了衣衫褴褛的难民。

    “神仙来了,神仙来了!你们就是救苦救难的活神仙!”看着有人进来,这些难民慌忙坐起身,堆满了笑容,说着千恩万谢的话语。

    “道法自然!”张万石一指马宜麟、杨智逆,“这就是我们东岳庙的主持马道长,监院杨道长。”

    “无上太乙度厄天尊!”马宜麟口诵道号,满面笑容,“上天有好生之德,我道门广接有缘之人。你们能来东岳庙,这就是与我道门有缘。”

    有少数难民听到“与道门有缘”,脸色不由流露出一丝不情愿的样子,马宜麟、杨智逆全看到了眼里。

    三人一连看了十多个房间,好言好语抚慰了一下众多难民,然后回到了后罩楼楼上。

    回到净室,马宜麟安坐到椅子上,双手放在暖炉上烘手取暖,“这批难民似乎良莠不齐,有部分人皈依道门,好像不够坚定啊!”

    “我也看到了!”杨智逆说道,“银两我们不缺,粮食刚刚也采购了一批,虽然我们银粮充足,也不能太过浪费,必须用在刀刃上!”

    张万石建议,“明天办一个祈福醮,让那些难民在三清面前誓言皈依道门。信念不坚定的,立即清除出去。”

    杨智逆补充说道,“祈福醮可以与登记授箓一道进行。授符箓之后,这些就是咱们的教民,可以让他们洗浴更衣,按照年龄分班,在‘道学院’安心接受传道,接受三个月的修道培训。”

    “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功法术的牒文。正一道士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获得“箓”的仪式,即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