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这就是未来的大马路,油车口到沪尾街已经建成了一半。”

    “看,这就是未来的大码头,今天已经正式开始动工兴建。”

    “看,这就是未来的街区,热闹整洁,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像现在的沪尾街矮小污秽杂乱无章。”

    “父老乡亲们,朝廷已经把沪尾区定为通商口岸,迎接四面八方的商客。也就是说,沪尾将要成为万商来朝的大港,新华夏的首善之区。但是现在的沪尾街杂乱无章,污秽不洁,晴时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远远不能体现朝廷的威仪,体现和谐盛世、万邦来朝、众夷归化的胜景。所以朝廷决定拆旧房,建新楼,改建沪尾街。”

    虽然早就听说要拆迁沪尾街,但从这朝廷命官嘴中听到确切的拆迁消息,沪尾的老百姓还是稍稍吃了一惊,下面全都议论开了,台下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反对。

    沪尾百姓大多是福建人,其中也有少量广东人。台下有人用潮州话叫嚷,“这一定是阴谋,说不定福建佬挑唆明军谋夺我们的财产。”

    甄闫光是深圳人,潮州话也懂一些,他当即就把话停了下来,视线扫描过去。

    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年人手舞足蹈的在那里比划,旁边还有人跟他争执,“不会的,朝廷怎么可能要贪没我们的钱财!补偿给我们的土地款全是按照市场价,给的也是响当当的银元。”

    那壮汉子一脸的不屑,“懂什么,懂什么!这是先甜后苦!”

    “谁说朝廷要谋夺百姓的财产!谁说朝廷先甜后苦!”甄闫光当即手指了过去,并且吼了起来,“你给我站出来!”

    看到区长大人发威,老百姓哗的一下全闪到一旁,那四十多岁的壮汉子手脚发颤,“我没说什么!我真的没说什么!”

    旁边一个妇人紧紧拉着汉子的衣襟。

    几个沪尾街联防队员当即冲过去,把这两人全都提搂上台子。

    这壮汉子浑身酒气,满脸通红。

    甄闫光心道,原来是个酒鬼。

    陈文岚是沪尾粤人中的头面人物,他赶紧跑上前,“区长大人,这是我们街坊的黄二愣,喝酒之后最喜欢胡说八道。”

    黄二愣也瘫倒在地上,“我今晚酒喝多了一点,我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妇人扑倒在地,一边哭一边叫嚷着,“青天大老爷啊,开恩啊!我这死鬼他今天确实喝多了,您就行行好,放他一回吧!”

    “嗯哼!”

    岳牧用力咳嗽两声,然后踱步走到台子中间。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全场,台上台下全安静了下来。

    老百姓全都屏住呼吸,等着区委书记发落。他们也不知道这区委书记是干什么的,只听说是皇帝派到沪尾的,类似军中的监军,钦差大臣之类的大官。

    岳牧朗声说道,“四海之地,大明所有,四海之民,朝廷子民。不管是广东人、福建人,还是凯达格兰人,都是朝廷的子民,朝廷一视同仁,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偏颇。”

    岳牧是北方人,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性格十分温和,说起话来也慢条斯理。

    他手指着黄二愣,“黄二愣挑唆闽粤矛盾,妄想引起械斗,扰乱朝廷建设沪尾的大计,罪同通鞑分子、从虏汉奸。”

    “失节士夫,从虏军人,弃暗投明,尔则无罪,不思悔改,格杀无赦,一应逆产,法当充公。”

    岳牧虽然比较和善,骨子里是威权主义者,对他来说秩序胜于自由。

    明军进入沪尾之后,告台湾百姓书天天宣讲,老百姓早就耳熟能详。听着岳牧杀气腾腾的声音,全场越来越静,就连妇人的哭泣声也低了下来。

    “诸位乡亲,本官相信大家都是支持华夏复兴大业的,相信大家都是愿意配合朝廷拆迁工作的,相信在场的父老乡亲没有一个是通鞑分子。”

    岳牧和蔼的看着大家,“对吧?”

    “大人说得没错!”

    “大人英明!”

    台下老百姓赶忙回应。

    “沪尾现在还是军事管制,一切罪行可以军法惩处。”岳牧一指黄二愣,“黄二愣,煽动闹事,罪行特别恶劣。”

    妇人一听当即声嘶力竭的叫道,“大老爷,饶命啊!”

    岳牧觅了她一眼,老女人一个,长得太粗糙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但念他属于初犯,沪尾建设也正需用人,免他一死,罚去沪尾采石场劳动改造。”

    岳牧看着妇人,“至于你!”

    “这是黄杨氏。”陈文岚连忙提示。

    “黄二愣屡屡酒后发癫,黄杨氏约束无力,罚去区政府后勤服务中心劳动。”

    夫妇二人死里逃生,感恩戴德下了台子。

    小插曲过后,甄闫光继续讲话。

    他告诉百姓,拆迁方案有两个,一是朝廷直接收购房屋,二是以房换房,朝廷用新建的住宅屋,置换沪尾街的旧房子。

    至于百姓的营生,也有两个方案,一是成为沪尾区居民,成年男女朝廷安排工作,儿童少年进入朝廷开设的学校读书;二是搬迁到八里、新庄、桃园等处定居,自谋职业。

    整个沪尾保税区,百姓也就四千多人,有武力威慑,有宗教麻痹,有新生活的诱惑,岳牧、甄闫光主持的沪尾街拆迁工作总体还算顺利。当晚就有很多老百姓跑来表示心意,愿意配合朝廷的拆迁。

    就在这天深夜,执委召开电话会议,林有德介绍了一下邵辰的情况,说明需要在全体干部中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同时也要向大家详细说明划分体制内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钱水廷汇报说,新竹县抚民工作做得不错,余夕计划十二月七号正式宣布成立新竹县。

    “好啊,这是大事!”白宝湘问钱水廷,打算派谁代表朝廷莅临新竹。

    “让唐华去,竹堑城据说库存大米二十万石,银子三十万两,唐华正好代表户部盘点一下物资,把银子运回基隆。”

    唐华今年五十多岁,她是银行的退休干部,云澜的妈妈。现在被户部聘请为顾问,负责穿越团队中央银行的筹备组建,挂了一个正五品户部郎中的官职。

    有执委关切的问,“派出的是五品官员,这是不是小了一点。”

    “五品不小了!”白宝湘说道,“一品二品到处飞,这不科学!”

第六十三章 新竹县(一)() 
台北秋狩胜利之后,明军很快占据台湾大甲溪以北地区,全境实现军事管制,派出二百多基隆湾联防队员、五百多杜南岛学兵营的学兵组成一支支工作队,深入各村各寨张贴宣传告台湾同胞书,宣讲大明政策,宣慰地方缙绅百姓不必惊慌,各安本业。

    北台湾形势稳固下来之后,结束各地军管状态,加速组建各个县政权的工作也摆上到穿越团队的议事日程。

    敖萨洋是执委会委任的苗栗县知县,他按照执委会的部署,以大甲巡检署为苗栗县衙所在地,在大甲堡筹建苗栗县。

    四营教导员麦克兰回到竹堑城,带领一连进驻北路右营游击署。一直忙于安抚竹堑百姓的雷念平返回台北,作为首辅钱水廷的助手,协助规范台北市的建设。

    余夕被任命的是新竹县知县。按照地域划定,新竹县目前管辖竹堑堡、竹南堡、竹北堡三堡,全县共有一百多个庄子。分到新竹县的工作队深入全县各个庄子宣传大明政策,同时送去通知,让各村各寨派出代表,在十二月七日之前,赶到竹堑城参加会议。

    六日上午,一群人风尘仆仆的出现在竹堑城东面外的大路上。

    走在头里的是新竹九芎林工作组的组长田中惠,一个二十岁的日本大姑娘。田中惠长得十分健壮,黑红的脸上挂满了油汪汪的汗珠,两道眉毛又长又直,两只眼睛又大又亮,看上去炯炯有神。

    田中惠一身蓝色作训服,胳膊上带着“军管”字样的红袖章,左肩斜挎黄挎包,右肩斜着一个竹筒水壶,腰上扎着一根皮带,身后还斜背一支火枪。她跨着稳健的步伐向前走着,脚上的千层底踏起了团团尘土,迎面走来的行人纷纷避让到道路两厢。

    跟在田中惠身后的人群中有两个和田中惠一样装扮的人,还有六个身穿长袍马褂坐在牛车上,牲口前面还有从人牵着缰绳。

    台湾不产马,大陆输入的马匹因为水土不服,很难成活。满清台湾镇兵马将近一万,军马也仅仅十多匹。老百姓出入主要依靠牛车。

    田中惠是明军在九芎林地带的工作组组长,九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