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殿墙壁上贴满现代景德镇制作的瓷砖壁画,描述的是自然道眼中的宇宙大爆炸、人类起源等创世纪的画面。

    混沌时分,道祖化为元始天尊开天辟地。洪荒时分,道祖分阴阳,化为伏羲、女娲,伏羲演八卦,为人文始祖;女娲造泥人,为肉身始祖。天道即人道,明道则敬天,敬天而爱人,是以天人合一。

    蚩尤本为道祖心猿所化,溜出天庭,来到下界,祸乱中华,迷惑苍生。道祖双眼放出两道神念,化为炎帝黄帝。炎帝黄帝来到人间,立法度、建邦国,灭蚩尤,开华夏5000年之文明基业。

    郭叶一边引导众人,一边讲解自然道道义,“天地间至高存在是道,道即是真理,道是宇宙运行的规律。

    炎黄二祖上体天心悟道而为华夏始祖,故而华夏苗裔才能如此兴旺发达,天下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血裔,都会受到炎黄二祖的庇佑。”

    自然道的“开天辟地”只是给科学宇宙观包裹上一层神秘主义的外衣。潜虚子讲述口吐莲花,把众人忽悠得如痴如醉。

    不过,郭叶只是宣讲自然道的创世、经典、道德、修行、戒律等教义内容,绝口不提自然道的神通法力,也不讲辟谷修仙、符咒秘法乃至房中之术。

    郭叶知道,对待这种前来拜观的道友缙绅士子,不能像对待一般百姓一样,靠着一点“法力”展示就能说服他们转换信仰。所以他在向陈道长等人宣教的时候,从不刻意为之,而是如同谈论学术一般的加以讨论,对对方提出的疑问抱着探讨的态度。

第五十四章 龙山观(下)() 
潜虚子前面指引,一众人来到龙山观第二进院子的门前。

    龙山观第二进院子,设有一座戏台,这里是斋醮祈福的地方。众人还没进入院子,就听到院内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

    第二进院子左厢是文昌殿,供奉的是孔夫子。文昌殿两边是几间净室,净室里面放置着许多桌子板凳,前面墙壁悬挂着黑板,左右墙壁开了好多窗户,窗户上镶嵌的是玻璃,显得特别明亮。

    一间净室内,坐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前面黑板上写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道士模样的战士站在讲台前,领着孩子们高声的朗读。

    许多乡民生怕打扰孩子们的学习,远远的站在院子中,眺望净室中的孩子们。

    见此情景,一位道士呵呵两声,对身边同伴低声说道,“自然道真够可以,道观里也开设了蒙学。”

    郭叶一指净室中的学习场景,“这里是龙山观开设的社学,专门收录地方上喜爱学习,但又家贫如洗的农家子弟,帮助他们上进。”

    一众乡绅满口称赞,“龙山观真有古仁人之风。”

    “自然道讲究出世修行,也讲究入世度人。”郭叶拂尘一摆,一脸正气,“龙山观受八方百姓供养,修真之余,理应为乡村教育尽力。”

    武工队在浙东敌后,不能通过斗地主、分田地等激烈手段发动群众。执委会决定让武工队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推广农业科技,提高低息小额贷款,帮助百姓发家致富,赢得民心,适时在推进减租减息运动。

    初始给孩子们学习三字经,为的是吸引人气,安抚民心,毕竟老百姓认为科举才是正道。

    过几天,龙山观还准备晚上开夜校,使用tg编写的农村扫盲教材和农村实用数学,提高周边老百姓的文化知识。等教育进行到一定程度,穿越团队编撰的初小课本就会堂而皇之的进入到龙山观的课堂。

    右厢是药师殿,供奉的是神农、扁鹊、孙思邈。药师殿边上的一间净室前面,还有几十个求医问药的患者等着治疗。

    净室前面有个“随缘善助”的钱箱,箱边还有很多农副产品。

    众人很是奇怪,郭叶告诉他们,龙山观治病绝不开口取酬,随人投入。这些病人很多是龙山观周边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贫民,他们带着自己家的一些农产品,渴求龙山观神仙的帮助。

    静室内,卫生员陈大鱼打扮成道童的模样,坐在那儿有模有样的给病人望闻问切,不时用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帮助诊断。

    还有一个道童模样的战士在旁帮忙,帮助计量温度,发放“丹药”。

    陈大鱼也是明兴岛的渔民子弟,跟着郭叶学了三个月,拉肚子、发烧感冒之类的小伤小病自然不在话下。

    一个病人被用担架抬进了房间,这人的腿上有一个溃烂脓包。陈大鱼早在俘虏身上练过手,所以看到这脓肿他一点儿也不慌。

    在另一位战士的帮助下,陈大鱼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小手术,洒上消炎粉,最后把伤口包裹起来。

    病人家属千恩万谢,拿着消炎药,走了。

    陈道长本以为自然道只是卖狗皮膏药的邪门外道,看到此情此景,真心叹服了,“自然道悲天悯人,又有如此妙手神技,必当大兴。”

    “道长谬赞了,自然道只是尽本分而已。”郭叶又卖弄起自然道教义,“道有五德:曰‘好生’,曰‘自在’,曰‘平等’,曰‘酬勤’,曰‘清净’。自然道特别看重道行,斋醮祈福,扶助民众,功德合道,才是正途。”

    第三进院子正中是祖师殿,供奉有安期生等自然道的祖师。两侧房子便是道士们生活起居的“静室”。祖师殿二层阁楼是一个秘密所在,里面放置短波中继台、地图、文书等机密物品。

    因为镇海准备撤退,中继台已经移到这里,天线也安放在观内一颗最高的大树上。一个道童模样的战士用力踩着自行车式人力发电机,给电瓶充电,以保持中继台的正常运转。

    透过百叶窗,慈溪武工队副队长孙梅花看到潜虚子带着一大队人马进入到院子,当即让通讯员停下了脚蹬的动作。

    孙梅花是本时空的土著,曾在新兵连被评为忠勇之士,成了标兵。他在苏北老家务农的时候,读了两天书,大脑灵活,能领会上级精神,口才也好,服从意识又强,很快就升为排长,后来又被选拔为慈溪武工队副队长。

    第三进院子后墙左边的小门上了锁,小门通往火居道士居住的道观后院。

    后院种了好多的杨梅树、桃树、橘子树。后院左边是一排火居道士居住的老房子,武工队进驻之后,在靠近第三进院子的后墙,又新建起了一排房子。

    龙山观原来的火居道士全被送到舟山接受洗脑教育。这里现在是浙东武工大队的教育活动场地。浙东武工大队天天在这里组织培训,培训各武工队选送的骨干队员。

    苏潇轩是一营副营长,浙东武工大队大队长。沈思是一营副教导员,浙东武工大队的政委,黑龙江人。

    苏潇轩虽说是女性,她却曾经当过雇佣兵,在非洲、中东、阿富汗,多次经历生死考验。苏潇轩的志向是特战队,但现在穿越团队刚刚才起步,苏潇轩只得来到自己很不喜欢的陆军部队。幸好执委会搞了个武工队,她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展身手。

    沈思长期从事项目策划工作,分析能力和策划能力都很强。两人一个军事,一个政工可谓是珠联璧合。

    朱加隆是浙东武工大队的副队长兼司务长,专管后勤工作。朱加隆今年25岁,江苏人。他是农大毕业,学的是食品专业,熟悉农业科技,毕业后一直从事畜牧养殖。

    浙东武工大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化妆潜入浙东乡村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根据地的建设。根据地的建设还包括经济建设。

    浙东武工大队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通过普及农业科技,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地的经济能力辐射上去了,军政工作自然也就上去了。

    朱加隆在龙山观算是专管后勤庶务的三当家。他现在有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各武工队的农业科技人才。浙东活跃着的十多支武工队各自选送了一名识字较多、脑袋灵活的农家出身的队员。这段时间,这些队员充作火居道士,天天跟着朱加隆学习饲养、种地等农科知识。

    朱加隆把龙山观当成了一个农业示范园区,每天带领他的一众弟子种菜养鸡,大搞农副业生产。他计划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村进行科学种田,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进而通过开明乡绅,开展新农村建设,把周边乡村全都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龙山观位于达蓬山的北麓,左边、后边全是山,右边是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