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幕降临-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阶段,我建议在上海、明兴岛、杜南岛、北美这几个地方各搞一个俱乐部,相当于专门的网吧,仅限穿越干部进入游玩,门岗也由穿越干部轮流换班。以后,建议就只保留杜南岛作为干部度假区,干部度假的时候,可以上岛,前去娱乐。不过到那时候,估计没有什么人还沉迷于此。”

    “这个方法好,我同意。”

    执委会委员纷纷表示同意。

第七十四章 礼部() 
二十六ri上午,白宝湘、钱水廷、云澜等内阁大学士,以及礼部一干官员齐聚总兵府议事厅。寒暄之后,按照预先的计划安排,钱水廷代表内阁任命黄式三为礼部右侍郎,任命黄以周、胡夤为礼部理论司员外郎。

    “恭喜黄大人,贺喜黄大人!”

    “恭喜胡大人,贺喜胡大人!”

    黄以周、胡夤手捧任命状,脸上像盛开的鲜花。

    钱水廷手指礼部尚书毛辟,礼部左侍郎丁於菟、国子监祭酒琴付梓、礼部理论司郎中兰茂,笑呵呵的说道:“黄大人,礼部是可是我们的中枢大部,专管礼制教化文宣。这些全是你的同僚。”

    “原来是上官。”黄式三当即与毛辟、丁於菟等人见礼。

    毛辟笑吟吟的说道:“礼部事务繁忙,正需要人手,黄大人好比那及时雨啊。”

    “及时雨不敢当,尚书大人有事只管只派。”

    毛辟正sè说道:“目前礼部理论司要编写一部书,一部政治教材,这就要麻烦三位大人鼎力相助。”

    “编写政治教材?”

    “是的,sè目人有一本上帝书,讲述他们那个世界的起源。sè目人还用剑与火,强迫世界各国百姓阅读这本书,让人信仰他们的那个神。”

    “他们的神好像叫‘高登’,定海有好几个洋神庙。”

    白宝湘说道:“sè目人讲究功利,重视契约;而我们是讲究仁义,重视道德。现在华夏遇到遇到sè目人,就像汉之初遇匈奴、唐之初遇突厥,我们仁义之师必然最终胜利虎狼之邦,但**上消灭sè目人容易,从思想上彻底战胜他们难,这就要有一部我们的华夏圣经,取代他们的上帝书,让华夏一统世界,为子孙后代开万世之太平。”

    想起sè目人在中国造的那许多孽,黄式三有些激动,“愿闻其详。”

    “黄薇老,饱读圣贤之书,一定知道秋战国时,有两门士子趋之若鹜的显学。”

    “儒学和墨学。”

    “是的,为什么到了后世墨学变得式微,几近失传。”

    黄式三想了想,不太肯定的说道:“经世致用。”

    “没错,‘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的根蒂是仁爱,历朝历代都需要用儒学治理天下。但是自宋以降,蒙元、满清入侵中原,他们大兴文字狱,篡改古书,毁灭华夏文明的jing髓。儒学真谛几近失传,假儒盛行天下。昔ri儒者jing通六艺,上马能安邦,下马能定国;现如今的文人只知读死书,结果sè目人坚船利炮打进来,全都束手无策。”

    左侍郎丁於菟接过白宝湘的话;“我们要编写这样一部书,一部儒学正源,作为我们今后所有学生的必读经典。这本书讲述炎黄的源头,总结往圣的思想jing髓,取世界五千年文明的jing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圣人所说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具体描述出来,阐明如何实现之。我们要把这部书传遍到全世界,让天下苍生全部研读我们的儒学典籍。

    我们内圣外王,对内为百姓服务,对外捍卫华夏尊严。‘经世致用’、‘格物致知’、‘实事求是’都将在这帮书中得到彻底阐述。

    从政治上说,我们的大同社会就是要实现儒家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从渊源上说,我们的大同社会实现的共和上承周召共和,我们的年号也起源于周召共和。

    从经济上说,我们的大同社会还将恢复圣人所称颂的‘周制’,立‘公田’而废‘私田’,取缔兼并,扶助农桑,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兵不安,我们将实行农工商一齐发展,建设‘小康’社会。”

    “哈哈,老夫自然是责无旁贷。不过这书不是那么好编的,一时半会出不来啊!”

    毛辟笑道:“经典不是那么好编写的,不过我们已经拟定了一个初步计划,把这书分成两个段落逐步完成。上卷讲述天地形成,华夏起源;中卷讲述天地正义,儒学真谛;下卷讲述历朝历代,圣人圣言。侍郎大人与两位员外郎都是大才,有你们襄助,这编写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接着,毛辟又说道:“黄大人,还有一件事件需要你鼎力相助。我们准备在大明控制区域内逐步推行全民义务教育,这里有份初步计划。”

    “全民义务教育?”

    琴付梓递给了黄式三一份新拟定的教育方案,“全民义务教育就是,朝廷负责兴办教育,所有适学儿童免费上学。这是我们新拟定的方案。”

    黄式三翻看了一页,看到满纸皆是简化字,便疑惑的抬起头来,“你们这是什么字体?”

    白宝湘把话接了过去,“这是正体字。”

    “正体字?”

    “是啊,我们的先辈刚去海外,为了复兴大明,他们翻译了许多西洋书籍,学习炼钢造炮、造船练兵,期间需要大量书写文字。但许多汉字笔画太多,过于繁琐,工作学习极为不便。所以先辈们从历朝历代文人书写的草字中,挑选出一批简化字,作为正体字,取代繁体字,你看这些正体字书写方便多了。”

    胡夤有些憋不住,“权监国大人,我觉得这些被简化掉的繁体字代表在华夏文明的jing髓,比如这个义务教育的‘義’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羊’表祭牲。一看便知,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之意。”

    “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这种繁琐的写法,让人难以学会,而‘义’字只有三划,很方便写作,再说这种简化写法,古已有之。”

    黄式三认真的看了看,点头说道:“仔细看来,这些正体字老夫全都认识。”

    “这正体字只有一个‘帘’字是创造出来的,其余每一个字皆有出处,只要是饱学之士,辨认我们的正体字,一点儿不难。”

    “但是”胡夤还想说些什么。

    “没什么但是。”黄式三把他拦住,“识繁用简,人之常情。满清入关之前,文人雅士也大都喜欢简化书写。”

    “是啊,自从鞑子搞出一部康熙字典,人们才不得不使用这种繁体字。我们虽然强制推行正体字,但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书写篆刻等休闲娱乐的时候,仍可照常使用繁体字。”

    黄式三开始翻看手上的方案,黄以周和胡夤伸长脖子站在他身后一并观看。

    丁於菟在一旁给他们详细说明,我们准备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目前计划在大明实际控制区域内实现强制xing的幼儿、小学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每名幼儿在实际年龄到达五个标准年后,就必须参加幼儿教育班。幼儿班分大、小两个班级,第一年小班、第二年大班。

    幼儿教育完毕后随即转入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分六个年级,从7岁开始一直教育至13岁。

    小学毕业之后,根据学习成绩及本人兴趣爱好转入相应的中学,接受文科、医科、工科、理科等方面的教育。

    中学共分四年教育。专门培训大明现在急需的测绘、翻译、医学、教育、造船、炼钢、机器等各个方面的人才。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非强制xing的。大学教育为四年,从中学毕业生中择优选拔人才,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看完之后,黄式三有些疑惑,“科举呢?大明难道已经取消科举。”

    钱水廷是这制度的始作俑者,他耐心的解释到,“我们也有科举,我们的科举就是入仕考试,官职有缺的时候,就发榜广而告之,然后进行考试,择优选贤。至于秀才、举人等功名,我们把他们改为学位制度。”

    “学位制度?”

    “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你每门功课都是优良之上,可以写一篇学位报告,申请秀才学位,如果通过审批,将获得文科秀才学位、医科秀才学位、工科秀才学位等等。”

    “举人和进士呢?”

    “大学里有研究生院,秀才可以通过考试,可以进入研究生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