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一八五三-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少数民族,只有两点,首先是承诺攻取缅甸之后。允许迁徙去平原生根落户,要知道,缅北山区的自然条件相当艰苦,大山连着大山,不多的山谷是各族赖以生存的定居点。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产出极其有限。

    缅北山林在明朝万历之前还是中国领土,却由于抗日援朝战争,无暇顾及南方,被缅甸抓住机会强占了去,因此相对于平原地带的缅族和孟族,缅北各族实际上是战败者,只能蜗居在深山老林。

    中国古代其实是很重视边境稳定的,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历来抚为先。剿在抚后,遇上天灾还给救济,也就是行仁德之政,而缅甸人侵略成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别说救济,不来抢你就不错了,把缅甸与中国一对比,更加突出了中国的好。如今中国政府回来了,在中国政府的下,缅北各族又怎么会放弃这个机会呢?

    其次是把缅北各族视同于中国人,加入中国籍。包括赋税、教育和未来的选举权,与一般的中国人没有区别,毕竟在那个时代,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才刚刚成形,缅北各族由于封闭,并没有民族的概念。所谓的这个族那个族,只是互相之间用以区分的标记罢了,现在给他们一个融入更加强大和富裕的种群的机会,又不受歧视,很明显是争先恐后的加入。

    敏贡亲王接过来道:“父王言之有理,我国优势已无,与中国作战确实没太大的胜算,其实依儿臣看,中国历次入侵缅甸,目地不出于降服缅甸。

    如今中国正值改朝换代之时,而我国是向清朝称的藩,并未向新朝称藩,新朝初立又正是需要立威之时,因此中国以污陷我国向湘军武器为借口,派军前来的目地已呼之欲出,他是要拿我们立威,迫使我国上表归降。

    父王,您应遣使去中**营,称藩请降,把姿态放低点,多献上些金银,未必不能退去中**队,毕竟中国人好面子嘛。”

    “对呀!”良渊亲王顿时拍着大腿叫道:“我们向中国称藩,就是中国的保护国了,中国有义务为我们赶走英国人,若是运作得当,说不定能借助中国的力量重新夺回下缅甸呢!”

    “对!”宋砌亲王附和道:“让他们两方狗咬狗好了,给湘军武器的明明是英国人,中国人和英国人都不是好东西!”

    “哈哈哈哈~~”加囊王突然放声大笑道:“国难当头,你们竟然还在做白日梦,我告诉你们,中国就是来灭亡缅甸的,什么武器?那只是借口。”

    敏东王眉头一皱,问道:“加囊王何出此言?”

    “哼!”加囊王冷哼一声:“越南都知道吧,中国历史上,也曾数度入侵越南,搁在以前,确实是越南向中国称藩,中国会立即退兵,但最后一次不同了,中国与法国勾结,逼迫阮朝割让了越南中北部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为何会有此变化?盖因中国皇帝王枫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由越南推及我缅甸,又有谁会保证越南的历史不会在我缅甸重演?向中国称藩实为速亡之道!”

    密克耶亲王捋着胡须道:“加囊王说的是啊,中**队缅甸以来,终日烧杀抢掠,看他的样子,也不是只为逼迫我们归附,更不可能是所谓的讨还公道,王上还须小心从事,莫要引狼入室啊!”

    “这。。。。”敏东王现出了为难之色,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尤其是中**队来势汹汹,把他吓着了,与一万多英印混合军队作战他都不敢,更别提二十万武装到牙齿的中**队了。

    从内心来说,敏东王是倾向于和谈的,哪怕割让些土地也不是不可以,这其实是在列强的入侵之下,亚洲各国封建王朝的本能,他们只求保住自己的地位,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西方殖民者则利用这一点,对各国皇室威逼恐吓,迫使对方一步步的后退,出卖国家权益,最终丧失主权,沧为殖民地,从大清,到越南缅甸,莫不如此。

    敏东王沉吟半晌,才道:“本王认为,还须派人去与中国方面谈一谈,最起码也要弄清他的来意,当然了,备战也不能落下,万一谈不拢就只有玉石俱焚,不知谁愿意去?”

    没有人吱声,包括主战最积极的加囊王,谁都想躲在后面享受胜利果实,没有人愿意孤身去中**营犯险。(。)

    PS:  谢谢!齐格飞!的月票~~~~

第七五六章 赶鸭子上架() 
一屋子人大眼瞪着小眼,敏东王心里升起了一股悲哀,这就是缅甸的王公大臣啊,国难当头,别看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真到需要自己上时,却熄火了。

    当然了,缅甸的王公大臣不惧怕与英国人交涉,英国人不会滥杀使臣,无非是受些屈辱罢了,而中**队恶名在外,一路行来,十万缅甸民众死于非命,数万妇女被掠走,而且是不问阶层,穷的,富的,当官的,甚至连和尚都照杀不误,如此凶残,谁敢去谈判?

    “哎~~”敏东王又叹了口气,照着老习惯,有疑难不解时向国师问计,转头问道:“尊者,你看该如何是好?”

    “嗯?”塔塔纳班心头一惊,莫名其妙的扯上了自己,不会是让自己上吧?

    缅甸的佛教和中日朝不一样,中日朝奉行北传佛教,也就是大乘佛教,讲究禅定,讲究缘法,以普渡众生为宏愿,而缅甸及东南亚一带流传的是上座部佛教,虽然称大小乘不忌,但在事实上属于小乘佛教的范畴。

    他的修行目标是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也就是侧重于个人修行,同时以戒定慧为修行次第,不提倡顿悟,要求按步就班的修行,有着无比烦琐的规矩,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上座部佛教中是严重的离经叛道行为。

    比如在缅甸东固王朝的末期,曾有过相持达七十五年之久的着衣之争,也就是僧人在村落布道时,是偏坦右肩呢,还是披覆双肩?两派也分别被称为偏坦派和披覆派,好几位缅王被卷入其中,这在北传佛教中,为个露不露右肩争论七十五年是不可想象的。

    借用神秀法师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表达的修行思想是渐悟,也很好的诠释了南传佛教的修行宗旨。

    相应的,在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中。僧人的地位也不一样,其实无论什么宗教,都带有政治属性,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为何要灭佛?因为佛门势力太强。危及到了世俗政权的统治基础。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三武一宗的灭佛,也许今天的中国,每个成年男性终其一生都要出一次家,佛门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民众以向佛门捐献黄金宝石为荣,每一所庙宇,都极尽奢侈,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与田产,这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东南亚佛国的写照。

    佛教在刚开始,并不是太温和的宗教,他也有强烈的扩张性与侵略性,但是中国有强大且统一的世俗政权基础,佛门在几经打击之后,老实了,选择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渐渐融入了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佛门,慈悲为怀。普济众生。

    而东南亚在佛教传播进来时,缺乏统一成熟的文明,佛教文明相较于当地土著文明,是高级文明。佛教需要传播,当地统治者需要借着佛教巩固地位,两者一拍即合,佛门自然而然的进化成了统治阶级,高级僧侣的地位也无限拨高,类似于印度教的婆罗门。

    当宗教与政权相结合。无论是什么宗教,都会沉溺于权力而不可自拨,都会享受由权力而来的美妙滋味,宗教领袖未必个个贪吝刻薄,有很多人都是修身律已,严守教规,堪为一代宗师的表率,却正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他们绝对不能容忍失去权力,塔塔纳班身为缅甸国师兼宗教领袖,他也不想那么早去西天见如来啊!

    和尚怎么了?中国人连和尚都杀!

    塔塔纳班打定了不开声的主意,可是别人不会放过他,死道友不死贫道不仅仅是中国人会,而是放诸于四海的真理!

    加囊王顿时眼前一亮:“王上,尊者乃大德高僧,佛法无边,由尊者前去最为合适不过,说不定能感化那些中国人。”

    塔塔纳班的白胡子一阵抖动,心里诅咒了加囊王不下十遍,但表面还得做出一副大德高僧的模样,双眉低垂,“南无释迦牟尼!”,颂了声佛,缓缓道:“中国人残暴不仁,早已堕入了阿修罗道,而老僧法力浅薄,怎敢担此重任?恐怕若是不成,反会坏了王上的大事,还请王上另择贤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