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一八五三-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只有让中国的归中国,欧洲的归欧洲,世界才能实现和平,但在实现之前必然是一片腥风血雨,我只希望这个过程能短一点,好了,越说越玄乎了,我们回去吧。”

    “嗯!”周秀英点了点头,却没上马,因为远处正有一骑驰来,王枫也看了过去。

    这名骑士奔到近前,下马施礼道:“总司令,兵器制造局请您过去一趟。”

    “哦?”王枫与周秀英相视一眼,难道是加农炮弄出来了?这可是个天大喜讯啊!

    “王枫,那我们得过去看看。”周秀英立刻上马,催促道。

    “好!”王枫也跃上马匹,猛一抖缰绳,疾驰而去。

    王枫起先允诺把原苏州织造衙门拨给兵器制造局作为办公地点,但随着人员规模的急速膨胀与保密及安全方面的考量,不久之后,兵器局除了在苏州留有一个很小的办事处,工厂与实验区已经全部搬迁到了苏州城郊。

    仅仅二十分钟,王枫与周秀英就来到了兵器局,顿时能感应到诺大的院子里弥漫着一派欢欣的气氛,局长张万常施礼道:“总司令,幸不辱命,您交待的刻划枪管的组合刀具研制成功。”

    虽然不是预想中的加农炮,可这个消息也令王枫大喜,运用组织刀具刻划米尼枪管,可以使成功率提高到九成以上,沈铭绍向洋人订购的枪炮已全部献给了王枫,其中枪械有一万枝,都是燧发枪,按原计划人工反复刻划,最多只能有四千多枝改造成功,而有组合刀具在手,就相当于军中可以增加九千多条米尼枪管!

    “刀具呢!”王枫迫不急待的问道。

    “总司令与周军长”张万常指向了屋子正中。

    在一根细长的铁质拉杆上,固定有三十个硬质钢环,每个钢环之间的距离相等,布有加工相应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刮刀,按照刻划膛线的方法,把枪管套上之后旋转,每把切刀都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从头连到尾部即可刻划出螺形线。

    它的原理是每一个环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于前一个环,形成一组系列切刀,所开的槽具有稳定的宽度,深度和间隔,这种组合环形拉削刀通过枪膛次.便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其中的关键不仅仅是制造工艺的飞跃,还在于兵器制造局掌握了缠角的计算,世界上成熟的缠角计算公式于一九二零面前世,这意味着苏州兵器制造局制造出的米尼枪管,在同样和材质下,比英法美的原装枪管具有更佳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来,试一下!”王枫挥了挥手。

    “好勒!”几个制造局的铁匠奔了过来,其中一人把刀具固定,另一人把一根光滑的枪管套了上去,然后卡上扳手,两个人用力的转动起来。

    就听到“滋啦啦!”一阵刺耳的刮擦声过后,枪管已经被旋了好几圈。

    “总司令,您看如何?”张万常取下枪管,拿个粗毛刷子在里面捣鼓了一阵了,就递给王枫。

    枪管里,整整齐齐的旋着四道螺线,切口光滑,这显然是一次性成型。

    王枫大喜,二话不说,现场装配起了枪枝,两分钟之后,一把米尼枪已装配完成。

    “大妹子,你来试试!”王枫把枪递向周秀英。

    “嗯!”周秀英猛一点头,接过枪,装上子弹,向屋外约四百米处的标靶瞄去。

    “砰!”枪口火光一闪,没过多久,那边有人大声唤道:“恭喜周军长,命中九环!”

    “竟然不是十环。”周秀英失望的嘀咕的句,以她的枪法,该是命中靶心才对啊,王枫不由笑道:“大妹子,膛线不一样,射出的准头难免会有偏差,这是一次成型的全新膛线,多打几枪,习惯就好。”

    “哦~~”周秀英想想也是,又装上颗子弹,瞄向标靶,这时,张万常再次递上一把枪道:“总司令,这把是由清军手里剿获的枪改装成的米尼枪,因为枪管质量较差,所以我们想了个法子,以细铁丝箍在枪管上,可以增加枪管强度,这是昨晚才弄的,我们试了下,英国人的枪管能连开二十枪,这种改装过的枪管,最多只能开十二到十三枪,不知道有没有用?”

    “什么?”王枫现出了狂喜之色,就连周秀英都看了过来,这何止是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用处无以计量啊!

    王枫现在有六万人,米尼枪经缓慢改装,军中才三千条,以一次成型刀具改造枪管,留一半做为备用,米尼枪最终可以达到七千条,与六万人的军队相比仍是差之甚远。

    但王枫军中来自于清军的燧发枪与火绳枪,经各城仓库搜刮,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五万余条,原本这些枪就象鸡肋一样,可是有了加固的方法,全部都能改装成米尼枪管!

    按留一半做备用枪管,军中的米尼枪将达到三万条左右,这是个极其恐怖的数量,打到北京城王枫都有把握!

    而且在战场上,以目前的战争强度,一名战士很少有连开二十枪的机会,打个比方,用一万条枪作战,二十枪就是二十万发子弹,把各种因素包括减员考虑进去,算成二十发子弹击毙一名敌人,就相当于在换枪管之前可以消灭一万名敌人,洋人王枫不敢说,但清军死一万是铁定全军溃败!(……)

第二四零章 死不松口() 
总之,无论是组合刀具的面世,还是对枪管的加固,都是具有意义的突破,它可以把进口枪管全部组装成米尼枪,再把改装过的国产枪管留一部分作为备用枪管,以提高使用效率。

    王枫拿过张万常手里的枪,与周秀英你一枪,我一枪,对着标靶砰砰开火。

    客观的说,加固过的枪管,比之进口枪管不仅耐久性要差一点,精准方面也略有不如,毕竟枪管内径的平滑度与直率也会影响到子弹的轨迹,但用于军团作战的火力覆盖已经完成足够!

    直打得枪管滚烫,王枫才放下枪,满意的说道:“张万常,你们立了大功,你现在把参与人员的名单报给我”。”

    “是!”张万常拿来一本簿册,上面记载着兵器局每人每天的工作安排与完成进度,比如刀具由谁负责,谁参与,再比如加固枪管,加农炮仿制,水雷、地雷的研究改进,甚至锥形铜壳子弹、铜壳炮弹、后装单发枪以及无烟火药,也就是以硝化甘油作为基础研制的火药都立了项目。

    目前的兵器局连陆大有带过来的人,是王枫手下最为庞大的一个部门,计有工作人员一千二百一十三名,要么是铁匠,要么是熟练的手工艺人,要么是专门从事炸药制做,另外还有几十人对数理化的悟性比较高,只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与计算,比如缠角,就是他们运用王枫给的公式,经反复测量计算才得出了参数值。

    除此之外。这部分人还在进行一项秘密研究,那就是沙~~林与芥~~子气等化学~~武器。化武对于现代社会不是秘密,别说小国家。就连奥姆真理教都能制造,王枫也不例外,他记得全套合成方法及公式,但受实际条件限制,有了方法也不是轻易就能合出,况且还需要**实验来确认毒性,目前还处于化学知识的恶补阶段,理滦究尚未展开,不过王枫不着急。最起码他不会在中国使用化武,也不会在中国成为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之前使用。

    他对于化学武器是存有一锤子买卖的心思,那就是在灭绝性使用过后,联合世界主要大国签署禁止化武国际公约,反正用都用了,谁挨着谁倒霉!

    王枫接过簿册,在张万常的指点下看过之后,便道:“我以中国民主同盟军司令部的名义,授予参与刀具研究及加固枪管的人员记二等功一次。每人奖励白银二百两,望你们勿骄勿燥,再创新功,其他人员也莫要气馁妒忌。我们民盟军的项目多的是,只要你们不忘学习,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有荣立军功之时,将来在军工科研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可以提名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测评!现在,我报名。张万常、傀科发”

    王枫在军中各部门推行了解放军的军功系统,得到全军上下的一致拥护,这不仅仅是荣誉,也是看得见的好处,除了现金奖励,将来年纪大了,还可以享受退休金待遇及地方政府的生活便利,这是整个政军系统中唯一的福利保障政策。

    关于养老问题,王枫暂时没有搞普遍退休金的打算,一来人民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没必要额外加重财政负担,二来现代社会的传统家庭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