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2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不是这个,而是人们的收入水准,还有他们的消费观念问题。

    一个月的工资存起来买自行车,两三个月的工资存起来购买家用电器……这些他们都能舍得,但是如果一个月、甚至是半个月的工资拿来买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子,他们是绝对不愿意的。

    衣服裤子去供销社扯布,找缝纫社的师傅做一套不就行了?

    鞋子稍微麻烦一点,但那种白网鞋、布鞋平日里也能穿,如果真正有需要,一双二三十的皮鞋也就顶天了,太贵了的真的舍不得。

    他们都是从困难年代过来的,大部分人都知道什么叫节约和存存货,需要买的肯定要买,但是能节省的,还是认真节省的好。

    所以今天去买衣服鞋子的,差不多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40岁以上的一个都没有。

    殷俊没有告诉谭国富,如今40岁以上的人,哪怕是三十年之后,他们的财富都足够了的时候,仍旧是舍不得买东西的。

    他们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差不多都是他们的晚辈买给他们,他们自己是舍不得消费的。

    因此,麒麟商业广场的着重之点,并不是这群消费习惯已经固定的人,而应该是30岁以下,甚至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他们才是未来消费的主力。

    他们的命很好,正好赶上了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会经历工资从50到100,500到1000,3000到10000甚至更多的巨大变革。

    当民众们的收入足够多,拥有了足够多可以支配财富的时候,当然就舍得去花费,去买各种衣服鞋子了。

    这还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们。

    要是换了70、80年代出生的人们,花钱会更加的舍得。

    90、00后的小孩子们……

    呵呵,他们就更是用钱的专家,未来坑人无数的网络平台贷款,坑的主力就是他们,你什么时候见到70、80年代的人大规模的陷进去了?

    这些孩子们花钱就更多都是在购物享乐上面,父辈、祖辈们舍不得买的几千块的衣服、上万的皮包,都被他们毫不畏惧的拿下,还美其名曰“生活就要及时享受”。

    好吧。

    李超人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在他们那个年代,已经很少有人说了。

    那就是“我成家立业,小钱全都是靠一分一毫的节省下来的。而正是有了这么一笔积累下来的资金,我才能开展我的事业。”

    年轻人们连最初的积累都没有,就妄想着一。夜暴富,成为下一个李超人,下一个小马哥,下一个马爸爸,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当然了,这些人的消费,其实有许多都是在万达广场、太古里这样的综合商业体,也就是殷俊的主要客户之一,似乎也轮不到殷俊来说什么。

    况且这也是30年之后的事情,想这些还太早。

    少年现在要琢磨的,不过是好好的保持这种爆发的综合商业体的势头。

    80年代人们的消费水准和心态,都不能和90年代相比,更别说是00年代以后了。

    所以许多超市、综合百货商场等等,要在90年代才初现端倪,00年代以后,万达这样的综合商业体才大行其道,也是有着历史背景原因的。

    只不过在如今的年代,人们没有住房购买的压力,如果好好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让麒麟商业广场发展下去,也绝对不是什么难题。

    一二线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的,放在仙侠年代,这就是都市版本的洞天福地。

    比如说粤州,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每天上千艘的船只穿梭往返,热闹得很。

    还有蓉城,成为蜀川盆地首府的年代,也有超过一千多年。

    华京就更不用说了,元朝开始就是我们的首都,延续了这么七八百年,除了朱元璋和常凯申的几十年之外,几乎都没有变过。

    这些一二线城市,天生就有吸引人群,吸引富豪们的魅力。

    绝大部分的有钱人基本上也都在这里,再加上人口都超过200万、300万,那么哪怕是轮流着来消费,也足够保持麒麟商业广场的营业额度。

    要是换成了小城市,你只有眼巴巴的望着每天他们每人都能消费一下,这样才能维持得下去。

    这样的操心,殷俊可不愿意去做。

    做生意,还真是大城市要容易发展一些!

    ……

    (求老爷们多多订阅!)

    

第1968章 打好基础() 
“既然已经做起了自营采购的一套,那么就继续这么做。”在电话里面,殷俊吩咐谭国富道,“我们在内地的麒麟商业广场,最多也就是100座左右。这样的规模,即便是自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题,不会任务繁重到你们没办法处理。”

    “是。”谭国富道,“今天中午就有一些国营的工厂打电话来,希望是不是能在我们这里设立专柜呢!我都跟他们说了,我们现在只接受采购,不接受租赁。”

    他当然高兴,如果你去买他们的产品,他们卖得多,就会效益好,奖金也会多,那么麒麟商业广场就是他们的大主顾,待遇都不一样。

    反过来,你要是让他们设立专柜,以这群国有企业的尿性,不知道会弄出什么花样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和准备,谭国富觉得,还是自己掌控一切好得多啊。

    “质量是我们必须要保证的,然后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必须要尽可能的把价格打下去。”殷俊道,“现在他们的商品意识,只集中在价格上面。如果价格打不下去,销售也不会下去。”

    “嗯,我们在质量上面也遵从您的指示,采用几个小组交叉检查审核的方式,一个小组检查出问题,那么负责采购的全都要负责任,严重的我们直接就回送警。察局。”谭国富道,“有了那么几次以儆效尤过后,现在他们都规矩多了。”

    顿了顿,他又道,“采购价格上面,他们之前不相信我们的实力,所以价格没谈下来……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开头,不但国营工厂可以去谈,许多好的集体企业也可以去谈,甚至是私人企业也可以去谈。他们互相竞争之下,肯定能打下来的。”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还是很有区别的。

    著名的华西村,就是集体企业,美的公司、tcl公司这些,也只是镇级的集体企业,向来不被国营企业放在眼里。

    在这些根正苗红的企业眼里,他们集体企业最多算是杂牌军,也就是比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私人工厂好一些。

    但他们的雇佣人员却又可以超过7个人,这样生产规模就不会太小,供应8座麒麟商业广场根本不是问题。

    殷俊听到了谭国富说起他们,心下不觉一笑,微微的点头认同。

    这谭国富也是下了功夫的。

    集体企业因为有着经营存活的压力,那些从草莽中杀出来的决策者,虽然大部分都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有着天生的商业嗅觉,也有着非常认真的对待市场的态度,所以在第一轮的创业之中,大部分成功的,还就是他们这些集体企业。

    国有企业第一轮就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那些在90年代被杜先生下决心关闭的亏损严重的工厂,就是被他们这些集体企业打的,那时候,私营企业还在猥琐发展,并没有参与进来。

    等到第二轮的时候,集体企业也出现了和国有企业一样的毛病,就轮到私有企业了。

    他们一边打着国有企业,一方面还把集体企业给打了,硬生生的踩着他们的肩膀,踏上了华国经济的主流。

    远的不用说,近的这一轮的集体和国有之间的竞争,却是已经开始,而且正在不断的发酵。

    国有企业不屑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为了吃饭,为了活下去,就不得不努力的去抢夺他们占有的市场。

    偏偏集体企业又不是没娘。的孩子,人家也有靠儿,所以哪怕是他们吃得恶心了一些,在官方层次上面,国有企业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只要他能利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微妙关系,哪里还怕不能左右逢源呢?

    “我们的物流仓库怎么样?”接下来,殷俊又问起了第二个问题。

    沃尔玛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强大的物流系统,能让他们及时快速的调集各种货源,还有压低各种采购成本。

    对于殷俊来讲,沃尔玛已经是末日黄花了,真正靠着物流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还是京西和亚马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