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最强人生-第19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先生,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您的威名,您在香江、美国干下的那么一番大事业,我却是听得太多。”杜先生微笑着道,“我泱泱中华,受难一百多年,如今能出了您这么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也是应有的福分!”

    “杜先生客气了。”殷俊喝着茶,也是微笑着回应道。

    只不过,我们可不是第一次见面啊。

    不,应该说,我可是在电视上看了您很多年啊!

    看着这位以后中枢的第二人,殷俊心中满是感慨,却又无话可说。

    他总不能把以后的历史给说出来,然后来一句“久仰大名”吧?

    对于这种真真正正的做事情、做大事的人,殷俊是很敬重的。

    “和聪明人说话,是不用绕弯子的。”杜先生道,“我不是聪明人,但殷先生你是。所以我今天过来和你喝茶聊天,想来你也知道我是想要做什么吧?”

    “在其位谋其政。当然是用尽一切手段,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搞好沪海市的经济。”殷俊平声的道。

    杜先生的刀眉一扬,旋即又笑了。

    “正是!”杜先生也喝了一口茶,“那么殷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呢?”

    “我又不是主政一方的人,只是一个商人,还是比您小这么多的晚辈,哪里敢说教导杜先生。”殷俊说道,“只不过我在香江好几年了,沪海的地理形势和香江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也有点浅见,说起来可以让杜先生参考一下。”

    “请讲。”杜先生放下了茶杯,正色的道。

    “以香江为例,一个城市的建设,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做。”殷俊侃侃而谈道,“首先应该先规划城市,把城市建设做好。这里面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使得城市更加的整洁大方,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这里安家置业。

    第二,大量的水、电、气、道路、医院、黄浦江的修缮、港口的扩大、学校的修建和铺垫,可以使得城市无论是在商业发展上面,还是在工业发展上面,还是在生活娱乐方面,都有过人之处。这样人口稠密了,有能力的人多了,自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过来,在这里做生意,从而进一步的繁华城市。

    第三,交通的便利,船运的畅通,必然使得沪海生产的各种商品,能迅速的发送到外面的城市,从而加速商品的流通,促进生产的提高。这样也进一步会使得工厂进一步的招纳工人、运输行业也进一步的拓展自己的服务半径。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税收。”

    杜先生连连点头,不过他却没有迷惑,直接问到了重点,“这些我们不是不知道,可殷先生你说的起码要花费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巨额资金,现在我们手里哪有钱?百业待兴,什么地方都要用钱,什么地方都要花钱,难啊!”

    “香江政府也没有多少钱,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卖地来筹钱。”殷俊道,“卖了土地给房地产商人们,让他们去发展商业房产,等到售卖的时候还能再收一次税,极大的充实地方的财政。这样的好买卖,就使得香江政府手里有了很多的钱,足以推动这些基础建设的进行。”

    “卖地可不行。”杜先生想也不想的摇手,“我们内地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绝对不可能出售任何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这是原则问题!”

    ……

    (求订阅!!)

    。

第1579章 “疯狂”的建议?() 
看着杜先生一本正经的样子,殷俊心里好笑。

    别看杜先生是有名的雷霆君子,但他却也懂得什么叫做妥协。

    否则再过几年沪海经济发展遇到煤荒时,杜先生也不会看着路过沪海的煤船就抓着扣下来用,等到别人找上门来再慢慢的扯皮。

    想想看吧,这么一个铁面包公,居然耍赖和人家扯皮,这画面该有多么让人好笑?

    再说了,现在粤州南湾那边已经有试行的合作开发商业房产的例子,还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殷俊才不相信他不晓得

    “房地产是一把双刃剑,它会增加民众的负担,推高社会的各种物价。”殷俊道,“但是在改。革的最初期,这种发展方式还是有很多道理在的。首先我们可以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总不能什么都让国家来给吧?你有钱自己买房子住,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然后,想要购买住房,那么必须努力工作,否则哪里买得起房子?有了这种努力的劲头,对于经济发展是不是一个好事儿呢?

    第三点更简单了,房地产行业是最能拉动产业链条的经济形势之一,甚至连之一都能去掉。房地产商修建房子,需要购买大量的水泥、河沙、钢铁,需要运输、建筑、安装水电气设施……这些产业,哪个不是劳动密集型,哪个不是能促进就业的?

    一个房地产,既能让地方政。府有钱可以收,拿来做各种基础建设,还能够拉动经济,让民众们能通过工作赚到钱,更能解决掉老大难的住房问题……杜先生,您觉得这样的产业,还能找出别的来代替吗?”

    杜先生听得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殷俊说的那些,其实他都去研究过。

    只不过杜先生没有把它全部拉拢来看。

    如果是全部联系到一起,这个房地产果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行业。

    即便是它有那么多的缺点,可是在这个时期,在这个阶段,它真的是无可替代的最好拉动经济的催化剂啊!

    “其实我说这一点,跟沪海本身的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我看来,没有谁比沪海更有理由来开展商业房地产试点了。”殷俊道,“我对沪海并不陌生,好几次来这里都拜访了上美厂,也就是我们麒麟集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前两年,他们就对我说,因为返城知。青的陆续归来,他们厂里也有上百名子弟从全国各地的乡下回来。因为他们年龄都大了,再和五六十岁的父母住在一间三十多平米的小屋里,实在是不像话,所以想要琢磨着厂里再修一些单位房。

    他们说修也就修了,不但修了几十栋出来给厂里的员工们居住,让返城知。青住进了老房子,还有剩余的房子留起来,可以招纳更多的贤才英士。这两年,上美厂越来越兴旺发达,想来也有这种房子攻略,夺取了人才的心的缘故吧?

    当然了,我也明白,像是上美厂这样遇到同样情况的工厂,在沪海比比皆是,但是他们却没有上美厂这么好命,没有多余的钱来修建房子给厂里子弟们居住,甚至连修缮一下老破旧的宿舍的钱都没有。

    可问题并不是这样拖延就能解决的,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我知道,单是这两三年,从外地返回沪海的知。青子弟就超过了30万人,如果再加上他们陆续回来的家属的话,可能会超过50万人!这50万人的生计、住房等需求,就是一个横在沪海市政。府面前的巨大难题。

    想要解决这个难题,那么必须要破局!在如今没有钱、没有政。策、没有多余的岗位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是比商品房房地产行业更加好的破局方法呢?

    靠着房地产这个行业,解决掉这群人的生活问题,解决掉这群人包括另外许多人的住房问题,然后还能进一步的拓展经济模式,把沪海市的潜力进一步的挖掘,为即将到来的更大的工厂、商贸模式做准备,这不是挺好的吗?”

    “啪啪啪……”

    饶是以杜先生的能力和见识,此时也忍不住拍掌起来。

    “术业之道,达者为先,古人诚不欺我也!”杜先生叹了一句,满是赞许的看着殷俊,“今天我听了殷先生这么一番话,简直是豁然开朗!有些事情,我们担心害怕的不敢动手,虽然不至于犯错,但却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帮助!唯有积极进取,找到新的模式,才能破局发展,这真是金玉良言啊!”

    这就对了。

    杜先生本来就是敢于任事的人。

    前世沪海的商品房虽然不是从他手里出来的,但也是他上调中枢之前,准备下来的布局。

    这一世有了殷俊,提前给他点破,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具体商品房是怎么做的,南湾和粤州都有试点,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殷俊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接着说了下去,“除了基础建设,城市发展的第二点,就是积极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香江最出名的是开。放性的金融、各种电子小工业产品以及港口运输,凭借着这三点,香江这么几十年发展得如火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