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微信帝国-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台啊,我是担心如今洛阳西面董卓已经是大患了,如果我们此次弃曹操来洛阳会不激怒曹操来夹攻洛阳啊?那样洛阳岂不危已;公台安之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况且咱们来投奔的这位小主公今年刚16岁,会不会曹操稍微一吓唬,顶不住外部的压力把你我二人送与曹操处置,那样岂不毁哉!!”

    “孟卓兄担心有道理,不过孟卓兄不知曹操为人,看似挟私必报,其实此人甚有战略眼光,如果现在是合适时机,曹操必会以此为借口来攻伐洛阳;而现在之形势,我敢断言曹操短期内绝不会攻伐洛阳,别说孟卓兄只带走了自己的几千亲兵,就是带几万兵叛逃洛阳,曹操都不会来攻洛阳!”

    “噢,那是为何?还请公台不吝赐教”张邈做诚恳聆听状

    “哈哈,道理其实很简单,只因孟卓兄身在局中不能察觉而已;曹操与袁绍关系甚好,如今两者又是战略同盟关系,而袁绍和公孙瓒的开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公孙瓒与北海的孔融,徐州的陶谦一向交好,隐隐也有盟约之谊;虽然曹操与他们现在并未有所摩擦,但两个联盟早晚必有一战,而这个形势,以曹操之精明自然是看的出来的;而如今北海、徐州等地皆被经营数年,粮草充盈,物资齐备;反观曹操这边不断征战,表面上看地盘很大,兵马也很多,但是如今曹操最缺的就是补给,他的盟约袁绍现在也在开战之中不可能还分给曹操,所以曹操现在唯一能获得补给的渠道就是洛阳,如果一旦和洛阳开战,肯定洛阳会停止一切和兖州的粮食贸易,如果此时陶谦、孔融在向曹操开战,曹操就会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两线作战状态,而且还没有粮食,你说曹操会犯这个险吗?”

    “哈哈,公台就是公台啊,每次听你一说,我心里就安心多了”

    “孟卓兄啊,你不是想不到这些,只是你身在局中,无法摆正心态而已”

    转天清晨;陈宫、张邈二人便去晋见了弘农王刘辫;刘辫开始并没有重视二人,可是当他们其中一人说自己的名字叫陈宫的时候,顿时就看见刘辫身子一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没办法啊,在少年老成,也毕竟才16岁,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赶快招呼仆从去拿来好酒美食要招待二人,还一直问陈宫对洛阳感觉如何,有什么好的建议之类的,给陈宫也是问蒙了,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候,陈宫虽说不是籍籍无名,但和张邈比起来还是不值一提的,可是见这位弘农王这态度,简直就是倒了个各,虽然不知道冷落张邈,但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刘辫是更重视陈宫的;

    说话间更是直接询问陈宫是否愿意担任自己的副军师,在这个时代也就相当于副总参谋长,要知道战乱年代有个诸侯见到你突然让你当他的副总参谋长,如果你再三确认他是没有疯的话,是很难拒绝的;

    不过陈宫还是非常有个性。。。。他拒绝了,他拒绝并不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而是觉得自己现在寸功未力,即使去了也只是虚职而已,还不如在自己的老友张邈这里当副将先为期出谋划策。

    刘辫并没有强迫陈宫表态,不过刘辫还是颇为赞赏陈宫的,也很欣赏陈宫的智谋与风骨;在原来的历史中要不是吕布屡屡不听其言,和曹操之间的斗争还真不一定谁输谁赢;

    张邈此次只带了5000人来,不过刘辫破天荒的按照一万人的编制配额给张邈和陈宫,也就是说武器装备和日后的粮草补给都是按照1万人来的,允许他们募兵到一万;这也着实让二人感到了吃惊,初来洛阳,第一次见到这个弘农王,想不到如此年少,却能如此施恩,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并且加封张邈为镇东将军(镇东将军的称好在各个称好里已经算是颇高了,意为职责防御东面,东面就是曹操,其实就是张邈和陈宫主要负责防御曹操);

    刘辫这样的安排更是让张邈、陈宫二人刮目相看,自己二人刚从曹操那里过来,这个少主公刘辫居然一点都不怀疑自己二人是来诈降,真不知道这个少主公是天纵英才还是很傻很天真;其实刘辫是依据后世对二人的了解才做出如此判断,知道二人肯定不会在投曹操,更不会是曹操的奸细;所以放他们两个去代替老将军朱儶去守虎牢关在合适不过了;凭借着二人和曹操的仇恨,再加上陈宫的智谋,想必肯定比朱儶守虎牢关靠谱;

    之后刘辫又封了陈宫为太常,要知道这也是九卿的位置了,虽然也是个空头衔听着好听,可好歹也是两千石俸禄的官职啊,也就是说刘辫封出去这个官职,光陈宫自己,刘辫一年就得给他发24万斤粮食,那都是钱啊。。。刘辫想着,看来以后不能如此冲动的封官许愿,这些加一起也是相当大的开销了,虽然自己现在趁好几亿,但是也架不住这么造啊,不过刘辫还是觉得陈宫的话还是值得投资一下的,增进好感,最好能慢慢的让他实心实意的加入到自己的核心班底。

    (ps:今天事情有点多,一直在忙,忙到晚上10点才有时间写,让大家久等了,感谢许多书友的支持,感谢最近一直支持造币总厂的朋友们,感谢你们每一票的推荐票和每一次的打赏,对于还是新人小白的造币总厂来说,能在第一次写书就能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祝你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第八十七章:群雄齐聚洛阳(下)() 
曾经归顺刘辫的黄巾军将领周仓,因为不甘心只在屠熊军担任一个小小的营长,也去南阳找来了自己昔日的好友张曼成;此时的张曼成算是众多黄巾军中混的比较好的一个了,相比很多黄巾军或被绞杀殆尽,或被俘被杀,混的最好的也不过像黑山军那样仗着人多势众暂时苟安而已;

    此次周仓很轻易的说通了他的老朋友张曼成,但是其实真正说通张曼成的另有其人;张曼成在原来的历史上起义不久就被当地的南阳郡太守秦颉所杀,但这一世张曼成的运气似乎不错,南阳郡太守秦颉在这一世感染风寒而死,并没有成为张曼成的对手,但是初期的张曼成依然不顺利,屡屡被官军追绞;苦不堪言,一直到张曼成遇到了一个能人,这个能人的加入让张曼成屡屡脱险,三番两次躲过了官军大军的围剿,并且在这位能人的建议下,张曼成甚至连黄巾的旗帜都放弃了,以普通山匪自居;把驻地放在了南阳的博望;

    没错就是那个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博望;在这位能人的指点下,张曼成的杂兵军队利用地形优势,两次对官军进行了以少胜多的战斗,后来官军看到他们不再挂黄巾太平道的旗帜,又那么难啃,干脆就任由他们在博望附近活动,毕竟官军当时还有很多黄巾军没有剿灭呢。

    在周仓刚来时,张曼成并不像去洛阳,因为这块根据地是自己一伙人好不容易才占下来的,靠着去附近劫掠也勉强能养活这几千人,张曼成还是小富即安比较满足的;不过在回自己的大营与那位能人交谈过后,张曼成改变了主意,很显然张曼成对这位能人非常的信任,甚至都有些言听计从。

    “周仓现在在洛阳弘农王手底下做事,还喊我也一起去,我不想去,文长(魏延的字)这事你怎么看啊?

    没错张曼成的这位能人就是魏延魏文长;魏延本来就是南阳人,家也在此,这时的魏延还没去南边,遇到张曼成时本不想投身黄巾乱匪,无奈南阳当时已经被黄巾所占,在官军大举反攻之时,黄巾军逼迫所有当地男子入伍参战,魏延没办法也只得加入,但魏延的性格又不是那种愿意韬光养晦之人,很快便被张曼成发现此人能文能武,极富韬略,善于出奇招至敌人于死地;在两次与官军的大战中都因为听从了魏延的建议才有少数的兵力战胜了训练有素的官军;所以现在的张曼成信任魏延甚至超过信任自己。

    “大王,文长觉得此次乃天赐良机,我等不能错过,不然悔时晚矣”

    “噢?文长此言何意?快速速与兄讲来”

    “大王如今虽据险而守,但终归兵力太弱,此地又并非天险,若遇良将谨慎攻之,我等必灰飞烟灭;况且如今许多商队都知道此地有我军驻守,途径此处商队越来越少,我等慢慢连自足之粮都快不够,更不可能招兵来防范外敌,此长此以往,必不能长久;”

    “现在自在生活,我等何不多自在些时日,等到粮尽在投也不迟吧?况且为何我们非要投到洛阳?投荆州刘辫岂不更近?”

    “大王此言差矣,我等如今能安然于此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