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微信帝国-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招就是税收了;之前说过了,我们的主人公刘辫同学是不准备收农业税的,因为就洛阳以及周边这点破地,就是在高产,农业税也达不到刘辫的要求,与其如此不如不要用他来平抑洛阳区域粮价,要知道想靠着政府的强制力量去打压粮价是不现实的,想要粮价降低还是要把粮食的产量提升上去,加上合理的农业政策才行,而我们的刘辫正是想这么做的,至于是不是对的,能否在汉代奏效,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也是在后世听那些电视里的各种砖家说来的;拿刘辫既然放弃了农业税,那么刘辫真的就是那种替老百姓着想干脆就变成那种只承担政府义务,但不收取群众丝毫税收的好同志吗?拜托,能别把这个diao丝想的这么高大上吗?其实要说刘辫在没穿越过来以前倒是经常会做这种梦,就是自己要是当上什么主席总统之类的就不收税,只为老百姓干事,做公仆嘛,但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屁股决定脑袋,我们现在的刘辫老弟,先天下人间都开了,你还指望着他不收税?开什么玩笑;刘辫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效仿后世的印花税,这么说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太懂,其实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设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后世的印花税已经非常复杂了,不过其原理其实就是商业税,举个例子,李雷想要卖给韩梅梅一处房子,两人签了一张地契,但是两人都会担心对方有天会反悔,怎么办呢?政府给你在地契上盖个章,说白了就是做个公正,但公正不能白做啊?怎么办,要收费的,这种税收有别于农业税,这种税收是买卖双方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都愿意花钱交的税,因为交了税他们的交易就有了政府的保障,其中任何一方毁约都会由政府替自己主持公道;而农业税则不然,一是不好收啊,从人家嘴里抢粮食你以为那么容易呢,你说句话人家就给了,你得雇佣大量的人员去催缴,而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大量的成本和灰色空间。所以说刘辫更愿意收这种人家上赶着给自己缴纳的这种税;刘辫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衙门叫契税司,目前让自己的手下卜三兼任契税司长史(五品官吏)为了配合这个身份,刘辫还专门给卜三改了个名字叫卜静,赐字玄风;作为官称,但是私下里还是叫他卜三,让卜三把契税司在洛阳各处人流密集之地开设,方便交易买卖之人。

    (ps:这章终于在深夜写完了,明天居然还要9点起。。。。想想都不想活了。。。。跪求推荐票,明天晚上继续写,说错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今天晚上/(tot)/跪求各位大大给个推荐,来个收藏。)

第七十二章:雇佣兵计划开启() 
公元191年

    虽然只是时隔一年,但是日夜赶工的劳工在诱人的薪酬的刺激下,还是让洛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说原来的洛阳只是一个后世县城的感觉,连县级市的算不上,但如今的洛阳单从规模上已经有后世的一个中型地级市的规模,当然能做到如此速度也是因为刘辩没有修外城墙的原因,要知道这个修建速度已经比近千年后的周世宗(赵匡胤的前任)柴荣修建新都开封还要快乐一倍的,那时柴荣可是动用10万民夫干了两年,但人家可是修筑了城墙的哈;

    之所以刘辩敢不修建城墙也是有所考虑的,洛阳周围全是平原,地势平坦,且附农产物资丰富,倘若敌军包围洛阳城,城里的洛阳人是没饭吃的,因为农业都被刘辩放在了城外,而围城的军队则可以拥有当地的补给,省去长途的运输补给消耗,所以刘辩并没有修建洛阳的城墙,而刘辩的终极设想是之后要以洛阳为中心做成一个西至函谷关,东达虎牢关,北抵孟津港的一个超级大城市,南面是高耸连绵的大山是天然屏障,两处关隘都是比一座城墙要坚固的多的防守之处,大可不必在费力修建城墙;

    而另一方面刘辩已经把新城的洛阳城规划做了工业区,其实刘辩所想的工业并非是后世的那种工业;刘辩小时候也老听老方同志唠叨党教诲的劳动创造财富,刘辩也一直视为真理,但长大后,慢慢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尽然,很多山村的农民伯伯自己耕种着土地,一天汗珠子滴八瓣,绝对是劳动的典范,但感觉并没有创造出财富,勉强混个温饱;后来老方同志的观点也慢慢变了,告诉刘辩说科技创造财富,刘辩这回觉得比劳动创造财富的说法靠谱了很多,而且听着就那么高大上,但是又想了想,诚然有的科技是在创造财富,但也并非根本性的原因,许多尖端科技开始发明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民用领域,甚至都不是为了挣钱,什么原子地啦,洲际导弹啦,隐形战机啦,潜艇、核弹啦,这些东西好像都是特别烧钱的,没看出来创造财富的苗头;后来刘辩听了堂山寨老师的公开课,那位老师提到了一个观点刷新了刘辩的认知,那位老师说分工和协作才是创造财富的根本;那位老师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一个工人自己操作各个工序一天连一根针的生产不出来,但是如果把做针的工序分成十几道,十几个工人通过细化的分工和协作一天可以创造数万根针,就这样平白神奇的创造了财富;这才是财富产生的原因,刘辩当时听了觉得很震撼把那个老师奉为神明,后来才知道这话原来是早在几百年前的十七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早就提到了,而是他才刚知道而已;通过那次公开课的深刻记忆,也让如今的刘辩有了很强的信心可以不用什么高科技,就只用细化的分工和协作在新的洛阳城区组建各种工厂生产一些生活必需品;

    刘辩在一年前就出台了很多政策,总体来说都是鼓励生娃和鼓励本地人带外地人来洛阳的政策,包括保护私产,也是想让各地的商人都来洛阳做生意,最好都在洛阳定居或者置办一处房产,其实所谓的保护私产只是刘辩的一厢情愿,在这个时代,你很难做到真正的保护私产,有势力的人通过一些手段夺走别人的私产你是管不了的,可能好多时候你连知道都不会知道,但那其实不是刘辩最关心的,刘辩能做到的保护私产也只是政府和刘辩所能控制的军队不去夺走别人的私产;

    不过虽然刘辩用了这么多政策去招揽各类人来洛阳,但效果并没有达到刘辩的要求,洛阳到公元191年也只有13万人左右,对于现在基本完工这么大的洛阳城来说还是非常少的人口,而且100%的都集中在洛阳老城区,新城区现在就像鬼城一样除了还在干活的工人就看不到生气;

    刘辩想到现在需要做点什么了,首先就是马上启动他的“雇佣兵计划”,刘辩在和贾诩商量后用了两个方案同时进行,一是在洛阳城到处张贴榜文,洛阳城弘农王殿下招贤纳士,凡是能为弘农王举荐贤士名将者均有赏赐,被推荐来的将领依然为本部将领统率本部军马,绝不打散从编部队,粮草军饷皆由弘农王派发,只要在出战时听从弘农王的部署攻打目标就可以;凡是可以推荐来超过5千人军队以上的贤能之士直接就任该军队副将,由弘农王为之发饷,凡是能推荐超过1万军队以上的贤能之士不仅出任该军队副将,还可以挂职朝廷的少府或中书令,刘辩身为王爵是可以在自己封地直接封官的,其实如今乱世,身为州牧的去封别人也当州牧的人也不少,只要有实力就行,向朝廷报告一声,朝廷爱听不听。但此时这种官职对很多人还是极具诱惑力的,就像后世的有钱人那么有钱还是想弄个什么终身教授或者政协委员的头衔一个道理;二就是派人携带重金直接去各方找那些没有靠山的小势力游说;刘辩其实重点把目标放在了过去的黄巾军将领身上,他们现在好多都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谁都恨不得欺负一下扬名立万的,还有现在的袁绍已经把韩馥和平吞并了,如今的黑山军日子也并不好过,这都是刘辩重点派人游说的目标,当然刘辩可不想把张宝这个黑山军头子搞过来,其实他也搞不过来,刘辩还是想在黑山军遭遇袁绍重创的情况下,各股散碎实力来洛阳好些,这些昔日的黄巾首领们这几年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另一方面刘辩也派人去各地寻觅那些小的都不能称之为诸侯的势力,或者那些被别人赶出了自己土地的那些逃亡的诸侯势力,当然这种机密的事情,刘辩还是交代给了亲信卜三去做,没办法,身边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才实在太稀缺了。

    (ps:不好意思,昨天早晨7点更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