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你有你的原因,我知道不是你的错。”

    宋初又站了一会,忽地转过头,红着眼看着安如宝道:“我阿爹生病的时候,他就老往我家跑。我阿爹不喜欢他,从来不拿正眼瞧他。我和小亦也都不喜欢。可他还是总去。后来,阿爹跟我说,他没安好心,让我提防他。阿爹五七的那天晚上,我睡不着,到院子里坐着。就听到院墙上有动静。我也没动,不久就看到他从墙头上跳下来。直接就奔我那屋的窗户。我偷偷趁他不注意,拿了镐从他身后打他,他疼的哇哇叫,惊动了村里其他人,他家里才来人把他抬走了。后来听大夫说他的腿断了,好了也是瘸子。过了一段时间,村长就到我家跟我说,我犯了村规,除非我同意奉给安春,不然我和小弟就要被赶出村子。我知道他的意思,安春不是好人,可他姓安。我姓宋,所以这事儿只能是我错了。可我怎么会奉给那样的人,我就是死也不愿意。可是,平时不错的乡亲,却没几个人为我们兄弟说话,就因为我们姓宋,不姓安!他们都想着,安春瘸了,以后不好说夫郎,正好我赔他一辈子,他也说不定就此安分。可是凭啥呢?我不答应,他们就赶我们走。可怜我阿爹阿么在这里生活十几年,始终还是外人。他们走后,他们的孩子还要受人欺凌。这是为啥呢?姓不姓安,真的这么重要么?”

    安如宝走过去,抬手擦掉宋初脸上纵横的眼泪。眼前的人,平日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如今这样脆弱的样子,应该是从不示人的。可不管他装的多冷静,多不在意,他毕竟只是个孩子。是孩子,就需要人疼、需要人哄,需要人爱。

    安如宝把宋初轻轻地抱到怀里,轻轻地道:“别伤心,以后有我,我会保护你。”他清楚地感到,宋初因他的言行,身体僵了一下,随后用力的将头埋进他的胸口,一双小手也抬起来,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腰。

    很快,安如宝胸口被眼泪濡湿。他轻拍着宋初的头,在他耳边轻声哄着。

    不放心跑出来的安轩和秦风,躲在门口看着搂在一起的两个孩子,松了口气,相视一笑,悄悄回了后院。

    宋初这一哭就哭了很久。他自阿爹生病,就没哭过,这一哭把积攒在心里的委屈伤心都哭了出来,哭到后来累了,在安如宝的怀了睡了过去。

    经此一事,安如宝与宋初之间,一直存在的微微的尴尬与不自在一下少了很多,相处时多了几分默契。安轩夫夫乐见其成,其后的日子一家人过得倒也其乐融融。

    宋亦被打的事儿,安轩找到了村长提了提,最后以村长找到安春的阿爹安井生和安良的阿爹安青,告诉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收场。当然了,安轩和秦风不放心,平日宋亦和安如玉再出去时,免不了嘱咐他们,见到这些人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第8章() 
日子过得很快,一个月后地里的庄稼开始成熟。村里的人更忙。反而安轩一家因没啥田地,闲了下来。秦风趁机多跑了几趟镇里,将亲事要用的各种东西一点点儿买回来。宋初闲不住,跟着安如宝往后山跑。俩人前前后后将一座山逛了几遍。安如宝心里有了大体的规划,就等明年春天实施了。

    至于安轩,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后园里,专心打理那些白菜萝卜。他从小到大甚少接触农事,边学边干,倒也似模似样。

    秋风一起,几乎是转眼间,地里的庄稼都熟了。全村人投入到抢收的热潮中。村里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不管是汉子、爷儿还是哥儿、夫郎,就是大一些的小爷儿小哥儿都没闲着。每天顶着星星走,披着星光回,回到家吃点儿饭,倒头就睡。第二天依然继续。

    好在,这样忙碌的日子一年只这一次,看着地里饱满的庄稼,只会嫌少,没有嫌多的。多辛劳心里也高兴。

    安如宝观察过,这青山村如果在地球的话,大概位于北方。不过作物与地球上略有不同,他们大部分种植的是稻谷。类似地球的旱稻,春播秋收。收完后,再种小麦,秋播春收。当然,也种玉米高粱黍豆之类的。

    半个月后,地里的庄稼陆陆续续被收回了家。家里人口少,收的慢的,也没剩多少。之后,就是脱粒晾晒,一部分卖到粮店换成银钱,一部分就收到仓里留着自家吃。

    今年算是个丰收年,风调雨顺,粮食每亩也多收了一些,可以多卖些银钱,村民们都很开心。七家租户按时将租子送到了安轩家。按土地等级不同,种植的庄稼也不一样。一等地和中等地适合种稻谷。下等地就种些其他作物。所以,各家送来的租子也都不同。最后,一共收了稻谷七十八石,玉米高粱二十二石,黄豆等各种豆子八石左右,其他的八石左右。满打满算一百一十六石不足。可一百亩,按平均亩产四石算,三成也有一百二十石。何况今年还丰收了。

    安轩不动声色,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有几家的汉子脸上有些不自在——自家产了多少粮食,该交多少租子,他们心里有数。因田税的事儿,家里的夫郎一直耿耿于怀,应该在租子上动了手脚。这事儿他们不知情,可租子一称出来,他们哪里还不知道,这面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安青第一个站出来道:“我家今年产了近七十一石稻米,玉米高粱七石半,谷子一石,黄豆一石,其他豆类一石半左右。我家短了租子,我这就回去拿。”其余几家的汉子也一同起身走了,只安明路站在原地没动。

    安轩暗叹一声,冲安明路笑道:“明路,你家今年收成不错。”

    安明路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庄稼人靠天吃饭,老天爷今年气顺,庄稼长得好,收成自然好。庄稼人不同城里人,靠买进卖出就能赚钱过活。老人孩子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靠的就是地里长出的粮食。长得好了,吃的饱点儿,不好,就得勒紧裤带饿肚子。就拿安青家来说吧,他家九口人,早些年家里地也有二十几亩,后来安青的阿么生了重病,为筹药钱,又正好赶上安善人买地,就卖给了你家。后来,安善人又把地租给他家种,才给了他家一条活路。他们心里对你们一家人是感恩的。安青的夫郎脾气急,心眼小,可心不坏。虽然家里艰苦些,这几年伺候郎阿爹阿么尽心尽力,一家老老小小也都照顾的周到。其他家也都差不多,斤斤计较是有的,心地却都不坏。我说着这话可能有些越礼,庄稼人见识短,你大人有大量,看能不能……那个多担待些。”

    安轩听完他一番说辞,明白他是怕自己因短了租子的事儿恼了其他几家,一赌气把地收回去。这几家的情况他也都私下了解过了,人品都不算坏,否则当初阿爹也不会租地给他们。田税的事儿,他也重新考虑过,只是,敲打一番还是免不了的。

    很快几家人把短了的租子送来。这一次实斤实两,补上了六石有余。安青低头道:“家里夫郎不懂事,安轩哥别放在心上。”

    安轩看了看局促地站在的面前几人,都是老实巴交的汉子,一个个红着面堂低头不语。本来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安明路说的对,庄稼人不容易,罢了。

    他清咳一声,道:“我想过了,你们几家的八十亩地,我过两日就过到如宝的名下。今年的田税你们还是要交,明年就全由我们代交了……你们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明路吧。适才我俩闲聊,他对我讲了你们几家的情况,让我知道了你们的苦处。大家都不容易,我也都了解。好了,就这样吧,回去告诉你们夫郎,让他们也高兴高兴。还有,别忘了跟他们说,下一次可不能再短了租子。”

    一个汉子忙道:“不了不了,不免田税我们也不会短了。”几个汉子喜出望外,心里又感动又激动。一家人苦苦累累收到家的粮食,以前没交田租的时候不显,田租去了三成,还要交田税,就有些窘迫了。想着大家同样租田,安明路却不用交田税,相较之下,比他们要宽松许多,这心里总是有些堵。如今,安轩也免了他们的,惊喜之余,对这安轩和安明路连连道谢。呆了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告辞,赶回家回家告诉自家夫郎这个好消息。

    安明路心里知道,安轩此举一方面是出于帮助几家的心,另一方面却是为自己拉回人缘——因田税一事儿,本来关系不错的几家都跟他家眼看生分了——心下也是十分感激。

    安轩送几人出了门,转身回了后院。秦风正带着孩子们看粮仓里的粮食,一个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