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校此前已经做了提前准备,汉皇党的党校首先修炼了几年内功,把党内成员的素质提升了一遍,抓好了思想观念和行政作风等问题,并且进行了人才储备。

    “如今的行政人才储备,大概能铺设两个省。”黄周道回答道,朱由校思考了一番,南方全面改革显然无法一次性完成。

    还是需要循序渐进。

    年底到了,大明的中央财政预算也随之展开。这一年大明的财政收入终于是突破了十亿元,这样的财政收入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实际上并不算多。主要还是南方各省经济发达地区没有纳入新政改革,北方各省本身经济发展能力不如南方,虽然在重工业上面占据优势。

    而且大明如今北方各省,实际上还有非常多的地方非常落后。不过随着铁路的普及,那种落后的情况将得到改善。

    另外商品经济在北方,也不是彻底普及。很多没有铁路的地方,农村自然经济还是非常盛行的。

    整个工业化。也才刚刚起步,达到了一个初级阶段。只是规模比较大。

    但是相比以前的明王朝来说,算是非常恐怖的财政收入了,而天启十四年的财政预算,则定为十二亿元。

    这么多的钱,如果没有一个廉洁的行政体系,估计很多钱都会被浪费掉。好在这个年代的官员素质还行,抓一抓之后。又采取********,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新政各省官场之风已经为之一清。

    接下来就是要对南方各省下手的节奏了,只不过先改革哪个省却还没有确定下来。

    “去年的战争军费支出,正好在两亿元左右。今年春季结束之前能结束蒙古战争的话,那么战争军费开支可以缩减到一亿元以内,加上日常军费支出和军队装备更换,军费大约需要两亿。”户部尚书蒋德璟进宫报告了一番财政的问题。

    “那明年财政要如何预算?”朱由校问道,他在大局上还是懂的,只是懒得去研究细节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是丢给臣子们去做比较好。不用自己劳心劳力。

    “明年银行依旧是继续采取银根紧缩政策,所以朝廷和国企依旧得充当保障就业的作用。所以朝廷最少要拿出四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方面的投入可以减少,新政各省的教育硬件设施基本上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只需要投入两亿元即可。剩下四亿元则分配到其他各项财政支出上。”蒋德璟将大致的情况叙述了一遍,这些财政支出方案。都是统计了各项数据之后决定的。

    朱由校仔细看了看各项预算的报表,然后点了点头,“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制定明年的预算。”

    十二亿元的预算尽管多,但摊到全国各省,钱永远是不够用的,只不过这个国家在持续的改善。

    ……

    年底到了,又是春节前的繁荣消费来临了。过去一年里,大明新政各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影响。

    什么劳民伤财,压根就没有发生。

    日子还是照常的过。钱还是照常的赚。经济持续的平稳发展,没有大起。更不可能有大落。

    年底的时候,消费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没有以前那么繁荣,不过也不算差。如今北方各省不断推行城镇化,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打工,加上到处都在建设铁路,就业岗位还是比较充足的,普通百姓的收入大部分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反而拉低了贫富差距,收入比很多生意人还要高。

    只不过很多普通百信赚的是辛苦钱,不会肆意的浪费,所以消费的时候不是那么大方,因此市场没有以前经济繁荣的时候那么好。

    不过市场却是扩大了,更多的人口进入了城镇,还是扩大的市场规模。

    年底一到,各种年货又开始变得非常畅销。纺织品在年底可谓是无比畅销,裁缝铺的生意也好得很。不过很多百姓还是习惯自己买棉布回去自己做衣服,这个年代女红是妇女的基本手艺活,基本上大部分妇女都会。

    裘皮衣之类的高档服装,却不如往年畅销,爆发的商人不多了,市场没那么多的偏财砸出来。

    来自南洋和檀香山的蔗糖,价格还是那样,但是相比以前的天启宝钞币值,却是便宜了一些。

    还有来自中南半岛的大米,南洋的香料、水果。来自镇东省的渔产、鱼罐头。

    还有一些来自印度和美洲的年货。

    走在市场里的顾绛,发现今年比起去年来说,年货品种又丰富了一些。而北方各新政省份的民生,也比去年来说持续改善。最为直观的就是收入增加,而很多工业化善品价格却没有多少提升,随着收入增加的自然还有农产品价格,毕竟农场品是消耗品,而且生产力目前也就是那样。

    不过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速度,却是让游历了一年的顾绛感到很震惊。北方各省经过这些年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修建水利设施,农业产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地方的农业产量因为灌溉设施的完善,得以成倍的上升。

    同时北方各省在肥料的应用规模上也变得很普遍。大部分是在使用农家肥,但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使一些化肥了。

    随着铁路的出现。此时大明不仅开始大量生产水泥,还开始开采磷矿,以制造磷肥,不过产量不高,只是小规模在使用。

    另外在农业机械上,北方各省也变得比较普遍。特别是那些农业公司,大量普及了收割机、播种机之类的农机。虽然大部分都是使用畜力,但是效率却是有了不小的提高。

    最为惊人的还是铁路,使得沿线的粮食能够被快速运到销售地。过去一年都在东北游历的顾绛,亲眼看到大量粮食和木材通过铁路运进关内,很多地区也因为铁路的开通而繁荣起来。

    特别是那些因为修建铁路而建设的仓库,很多铁路工人就留在了那些仓库附近,形成了一座座新的城镇。

    顾绛发现一个很大的地域差别,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村自然经济,只有商品经济的存在。

    同时东北地区高度城镇化。农业人口基本上都是按照个人最大生产效率来进行农业生产。

    这里是农机普及最为普遍的地区,基本上到处农业生产能用上农机的都用上了农机。一个农民在东北拥有几百亩土地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这里农民只有多得种不过来的土地,同时东北农业又是以农业公司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这里的农业公司受到朝廷的生产安排。大部分土地用于生产商品粮和私用玉米这些农作物。

    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则种上了成片成片的大豆。还有一些玉米。

    东北地区和关内省份不同的原因显然是因为移民,朝廷在安排这些移民的时候,就没有打算搞出农村自然经济。农业人口都是按照最大的个人生产效率来进行安排,除此之外其他人口就从事工业和其他原材料生产。

    上千万东北百姓,如今民生非常良好。因为拥有充足的资源和高度的城镇化,百姓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标准水平,而且马匹被大量使用,到处都是马车的踪迹,农业人口更是家家户户都养了马。

    马车加上火车。运输效率很高。

    还有源源不断的新移民来到东北,而且不少直接做火车来的。朝廷帮忙出的车费,来到东北之后还有一系列的安置政策,可以选择务工,也可以选择自己去开垦农场,政府会分给土地。

    一般情况下,务工没什么风险,而且收入稳定。而开垦农场,则比较劳累,也存在一点风险,不过度过开始阶段之后,就是一个小农场主,如果是在黑龙江那种比较冷的地方,一户分配到的土地起码三百亩以上,越往北分配到的土地越多。

    东北地区最大的特色还是国营农场、牧场很多,有些是国企经营的,有的则是生产兵团经营的。不过天启十三年不少生产兵团被抽调到蒙古作战了,农业生产都委托给了国营企业。

    这些国营农场和牧场,大多数都是生产商品粮和养马的。通过经营那些军马场,朝廷已经摆脱了战马需要依赖外部的历史。不过朝廷的骑兵数量一直都是维持在十万人,并没有继续上升。

    而朝廷、地方官府与国企,还在不断的建设东北的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着民生。东北地区的民生,完全不比江南百姓差,甚至还要更好。

    来到东北之后,顾绛才明白朝廷如何维持那么庞大的建设规模,这种模式无非就是以东北等商品粮产区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