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质子为皇[重生]-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相一阵沉默。

    谢远接着又道:“此战大节后,朕欲将北地一分为三,其中一地,将由敬王世子继续领藩王位。到时朕与敬王妃,怕也只有最后的一面之缘了。”

    如今天下尚且不安稳,削藩一事,必定要往后延伸。

    谢远与六相心下明白,不但敬王世子的藩地要留下一部分,殷王藩地、安阳王藩地,将来都是要留下的。

    而新皇想要削藩还需再积攒个一二十年的力量才行。

    至于新皇这次非要去北地的私心那敬王妃江氏乃是新皇生母,这次听说又受了重伤。且新皇所言极是,若是这次他去了,北地定然以为江氏与谢秋然极其重要,无论如何也会善待二人,保住二人性命;而那最后一面事实也的确如此,新皇已经过继,江氏将来也只会跟着幼子谢秋然在藩地,根本不会再往长安来。

    那的的确确是最后一面。

    六相终于不再劝,而是说起这场战事的准备。

    待谈完战事,孤鸿子说起他观天象的结果,其余五相面色微变。

    谢远却道:“非常时用非常法,如今天灾将来,朕想各州县将对干旱和洪涝以及其他天灾有见识的能人召集起来,令其将解决之道汇聚成书,尔后写成书,再择良才入长安,与朝中能人互相商讨,定下预防和解决之道。至于玉米番薯等良种不少地方根本对这些闻所未闻,朕欲将这些种子,强行推广,令各地百姓都得上一些,并要求其妥善种植,待收货后,需上缴两倍至五倍的种子”

    六相亦有良策,如此一一说来,如何应对天灾,众人总算心中有底,这才好受一些。

    谢远却不能在长安继续主事,而是翌日就去了北地。

    北地敬王府。

    敬王薨,不少人根本不想相信,奈何虽然大火烧的厉害,但敬王的尸骨还是留下了大半,因此大约还是能认出此人容貌,知晓这死掉的人,的的确确是敬王本人。

    众人哀痛之余,谢瑾然几兄弟,他们自己还有身后之人,都想要趁势直接杀了谢秋然和江氏――毕竟,谢秋然身有世子之位,谢秋然不死,谢瑾然从前再受敬王喜爱,亦是没用。

    他根本就不算是正统的敬王继承人。

    然而敬王府中,不但有一些早已倒戈之人,更有一些人觉得敬王世子谢秋然少年早慧,虽年幼但长大后,定然比谢秋然更加出色,尤其敬王世子乃是正统,既有世子在,为何还要立旁人?便一心想要护持谢秋然上位。

    如此争执之中,众人才觉小小的谢秋然一直一语不发。

    众人争吵之余,喝茶润喉时,才不禁砖头看向谢秋然。

123。第 123 章() 
谢瑾然敢拔。剑,不管是因一时冲动,还是因其心中有某种算计,但是,他敢拔。剑,周遭的人却不都是傻子,见状自然要拦。

    笑话么。

    世子已然说了事情都告知了那位新皇,并且还自作主张将藩地奉上。

    虽说那等事情,确确实实没有告诉过他们,世子年纪也的确是太小,但是,世子终究是世子,身份上乃是敬王继承人。如今敬王已死,藩地至少在名义上,是归于世子谢秋然,因此谢秋然代表藩地向新皇上表,甚至是将藩地送出去,在礼法之上,都不为过。

    甚至有谋士隐隐觉得,好在这位世子机敏,动作迅速,若是再晚上一些,世子不曾有所动作,说不得,这位世子如今真要性命不保。

    虽则他们要看那位新皇的面子,为了将来谋事不成而留一条后路,但是,若是谢瑾然一意孤行要杀了这位世子继承藩王位,继续敬王未曾完成的大业,只要还留有敬王妃江氏在,想来将来那位新皇也未必就会对他们太过苛待。

    不过,现在么

    “二郎不可!”谋士接连劝道,“如今世子上表已出,天下人皆知世子安好,敬王妃病重,且世子已然向新皇低头,并交出藩地。以那位新皇的心思,此刻定然已经将这些消息四下传出,只怕再过半日,北地内也会有这等流言。那位新皇也会立刻派能臣进攻北地。到时,北地流言不止,朝廷为求天下,必会毫不客气的谋取北地。到时有王妃和世子在,我等才有赢的希望。”

    当然,比起这个,对诸位谋士来说,敬王妃和世子还活着,他们能苟活下来的期望更大。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谢瑾然如何不知这个?

    他奋起要杀谢秋然,就是为了一剑杀了谢秋然,尔后便能逼得众人与他同仇敌忾,不得不推拒他为敬王,并且跟在他身后,一力和朝廷谋反。

    然而,谢瑾然一击不成,想要再动剑,周遭一些反应过来的人立刻就开始阻止。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可能让这个最后的保命符死了。

    甚至,他们连亏待这位世子和王妃都不行。

    谢秋然小小年纪,见到谢秋然对他拔剑,却并无任何惧色。

    只站起身,推开挡在他身前的忠仆,轻蔑的看了一眼谢瑾然,随即,又看了周遭的谋士一眼,才冷哼道:“阿兄待小王和阿娘至真至诚,小王身边之人,还有教导小王文物功课之人,小王如今健康的身体,皆是阿兄出面,帮小王打理的。阿兄待小王与阿娘之心,尔等合该早日明了!”

    所以,若是他和阿娘真的去了,他的阿兄一定会怒发冲冠,将北地攻破后,将这些人收拾的干干净净。

    众人显然听出了谢秋然的威胁之意,却无从反驳。

    谢秋然犹自觉得不够,接着抛出一句:“不过,小王上表已经送到阿兄手中。北地迟早要交给阿兄。与其依旧苟延残喘,令北地百姓不得安生,诸位前途尽毁,倒不若”

    他的话没有说罢,谢瑾然就怒视着他道:“闭嘴!”

    谢秋然目的达到,暂时也不打算激怒谢瑾然,转身便离开了。

    他只要保证在阿兄来之前,他和阿娘性命无忧就够了。

    诸谋士有的神色依旧坚定,有的则目光飘忽,显见被谢秋然说动了。

    若敬王犹在,他们当然是愿意跟着敬王拼上一拼。然而敬王骤然去世,死因虽有蹊跷,他留下的儿子们却都不在乎其死因,一个只想着离开北地,一个则是想着将权柄攥在手中。而这个想把权柄攥紧的人,并不能支撑起整个北地。

    尤其是,那位人小鬼大的世子殿下,方才还说了那么一番令北地人心不安的话。

    然而北地众人只以为那位新皇会因此发怒,并出兵北地,却怎么也没有料到,谢秋然所言果真是真,那位新皇,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看重这母子二人,竟是亲自带兵到达北地城下。

    新皇之名,文武双全,然而,对天下百姓来说,新皇之文尚且在武之下,人人皆知新皇七岁入长安,便言道要上疆场杀敌,十二岁便上了战场,不过两三年,便立下赫赫战功,此后几年,更是朝廷重臣良将。

    有这等功勋之皇帝,北地不少谋士听到这些,便开始心中动摇,恨不能立刻劝服谢瑾然,让其借着世子的上表向朝廷投降。

    谢瑾然自然不肯。

    然而就算如此,北地之心已乱。

    不过半年时日,元熙帝谢远率兵攻破北地,敬王世子谢秋然再次上表,呈父兄罪状整整五十条,并言愿代父兄谢罪,将藩地交回朝廷云云。

    元熙帝亲自下马,扶起敬王世子谢秋然,允其所请,将北地分作三州十二县,其中,夹在中间的一州取名为信州,念谢秋然之两献藩地之功,封其为信王,将信州交由其做藩地,但只领食邑,不领军权与政权。

    谢秋然领命,跪谢皇恩。

    谢远又入敬王府,在外院处理了不少事情后,这一日已经到了半夜。

    月已高悬。

    谢远看了看时辰,捏了捏眉心,这才看着一直陪着他坐着的谢秋然道:“秋然可是累了?回去歇息罢。接下来,就无需秋然再听着了。”

    谢秋然站起身,想了想,就拉着谢远的衣袖,小声道:“那阿兄要不要去见见阿娘?我方才更衣,听家仆说阿娘还没有睡”应该是在等阿兄。

    谢远一顿,摸了摸谢秋然的脑袋,温声道:“你且先去休息。朝中事务繁忙。如今北地已然重归朝廷,战事结束。朕明日上午就要离开,回长安了。今夜只怕没有时间”

    谢秋然愣了一下,才应了一声,低下头去。

    谢远忽而又笑道:“不过,朕定然会抽空去见阿娘一面的。”只是那个时候,只怕江氏已经睡下了。

    谢秋然这才高兴了一些,打着哈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