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去当捕快-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暖风吹的游人醉,真舒服啊”,罗纳尔卖弄着。

    “还是徒步爬山的感觉好,经历风雨才见美景”

    “座缆车从上往下望的样子,你们没见到吧,各有个的千秋嘛”,丫头片子嘟囔道。

    “晚上的落日都这么美,期待明早的日出,希望不会是阴天”

    “听山里的人说,每天来看泰山日出的人,其中能真看到日出的也就一半,剩下的时候,要么下雨要么阴天,看运气”

    “哎呀,我刚查了查天气预报,明天有阵雨,还能不能看到日出啊”,静熙忧心忡忡的说。

    “天气预报你也信?十次能有二次准就不错了,再说了,预报是阵雨嘛,没事,肯定能看到日出”,飞羽信誓旦旦。

    罗纳尔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是个天生的乐观派,吃顿好吃的,睡个懒觉,都会觉得人生好美。

    “哈哈,就是,就是,飞羽说的没错,一定可以看到!”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抒发着小心情,乐此不疲。

    关晓美独自陶醉在泰山的晚色中,丁蔚凑过去和她说话:“我说晓美,你很嗨呀”,“什么?”,关晓美摘下耳机。

    “我说,你自得其乐”

    “是啊,听听音乐,看看美景”,晓美微笑着回应着。

    “怎么样?这次没白来吧,玩的开心吗”

    “当然了,而且明早,太阳必须出来!”

    “罗纳尔说了,必须的”,丁蔚乐呵呵的说。

    “趁天还没黑透,咱们还能再去一个小景点”,丁蔚提议道。

    丫头片子她们已经逛了一圈,游玩了几个小景点,剩下的五岳独尊、大型碑刻、玉皇顶等景点,打算明天看完日出,下山的时候捎带着游玩。

    还是丁蔚,罗纳尔,飞羽,关晓美,静熙五个人,结伴,离着最近的是碧霞祠。

    “碧霞祠挺大的,是一座道观,里面好像在准备什么仪式,我们刚才等了半天都没开始,你们现在去的话说不定能赶上呢,很神秘的样子咧!”,丫头片子嚷嚷道。

    “那快走,快走”,丁蔚最喜欢神神秘秘的东西,带着大家一起前往。

    其实碧霞祠就在不远处的一座山梁之上,步行半里,有二十几米高的台阶,拱门后面就是。

    他们只用了十分钟,已站在碧霞祠门口。

    碧霞祠是道教全真派圣地,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1009年,金代称昭真观,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碧霞祠是一组宏伟壮丽的古代高山建筑群,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整个建筑以照壁、南神门、山门、香亭为中轴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心香一瓣,祈神福佑。

    朱红色的山门显得非常大气,两层结构,跨入门洞之后,是一座宽阔的长方形庭院。庭院当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垫着脚可以看见庭院中间正在做着法事。

    只见庭院中央铺着一张华丽的大地毯,前方是一张香案,上覆黄色布幔,供奉一个牌位,香案上摆着几盘水果祭品。一名羽服道冠的道士正在拱手上拜,而周围十数名黄衣和黑衣道士,肃立两旁,口中念念有词。

    周围的游客一边观礼,一边拍照议论。听说这是祈福法会,祈福国泰民安,也是泰山碧霞祠的一个优良传统。住持道长率领道众恭对庄严法坛,谨按道教传统,如法如仪诵经祈福,祈愿:山河稳固,尽绝疫疠之侵;百姓康宁,同享清平之乐。雨顺风调,国泰民安;中华复兴,国运绵长。

    丁蔚心里也同道长一起默默祈福,然后带着大家向碧霞祠内走去,两层二十多级台阶,上面是山门殿,用铁瓦盖成,供奉着四尊铜质神像,前为道守护神青龙、白虎,后为赵公明、刘挺。

    走进山门是碧霞祠的主院,院中央有香亭,香火千年未断。院内东西两侧还有清乾隆御碑和碑亭各一座。明代铜铸的千斤鼎和万岁楼,也在这里。绕过香亭,便可看见碧霞祠正殿及东西配殿。东配殿以铁瓦覆顶,面阔三间,内供眼光娘娘铜质像,称眼光殿。西配殿建置与东配殿相同,因供奉送生娘娘铜质塑像,得名送生殿。

    正殿是碧霞祠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重檐八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祠内最高大雄伟的建筑。殿顶由360片铜瓦组成,代表着中国旧历一年360天,象征“周天之数”。每当雨后天晴,山下云海翻腾,山顶轻烟如织,碧霞祠时隐时现于山巅云际,如天上宫阙一般。晴朗时,殿顶金光璀璨,十分壮观。所以碧霞祠被称为仙人琼阁、天上宫阙。正殿内供奉着碧霞元君像,是一尊鎏金铜像,为清乾隆年间所铸,至今保存完好,是祠中镇观之宝。传说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在位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古代,碧霞祠大殿轻易不开,只有帝王大臣才有资格进大殿朝拜元君,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

    大家跟着前面的旅行团,一路蹭听,啧啧称奇。从正殿出来,又听那个导游介绍,香亭左前方是明万历年间立的泰山天仙阁金阙铜牌,右前方是明天启年间立的泰山灵佑宫铜碑,两碑高达五米,气势庄严。

    欣赏一番之后,大家回到了山门外的院落,祈福法会还在继续进行着,道士们的吟唱之声抑扬顿挫,非常悦耳。丁蔚带着大家往南神门方向走,绕过一处照壁,罗纳尔在前面喊了一声,“这里有游廊,我们穿过去看看”,不知道是何原因,照壁后面的游客明显少了许多,丁蔚一眼望去,看不到游廊通向那个方位,因为较直的这段游廊到尽头九十度拐弯了。

    游廊通往另一处庭院,院门口一排青竹。三三两两的游客在院子里拍着照片,闲散舒适的漫步。

    ”这里比外面安静不少呢,那边的屋子开着门,我们去看下“静熙提议道。

    屋内一名道士正在闭目静坐,面前桌上放着法器,圆磬,银槌,南华真经等等一些东西。丁蔚一帮人怕打扰道士清修,蹑手蹑脚的进了屋。道士也没有睁眼,依然正襟危坐。门口正对着一面屏风,大家小心的绕过屏风,后面几十个平方大小,空荡荡的,墙壁上有一些落地的壁画,东面,南面,西面,三面墙上都有。

    环视了一会墙上的壁画,丁蔚小声说道:”咦!?”

    “怎么了?”晓美问道。

    由于三面环墙,没有窗户,只靠大屏风透过来的自然光照明,室内光线昏暗。丁蔚站的位置比较靠里,他指着角落里的黑暗处说:”这里还有一间屋子呢“。

    ”哪呢哪呢?“飞羽和静熙嚷嚷道。

    ”嘘!小声点儿”

    果然在墙角还有一扇敞开的门,门楣很低,一米五左右的样子,看不清里面有什么。

    罗纳尔挥了挥手,做了一个进的手势,大家提着气进了小暗室。里面光线更加昏暗,比外面屋子小一些,在中央有一块石台,台上燃着一盏酥油灯,一个不大的石雕塑位于石台正中。

    “这是个什么雕塑啊,满奇怪的?”

    “你看雕塑底座是莲花,整体呈现不太规则的形状,而且雕刻在上面的东西好复杂哟”

    他们进来后,空气流动,酥油灯的火苗也晃了几晃,影影错错。

    他们围在了石台周边,仔细的盯着雕塑看,一时都没了声音。

    突然!!!

    铮。。。。。。。。。。

    磬声响起,穿过五个人的耳膜。

第七章 东岳之眼() 
当磬声响过之后,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更确切的说,是异常的宁静!没有人说话的声音,没有一点吵杂声,连风声都听不到,就像在真空中一样,像静逸的深夜。

    五个人互相看了看彼此,面面相觑,每个人好像都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非常的诡异。

    丁蔚最先感觉到这种异常,他用眼神逐个扫了扫其他人,大家一脸懵逼,罗纳尔和静熙动也不敢动,眼珠子晃了几下。关晓美带着疑惑的眼神,似乎在说,“什么个情况?!”,飞羽的眼里更是透着惶恐。

    关晓美调整了一下呼吸,壮着胆子轻轻的喊:“丁蔚”,丁蔚点了点头。

    “能说话啊!我以为时间停止了,这什么状况?刚才外面做法事的吟唱声呢?怎么突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了,难道仪式这么快结束了吗”,罗纳尔嚷嚷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