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李大郎却献的是村里最好的菜,着实在他的老脸上扇了一耳光。

    “爹,你别气的,俺家虽然献的不好,可一会儿那猪头俺们也能分着。”李二柱眼里只有供桌上的猪头,哪还想到他爹心里的难受。

    李三柱白了李二柱一眼,他鼻子里也全是猪头肉的香味,可至少没有他二哥这么不开眼的,在他爹伤口上撒盐。

    李大牛当着这么些人的面儿,也不好教训李二柱,只瞪了他一眼,又往角落里移了两步,如果可以他现在最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巳时一到,村正和族长主持祭祀,又为村里行冠礼的二人束了发,唱了祝词,这祭礼就算结束了。分祭菜时,村正将猪头先取了下来,将肉全片了下来,这才一家一点儿的分了。也是防着有人会去哄抢,这样分着,家家都能分到,也都沾了喜气。

    司徒嫣和李大郎几个也分到了猪头肉,只是几人都没有吃,而是把肉分给了村里的孩子们。乐得一群孩子围着他们转。特别是昨天夜里得了点心的几个,更是缠在李大郎的身边不肯走。

    回到家,就是各家开始拜年的时候,司徒嫣进了倒座房,取出差不多有40斤左右的黑面装了一袋子,又把一个大海碗放在袋子中。找了三个筐装上40棵左右的白菜。本来还想将秋天熏好的腊肉备上些的,可刚在献祭菜时她们家已经出了风头,要是这会儿再拿出腊肉,就显得太张扬了。所以想了想还是将腊肉又收进了戒指里。

    等东西都准备齐了,这才叫来李大郎几个,“哥哥们,把这些东西都装骡车上,一会儿去拜年送年礼,就送这些吧,这袋子里装的是黑面,一家一碗差不多也有一斤了,白菜一家一棵,只是有二户人家不要送,一是村正的弟弟李旺财家,一是李四叔的弟弟家。虽说村里大部分的人家和俺们也不亲厚,可至少不像这两家,所以俺们家的东西他们一块也别想得了。”

    “小五,这也太多了,用不上的。这要是都送了,家里可咋办?”

    “大哥放心只管去送,家里的俺早就留出来了。而且过了年,叔伯们就要去服役了,要是不补补的,谁知道会累成个啥样。”

    “小五,家里真的还有?”李大郎还是不放心。

    “有,大哥只管去送。”

    李大郎想了一下,小妹一向有成算,而且家里的事本就是小妹做主,就招呼着弟弟们赶着车出了门。

    李大郎刚走不久,村里各家的娃子们就聚了来,李大郎还没回来,也没得拜年,就打打闹闹的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等到李大郎回来时,娃子们争抢着给他行礼拜年,其实这些娃子之前已经去过村正家和族长家拜年,也得了村正和族长家给的做小了的饼子,能得了这些娃子们虽然高兴,可比起在李大郎家吃的点心,当然还是更喜欢点心些,所以出了族长家的门就全聚到了司徒嫣家。

    当然,司徒嫣也没让他们失望,不但给了点心,还将关东糖砸碎了一个人分了一小块,乐得整个村子里都能听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小五,俺也要。”李二郎看着跑远的娃儿,也缠着司徒嫣要关东糖吃。

    “老二,你都多大了,还跟孩子们争口吃的?”李大郎点了一下二郎的头,笑的直摇头。

    “那还不是小五做的好吃。俺不跟大哥说,小五,也给俺一块呗,俺也给你拜年。”这李二郎说风就是雨的,还真给司徒嫣行了个礼。

    “二哥,家里的吃食啥时少过,你快点儿起来。糖在堂屋炕桌上放着呢,自己吃去。”

    “好咧!”李二郎欢呼一声人已经出了灶房,闪进了堂屋。

    “小五,你就惯着他,哪有这么大个人了,还吵着要糖吃的。”李大郎一边帮司徒嫣整理灶房一边数落二郎。

    “二哥想吃,就让他吃吧,也没上外面买去,吃的都是家里做的。俺们这日子好了,虽说还是要节俭,可也别屈着肚子。大哥也是的,别总把自己当个大人,该笑就笑,该吃就吃。”

    “好。俺记下了。小五今天大年初一,你也别忙了,小三和小四都和娃子们跑去玩了,你也去村里走走串串门子啥的?”

    “俺不喜欢热闹,这样守在家里挺好。对了,大哥,俺刚才忘了,这是三条腊肉,你找个篓子装上,给福婶儿、阿牛婶儿和四婶子送去。让他们做了给家里人补补。”

    李大郎这回也不反对了,直接装上腊肉背着篓子出了门。

    村民们得了一斤黑面一棵白菜,着实高兴了一番。今年大旱,地里没了粮食,就连院子里种的菜都没收上来,全旱死了,过年都只吃的是晒干的野菜兑黑面煮的糊糊,这会儿又是黑面又是白菜的,哪能不高兴。等到初二可以动灶火时,家家都做起了白菜面疙瘩汤,美美的吃了一顿。

131章,腊月初六去服役,备六礼县学读书() 
过了年,正月初五晚上,村正挨家挨户的走了一圈,提醒着明天要去服役,叫人都准备着别差了时辰。他可是“保山”,要是少了一个,可是要他赔银子的。

    虽然这服役没李大郎的事儿,可村正还是绕到了司徒嫣家,“丫头,明天村里的就要去县城服役了,这一去的也不知啥时候能回来,你这可有啥主意?”村正现在已经完全当司徒嫣是他的师爷,啥事都想来问问。

    “叔来的正好,俺这儿已经备了年礼,也没啥东西,都是自己做的点心、咸鸡蛋,叔明天给县令大人送去,顺便问问看,能不能开春耕地的时候让叔伯们回来给家里帮忙,不然今年的赋税怕是又交不上了。”

    “俺这也正愁这事儿呢,你说要是没了这些个劳力,指着一帮的妇孺,这地还不知要种成啥个样儿。可就怕这县令大人不同意的。”

    “叔这次去县里,不要去找县丞,只找县令,县令大人廉明,你把村里的情况跟县令好好说说,他一定会同意的,否则今年的赋税交不上,他一样没了功绩,俺听说今年可是这县令在这任上的最后一年,要是考绩为下等,想升官都难。”司徒嫣早就想好了,需要走后门时自然要去找县丞,可要是有正当理由的时候,就不能再去找那个见财起意的县丞,而是要找那个为民着想的县令方可。

    村正想了一下,觉得司徒嫣说的正在理儿上,心里高兴,这事儿要是能成,他这面儿上又添了光,和司徒嫣又聊了几句就拿着东西赶回了家,和他爹老村正去商量了。

    送走了村正,司徒嫣让李大郎给四叔和亮子家各送去了十张饼子,也算是尽了心。

    第二天一早,服役的村民就聚到了村口,当然是一个都不少,村正心里有了主意,看着村民们也来的齐整,高高兴兴的将人都送到了县上,按照司徒嫣说的去找了县令,将礼送上也讲了村里的事儿,县令其实也有这个心思,一是为了自己的考绩,二是真的为这些村民着想,去年大旱,今年也不知会是个啥收成,要是把人都圈在役上,地就得荒了,这没了收成就算只剩下老弱妇孺,也少不得要闹上一闹的。趁着李家村村正来求情,自然就应下了。

    村正得了准信儿,高兴的将事情和村民们说了,喜得村民们搓着手直乐。回村后将事情挨家挨户的一讲,自然是一团喜庆。当然村正也听了不少的好话,喜得出了正月十五这脸上都还挂着笑。

    司徒嫣今年没同往年一样做花灯炸元宵,一是年头不好,县城里有些乱。二是这龙灯比兔子灯难做,她自己试了一个怎么弄都没弄成,所以只好放弃了。

    正月十五一早,司徒嫣和四兄弟坐在堂屋吃着刚出锅的元宵,“俺有个事儿和哥哥们商量一下。俺想送哥哥们去县学里读书,虽说俺在家里能给哥哥们启蒙,可要是想科举,俺教的一定不如县学里的夫子。”

    三郎听得眼里直放光,他倒不是不愿意和小妹学,只是他想参加科举,他要给小妹更好的生活,如果去县学读书,那他就可以参加科举了。

    李大郎却低着头,一时没有出声,反是二郎先开了口,“小五,俺就不去了,俺也很努力,可就是记不住,去了俺也不成,还白交束修,俺记得以前招财去学的时候,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的过日子,就那有时还得跟人借钱才能交的上。”

    “老二说的对,束修一个人一年就得一两银钱,而且每个月还得交3斗粟米,逢年过节的还要给夫子送礼,这算下来少说一个月就得400文。而且这家里也得有人照顾,俺也不去了,俺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