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耐心的和几个领导解释了面巾纸的用处以及前景之后,几人沉默了。很明显,对于这种听起来好听,但看起来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东西,他们不太感兴趣。

    不过在得知了辉煌纸厂已经准备伸手之后,伍正思等人还是支持了李宪到省台做广告的提议。

    伍正思几人自己都没感觉到,在那道隆重的剪裁仪式之后,他们对新北纸业以及李宪的态度,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

    合伙人,自己人。

    这两个标签,正在李宪的身上,缓缓浮现。

    ……

    有了市委宣传部出面联络沟通,再加上李宪的积极操作,省台广告的事情迅速敲定。

    为此李宪动身去了一趟冰城,配合省台广告部指定的一个编导,录制了两个简单的广告。

    广告的内容,大体是一对依偎在一起的一家三口,合力托着一卷又白又嫩又细腻的新浪特优卫生纸;女的笑得跟久旱逢甘露满足,男的笑得跟在单位看到了女同事换衣服,孩子笑的跟放学路上捡了二百块钱似的。

    反正就是一幸福。

    广告词儿就两句,先一句是一家三口齐声道:“丝滑享受,细腻到家。美好生活,从新浪特优卫生纸开始!”

    然后,那孩子大声提醒道:“省优品牌,值得信赖哦!”

    再之后,广告画面淡入,“现正对全省广诚招代理商,请来电咨询0455…xxxxxxx”

    这是电视版。

    广播版就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就是一个仁妻音洗脑三连:“自从有了它,细致卫生带回家。新浪特优卫生纸,美好生活第一步。”

    然后和电视上一样,插播招代理商的广告。

    总龙江省现在可没有什么有线电视,家家户户都是黑白或彩电靠着电线接收信号,所以整个龙江省,除了省边缘地带的一些地区之外,只能收到两个台。

    一个是中央一,一个就是龙江台。

    考虑到这方面,李宪果断将这两段广告插入了黄金时段。年前年后整整一月,广播电视一起来,广告费二十万。

    这二十万,成了新北纸业成立之后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支出。

    这笔支出,让厂里的职工代表们难以接受。不过在李宪的坚持下,事情还是定了下来。

    现在的市场,还属于那种未经完全开垦的市场,而且人民吸收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除了报纸报刊就是电视广播。

    有些钱该省,但是李宪觉得广告费不能省。

    事实也证明,在这个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可人民消费意识已经抬头的时代,广告不白打。

    钱,也不白花。

    广告效果几乎立竿见影。

    此前透笼街的一个批发商,在看到广告之后二话没说,直接跑到了北林,交了五万块钱的代理费,第一个下手拿下了冰城地区的独家代理。

    在黄金时段广告轰炸之下,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等地区的电话将新北纸业公司业务处的电话都打坏了一个。虽然快到年,但是每天上面洽谈的人仍是络绎不绝。

    到了1月15日,短短两周时间,哈齐牡佳大,,伊鸡鹤双七等几大地区的代理全部敲定!

    光是代理费,就收了三十多万。

    孙子兵法有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这段话,放在新北公司成立之后的一系列大动作快动作上,简直不要太贴切。

    随之而来的,就是让北林纸厂六个车间加班加点儿都赶不出来的生产任务。只不过,目前各个代理商对于已经在市场上有了突出表现的新浪特优卷纸兴趣较大,而李宪抱有较大期望的餐巾纸,却相对受到了冷落。

    1月16日,小年。

    李宪终于从繁重的公司事务之中脱身出来,考虑到这两个星期以来的效益,和公司开张伊始职工们表现出来的热情,安排了一些鸡蛋生肉饮料之类的福利后,留下陈树林,自己告了假。

    忙了两个月,他觉得自己该消消停停的过个年了。

第116章:欢欢喜喜过大年() 
93年的北林还比较落后,虽然是市区,但是在年节气氛上其实和农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离开了纸厂,想着自己约莫快俩月没回去了,李宪去了当地的大市场。

    距离过年不到十天功夫,大市场里已经是热闹非凡;

    零下三十多度的三九天,市场的大门口锣鼓喧天,民间自发组成的秧歌队在拥挤的市场通道里卖力的欢舞,向各个摊位讨着喜钱。

    小贩们在地上支着简陋的摊子。什么花红果,冻柿子,冻梨,冻豆腐,冻豆包,拿起来能当兵器用戳死人的带鱼,上面印着光腚娃娃的日历,手写的对联等在后来已经不常见的东西琳琅满目。

    过道上,一个个把自己浑身上下捂的严严实实的小贩,拿着上面印着美元和金元宝的财神爷画像,逢人就道恭喜发财。

    想着自己现在也是买卖人,当一个小贩贴上来的时候,李宪也留了张财神爷笑的最和蔼喜人的。

    虽然大市场里商品重复单一,可是每个摊子前面都是喜气洋洋的人。那里面透着的浓浓年味,却是二十年后早已消失的。

    从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回来,除了美女之外,市场里基本没有李宪能看上眼的东西。

    这算是穿越后遗症。

    不过在中华过年就是这么回事儿;年货不一定是要让自己喜欢,更多的是让别人欢喜。

    带着这种矛盾,李宪在大市场里选了些还能入得眼的手工果子糕点,和儿时相当难忘但是现在吃起来似乎又没那么美味,有点儿过于甜腻的猫眼儿糖球。

    出了市场,在挨个大街小巷游走求些过年喜钱的秧歌队的喧天锣鼓之中,又跟街面上站着四处打量,时不时跑到某个行人面前低声嘀咕一番的那种人,用现金换了一些商场的电器券。

    国营商店里买了干休所那些老头经常嚷嚷憧憬的录像机,和李洁之前跟自己要过的录音机。又买了套《雪山飞狐》和几盘郭富城的磁带,李宪才觉得差不多了。

    不过到了商店门口,看到一个货架子上挂着的一件红的喜人的包包袖羽绒服,他止住了脚步。

    “老板,这件羽绒服多少钱?”

    看着李宪手里那寻常人家根本消费不起的录像机和录音机,摊主眼睛亮了,寻思了一下,伸出一根手指,“哎呀,小老弟儿眼睛毒啊,这件羽绒服姐卖的老好了。一百块钱一件,老弟给谁买啊?她穿多大号的?”

    李宪歪着头,将右手的东西放在了地上,照着自己的下巴比了比:“大约这么高,挺瘦的。还有,别忽悠。你这衣服要是五十我就看看,一百我可就走了啊!”

    ……

    又给李友,邹妮和李道云一人买了套衣服,直到确定自己实在拿不动了,李宪才乘车回到了林业局。

    两个月没回来,路边的积雪又厚了几分。

    三轮蹦蹦车停在了新浪纸厂的门口。

    临近年关,新浪纸业的大门上已经挂起了大红灯笼。灯笼虽然是旧的,可是在厂子的新气象之中红得愈发鲜艳。

    当李宪大包小包的走进厂大院,立刻就有眼尖的工人跑了过来,一面打着招呼,一面将他手里的东西接了过去。

    因为产能的限制,就算是业务进展的再迅速,这边儿一直也没怎么变化。

    不过李宪并不想放弃这块自己的根据地,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靠着林区的新浪纸业虽然成纸产能小,但是在地理位置和生产原材料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他准备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将目前手里的业务做一个剥离。将林业局这边的成纸生产停下,彻底变成新北公司的纸浆厂。

    卫生纸这个行业,一重品牌二重纸浆。现在虽然北林方面成了李宪最主要的生产部分,可他留了个心眼儿,将新浪的品牌攥在了自己手里。现在,纸浆这方面自然也不能放过。

    厂里虽然还在生产,不过也同时在做着年前的大扫除。

    李宪到了车间,将张大功和徐德全叫了过来,把自己想将车间改造的事情说了。对于将新浪纸业改造成纸浆厂的决定,二人自然是没意见。

    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业务的重要性来看,改造成纸浆厂都合适。而且明显对纸厂以后的发展更加有利。

    让二人尽快启动,尽量在二月二之前令老厂具备最低日二十吨纸浆的产能后,李宪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