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之后才拍了拍自己大儿子的胳膊,问到。

    谢老二在部队里这两年倒是涨了见识,可是这见识也只限于分得清东风和一汽。其他的,还真就抓瞎。

    倒是谢老大,看着那奔驰前边的大圆环,惊讶的看了看李宪。

    “爹,娘。”他深深的看了眼造的灰头土脸的李宪一家,这才看回了自己爹妈,道:“这两台车出去,那头铁定是挑不出啥了!”

    ……

    晚上,了却了一桩大心事的谢老汉一家把原本婚礼准备用的东西从地窖里掏了出来,做了足足冷热八个菜。

    酒桌上,听自家老大说起庄口那两台车就值个百多万的时候,平时听说镇子上谁家万元户都直啧嘴的谢老汉差点儿没吓到桌子低下。

    再得知李友现在家里边儿包了林场,手下管着千多户,四五千人吃饭,谢老汉端着酒的手都哆嗦了。

    谢帅谢克两个,再看向李宪的眼神也多了几分隔膜,客气的不像话。

    邹妮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

    就连本来亲热的不行的邹丽梅,都不知道手往哪儿放了。

    还是邹妮拉着自己几十年未见的妹妹的手,噙着泪花一直说小时候的事儿。足足说了一个多钟头,才把姊妹之间因为财富而骤然产生的生疏消除了一些。

    整个屋子里边儿,要说丝毫没有受到金钱影响的,屋子里边就可能就俩人了。

    谁呢。

    被邹妮用清水洗了便身子,恢复了粉雕玉琢的李玲玲。以及,谢老大家的大闺女,年仅六岁的谢依梵。

    小丫头片子还没上学,都说闺女随爹,一张小脸儿活脱脱从谢老大那扒下来一般。一张圆嘟嘟的小脸,头上用红头绳扎了个朝天辫儿,浓眉大眼儿,看着就像是个削了皮的苹果。

    农村的孩子,穿着上不怎么讲究,不过谢老大媳妇倒是能看出贤惠,把小丫头收拾的干干净净。

    大人的世界可能因为外在的附加而影响,俩孩子可啥也不知道。

    自打李宪一家一进屋,俩丫头就看对了眼儿。

    趁着大人吃饭的时候,俩丫头就打破了初次见面的隔膜,凑合到了一起。

    “玲姐儿。”大大的木桌下边儿,小谢丫盯着李玲玲脑袋上还没消肿的大青包,好奇问道:“你头上咋长了角?”

    李玲玲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这不是角。是包。”

    “你骗人。”小谢嘴一撇,“俺听俺妈讲过那个故事,说是没到旱年,河里的龙儿就跑出来。能变成人样,可是脑袋上的角却脱不下去。你跟俺说实话,你是不是河里来的?”

    李玲玲平时听的都是李宪给讲的故事。大多是什么一只粉红色小猪,或者是一群怎么都不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小羊。还明显不知道龙人是什么鬼。

    “这不是角,是包。”她伸出小手,重申了一句。

    小谢丫头皱了皱眉头,拿起了地上的两个黑乎乎的东西,放在了李玲玲面前。

    “你认不认识他们俩?他俩就是我爹从河里捞上来的。”

    那是两只小乌龟。

    或许是被养了挺长时间了,也不怕人。见到生人,竟然把脑袋从壳里伸出半截,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李玲玲。

    王八看萝莉,没对上眼。

    李玲玲摇了摇头,好奇的用手指怼了怼两个小东西,问到:“不认识。它们从从河里来的?”

    “对呀,爹给我捉的。这只圆一些的,叫团子。这只胖一些的,叫长生。你要是从河里来的,肯定认识它们。我爹说,它们能活几百年哩!”

    “哇!”李玲玲惊讶了,“好久哦。”

    “是呀。”小谢丫头颇为得意,“厉害吧?”

    两只小乌龟被两个小丫头片子拨来拨去,可能有些不满,其中一个缓慢的伸出四肢,奋力的向一旁爬去。

    “呀!团子跑了!它要离家出走吗?”李玲玲瞪大了眼睛。

    “没关系。”小谢丫头拍了拍胸脯,“它就这样,总跑,可就像孙猴子跑不出佛祖爷爷的五指山一样,它跑不过俺。你看俺给它使个法咒!”

    过家家似的,小谢丫头就瞪起大眼睛,念起了经。

    李宪这顿饭都吃的不怎么好。

    老谢家的屋地是土夯的,坑坑洼洼一点儿都不平,他的那只板凳似乎又残腿,一夹菜就摇摇晃晃的,不爽极了。

    感受到脚下有一块鹅卵石大小的东西,直接用脚后跟一踢,将其垫在了凳子低下。

    稳了。

    桌子下,李玲玲简直崇拜死小谢丫头了,指着那伸出四肢,奋力脱离却不得的乌龟“团子”,大叫道:“哇哦!真的被压在山下了!你好厉害!”

第712章:这媳妇还是先别娶了吧?() 
晚饭之后,邹妮和李友二人便被邹丽梅拉着上了炕。

    和姐姐一家这么多年没见,本来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而且之前通信的时候邹丽梅知道姐姐家过得其实一般,可是这一次来,变化如此之大,自然要询问一番。

    至于李宪等人,则是由谢帅两口子引着到了隔壁屋。

    山东重礼好客,老谢家现在最好的屋子除了老二刚刚粉完的那间新房之外,就是谢老大两口子的房间了。

    谢老大媳妇名叫朱云。

    老家是卿岛的,虽然快三十的年纪,而且长时间从事农活皮肤有些发暗,但是仍然不失漂亮。

    一晚上没怎么说话,可是接触下来,李宪倒觉得是个挺温婉知礼的,谈吐之间也一点儿不像是个农村女人。

    看着朱云弯着腰帮着铺铺盖,李宪忙接过了手:“不用忙活了嫂子,一会儿我们自己来就行。”

    “那行、”朱云爽快一笑,将怀里的被子放到了炕上。对屋里边儿几人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一旁,谢老大看着李宪将李匹踢上炕,抖落着铺被子,笑道:“玲玲和依梵玩儿疯了,今天就跟俺们去邻居家住了。被子你嫂子昨天刚洗了晒过,都是干净的。你们放心住,就是炕小了点儿,你们兄弟仨可能有点儿挤得慌,得委屈委屈了。”

    “嗨、”李宪摆了摆手,掏出烟来递过去一根儿,道:“大哥,我们又不是没挤过小炕。以前家里边儿住老房子的时候,一副小炕上住我们兄弟三个外加老太爷。有啥好委屈的?”

    看着烟杆儿上的“中华”,谢老大在裤子上蹭了蹭手接过,放在鼻子下边儿闻了闻,没舍得抽,直接夹在了耳朵上。

    从兜里掏出自己皱巴巴的烟卷点了,沉默了片刻,他抬起了头来看了看李宪:“二哥儿,刚才在饭桌上我听你说,也要在卿岛那边儿铺买卖?”

    李宪点了点头。

    谢老大说的就是黄岛那边儿的纸业基地。

    这次来,其实跟邹妮走亲戚完全是顺便,主要的目的还是黄岛纸业基地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剪彩。

    最近一段时间新北集团的纸业业务发展重点在技术上,产能跟不上去,几个新产品也就迟迟下不了线,发展上略显平缓。不过好在这头的进度赶了上来,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就位,从日本那头买来的设备也已经组装完毕,就等着马上开工,把上半年落下的业务拉回来了。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就是新北物流的事情。

    昨晚上徐兵就打了电话过来,说是人已经到了纸业基地,正在先一步的建立运输点,准备在基地投产之前先一步打通冰城到黄岛的这条运输线。以保证东北那边的生产原料能第一时间就位,不拉进度。

    事实上按照李宪的计划,他是不准备跟邹妮在这边呆太久的,顶多也就是等谢家老二的婚礼办完,就立刻去黄岛那头。

    谢老大不好意思的一笑,挠了挠头:“二哥儿好本事,把生意做得全国都是哩!”

    对于这个大表哥,李宪的印象不错,挺憨厚的一个汉子。

    看着对方言语间想要攀好,但是又不好意思太过露骨显得有些别扭。他便微微一笑,摆手道:“这叫啥本事,大哥你才好本事!我听说嫂子是你从部队里边儿直接领回来的,快给我们讲讲,当初你咋把人家忽悠的?”

    果然,提起这个,谢老大脸上的扭捏一下子就变成了自豪,不由的坐直了身子,气势都足了几分:“嘿!那咋还用忽悠?”

    一拍大腿,谢老大就讲起了自己的往事;

    那是88年,谢老大随着济南军区开拔云南,赴云南老山地区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当时轮战已经进入到后期,不过小规模的战斗仍然不断,他所在的运输连在一次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