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去年开始,在她的操作下央视品牌水涨船高,特别是去年邦业白酒业那了标王之后效益得到了爆炸性增长,有这个活招牌在,现在的谭稀松在商业可算是有名有号,大把大把想给自己企业做广告的人都得上赶着巴结。

    看着周围来自五湖四海,莫不是地方豪强的企业家,她眉头一挑,慢下脚步,笑道“李董算是说着了,今儿晚上来的可都是实打实的企业家,小鱼小虾的,可入不了我这个网。”

    听这话,李宪左右瞅摸瞅摸,果然在宴会厅的走廊尽头看到了几个报纸上经常看到的熟面孔。

    再往远处一看,一堆人正聚在一起,众星拱月的将几个人围在中间。顺着人群缝隙,他看到了王石,柳传知几个大佬正当着众人谈笑风生。

    “怎么样?”

    看着李宪伸长了脖子,谭稀松笑到。

    “嗯,确实。你谭主任这张大网,没点儿真金白银可真是不好进。我可是深有体会啊,为了进你这张大网,去年花了我三千多万,心疼的我直到今年上半年还睡不着。

    你不知道啊谭主任,我小时候家里穷,我爹一花钱就嘟囔说这又得种多少黄豆才能挣回来。所以我对财富的衡量单位就是它值多少斤豆。

    自打得了你们央视的标王,我天天做梦被黄豆汇集成的海洋淹死。可惊悚了!”李宪打趣了一句。

    谭稀松被他逗的花枝乱颤,笑了好一会儿,才擦着眼泪笑道“李董,咱正经说话成么?说真的,对于你这个不太爱出席公众场合的人来说,今晚上参加这样的聚会,和这么多国内优秀同行在一起,感觉怎么样?”

    李宪挑了挑眉毛。

    环视了一周,将身边每一张或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都扫了一遍,看着老远的柳传知和王石等人,又看了看一旁拿着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再到端着酒水穿梭在宾客之中的服务员,嘴一撇。

    “也没啥特殊的感觉吧,毕竟我现在不论走到哪儿,遇到的人对我来说无非就是两个状态。”

    “什么状态?”谭稀松好奇。

    李宪停住了盘着那条天青石朝珠的手,看向了谭稀松,矜持一笑“大致就是,比我有钱的都没我年轻,比我年轻的……又都没我有钱。”

    “好寂寞。”

    说完,李宪仰望天花板,几许淡淡忧伤从眼中流出。

第679章:群英荟萃(月初求月票!)() 
李宪的话把谭稀松噎的嗓子有点儿疼。

    在央视广告部工作,天南海北的商人企业家谭稀松自认为没少接触。外形上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不说,一方土养一方人,接触的人多了,什么千奇百怪的性子她都见过,可是想李宪这样儿的,还真是蝎子尾巴——独一份儿。

    现下里狂人不少,不说别人就说南德那一位,之前嚷嚷着要给喜马拉雅山炸口子灌溉大西北,前两天还放出风去说是要联合俄罗斯往天上放卫星做中国外太空业务第一人。

    狂吗?

    狂到没边儿。

    可是那只是商业构想上的狂,牟其中谭稀松见过,本人虽然说是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道,可是那是商业气质,本人还算是谦虚。

    李宪这是怎么回事儿?

    看着手里边儿盘着一串雀翎儿一般颜色珠子的李宪,谭稀松沉默了好一会儿。

    想反驳,可是思来想去,她却忽然意识到……似乎,好像……李宪说的这话,还真挑不出毛病!

    也是打这儿,谭稀松才一个激灵反应过来;面前这个去年一掷千金拿了央视标王的家伙,今年满打满算,才二十四啊!

    在谭稀松愣神儿的功夫,李宪正在打量着宴会厅里头的来宾,老远,在人群之中就还真见到了熟人——正是昨晚上刚刚在一起吃了饭的田园。

    正好身边儿一端着酒水的服务员走过,轻声将其拦住,李宪随手拿了两杯酒。

    谭稀松刚刚回过神,就见到了递到自己面前的一杯红酒。

    “行了,谭主任,这么多客人在,你忙你的去,我就自由活动了。”

    “啊、”谭稀松将红酒接过,便见到李宪对自己虚敬一下,抿了口红酒之后翩翩离去。

    看着那道慵懒的背影,谭稀松微微的摇了摇头,不知道怎么,感觉眼前有一阵的朦胧。

    “年轻真好。”

    她喃喃的说了一句。

    “哎呀谭主任,在这忙什么呐?”

    “啊。马总!欢迎欢迎……”

    ……

    跟李宪不同,田园做的是期货生意,对央视的广告基本上没啥需求。中期从成立到现在,都是下面的业务员定下发展客户,从来没打过广告。这个联谊会,实际上也压根没邀请他,是他自己找了关系才进来的。

    现在政策收紧,期货不好做,田园想的是借着这个联谊会的机会,看有没有那种手里头有钱,但是没地方投资的企业家,能不能发展到中期投资期货。

    这边儿正在跟几个朋友谈着,就听到背后有人喊了一声田哥。

    回身见到李宪端着红酒笑嘻嘻的过来,田园哎呦了一声,“李宪老弟,你怎么过来了?昨儿吃饭的时候怎么没听你说啊?”

    李宪一咧嘴,无辜道“田哥,昨个吃饭的时候也没听你说要来啊!早知道咱俩组个队,我这人生地不熟的谁也不认识,一个人在这逛荡半天啦。”

    “嘿呦、”田园连忙热络的拍了拍李宪的后背,将其拉到了刚才的那个小圈子里,介绍道“来来来,大家伙认识认识。这位,就是新北集团的李宪,李董!李宪啊,这位是台安冷却器公司总经理耿太平,这位是……”

    就在田园忙着给众人介绍李宪的同时,不远处,两个正在角落中低声交谈的人听到了李宪这个名字,忽然停下了话题。

    回身看到那个端着酒杯不断和人握手寒暄的年轻人,二人相视一眼,走了过去。

    ……

    “新北集团?是不是就是去年拿了新闻联播前广告时段的能恩邦业白酒业的母公司?哎呦不得了不得了!来来来,这是我名片,认识一下,以后常联系!”

    就在李宪疲于应付,心里边儿寻思着田园认识的这都是什么人,怎么自己一个也没没说过的时候,就觉得背后一股风吹过。回身一看,便就精神一振。

    身后这二人,他认识。

    或者说, 90年代长大的孩子对这俩人都不陌生。

    为首一人个子不高,五十多岁模样,眼小嘴大,阔方大脸有些浮肿。人长得不客气的说,有点儿像稻草地里头的青拐子。可就是这么一张脸,现在报纸新闻上可是上镜率贼高。

    谁呀?

    不是旁人,正是健力宝的李经纬。

    在来京城之前,李宪还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大哥。说是为了迎接健力宝创立十周年,已经向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提出了申请,要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09号小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

    另一个,则是潘宁。

    陌生?

    说个事儿就不陌生了。

    92年1月底,正在广东等地南巡的邓公专程到珠江冰箱厂视察,这家国内最大的冰箱制造工厂装备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站在宽敞而现代化的车间里,邓公非常惊奇,就问陪同参观的领导“这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随行答曰“如果按行政级别算,只是个股级;如果按经济效益和规模算,恐怕也是个兵团级了。”

    而后,邓公在厂区参观时,感慨万千地连问了三次“这是乡镇企业?”

    也就是在这次的参观过程中,邓公说出了那句日后闻名全国的邓氏格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潘宁,就是这家以其“容声冰箱”闻名全国的珠江冰箱厂的厂长兼总经理,全国改革典型人物。

    “小伙子,你就是新北集团的李宪?”

    这俩人岁数都不小,跟李友比起来都只大不小了。李经纬今年五十五,等到潘宁其实已经六十二,早到了退休的年纪,可是因为声势太盛,珠江冰箱厂那头和地方上也没人敢提这事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划着水。

    健力宝和珠江冰箱在国内乡镇企业里边妥妥是第一梯队中的翘楚,见到这二人主动来找自己攀谈,李宪一皱眉。

    看着面前的花甲年纪的潘宁和李经纬二人,再联想到健力宝和珠江冰箱厂现在的情况,若有所悟。

    果然,潘宁和李经纬二人寒暄了半天之后,又饶了好几圈,终于问起了李宪北林政府退股新北集团的后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