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宪微微一笑,“徐老板高看了,我也是看风起来了才收的。小打小闹,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见从李宪的嘴里实在套不出啥有用的东西,徐茂和嗨了一声,“老哥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和你交个朋友。你是个明白人,现在铝锭价格涨得这么邪乎,能留到现在才出手。就冲这一点,一看就是懂行情的人。”

    说到这儿,他兴致冲冲的将手里还剩下半根的烟扔到了地上踩灭了;

    “嘿嘿,你是不知道啊。省城有个工业局的傻老帽,帮着一js老表倒腾了三百来吨标准铝。喏,跟你这一样的。那虎逼,让人两顿酒给忽悠住了,一吨三四千的价格全出手了。

    前一段时间赚了六七万块钱,给他牛逼的不行。现在看到价格涨到了七千多,跟那js老表闹翻了,耍手腕儿,用关系卡着那js老表往回要铝锭。你猜怎么着?那老表被逼急了,找了两个道上的兄弟,噗!”

    徐茂和做了一个刺刀的手势,“啧啧、肠子流了一地。”

    听到这,李宪的瞳孔一缩:“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姓孙?”

    “呀!咋地啊,李老板认识?”徐茂和一愣,忙问到。

    这真是……

    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李宪一方面感叹着世界太小,一方面心里也是唏嘘。

    孙大志啊孙大志,算计来算计去,没算计过老天和人心啊!

    几百吨铝锭,那js人三四千买进,倒手就是上百万的利润。这年头的百万是什么概念?

    从购买力上算起来,和二十年后的千万都不差。倒买倒卖能做到这么大,还跟人家玩和自己玩儿的那套。

    嫌活得长了。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诚不我欺啊!

    在李宪的唏嘘之中,不大会儿功夫,铝锭装车完毕。

    徐茂和从包里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了李宪,便告辞离去。可能是真看李宪是个精明人,也可能是别有所图,走的时候再三叮嘱李宪,要是去省城一定给他打电话。

    对此,李宪倒是没在意。

    这年头做倒爷的,关系千丝万缕,背景非黑非白。自己一个小透明,如非必要可是沾染不得。

    这个圈子太危险,自己……还是卖卫生纸来的实在!

第75章:宏业骏开() 
李宪发现男人的腰板直不直,果然跟钱包的厚度有很大关系。冷不防多了十几万的巨款,不管是干啥都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就连撒尿都呲的墙角哗哗响,仿佛都还远了几公分。

    不过麻烦事儿也有,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的李友死活不把旅行包交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与其让你去瞎整,做卫生纸往外送,还不如老子帮你攒着。万一你那厂子黄了,咱家也有个后路。”

    李宪试图和他讲道理,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道理套用了古今事例进行加以佐证说明。

    可是很遗憾,李友不吃自己儿子这一套。用他自己的思维,赚到了钱那就得存起来!好日子是攒起来的,什么风险统统不要。

    面对抱着钱兜子,一副“我不要讲理,不要讲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道理可讲?我不要风度,不要宽大,不要慷慨,除了钱我什么都不要”的李友,李宪颇为无奈。

    最后,实在没辙了的李宪,找到了李道云。

    后者用拐棍和“老子现在就死给你看!”的必杀技,完美的诠释了李家大鱼吃小鱼的生态系统。

    钱袋子在李友怀里仅仅抱了五个小时后,回到了李宪的怀里。

    当即,他便将钱分成了两份,一份十万存到了农信,一份七万二作为厂子的活动资金使用。

    而这些移动资金的第一笔去向,就是将之前厂里拖欠的职工工资全部还清。

    李宪平生第二次感受到了什么叫男人的腰板和钱包厚度成正比,在将拖欠了半年之久的工资全部还清之后,职工们见到自己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无所谓的态度了。

    在厂里不管走到哪里,一句句“李厂长”叫的那叫一个热切。

    有了钱,他之前安排销售股的计划也就再没有人反对。陈树林和几个销售股的职工立刻开始奔赴邦业局,县和周边几个地区。对城乡合作社,供销社和批发部展开了渠道开拓。

    而厂里,有了足够维持生产的资金,也展开了大生产。一百来号工人分成了两班,实行十六小时工作制,换人不停机的方式开始大搞生产。

    随着木浆棉浆等生产原料源源不断的运进生产线,白花花的卫生纸也一大张一大张的从造纸机上下来,然后被切割卷卷,打上了“新浪纸业”的包装。

    几天的功夫,原本空空如也的厂房,就已经被堆积如山的卫生纸成纸堆得满满当当。

    而另一边,销售股也做出了成绩、在酒精攻势之下,拿下了邦业林业局,县以及铁林,海林县等周边四县,以及北林市境内的大部分渠道。

    自此,时机已经成熟!

    十一月二日,农历十月初八,宜开始,纳彩,订约。前数俩月后数俩月都赶不上的好日子。

    虽然还有几天就立冬,可是这一天艳阳高照,天气格外晴朗。李宪笑呵呵的站在门口,一面等着李道云给算的十点一刻良辰,一边和听到了信儿前来祝贺的众人闲唠嗑。

    李宪开业这么大的事儿,干休所老年组就不用说了,能走得动的都来了,就连这几天受风湿困扰的王林和也在吴胜利的搀扶下过来凑热闹。

    瓷砖厂的杨宏山,水泥厂的蔡文成,以及八九林场的一些乡亲,和代表装修队过来的王清河此时都在门口等着李宪揭红。

    作为李宪的家人,除了在林场忙活着卖粮的李清两口子之外,剩下的人都到齐了。就连正在上学的李匹都专程请了个假,过来给自己的二哥捧场。

    看着门前的人群,李友叹了口气:“杂种草的,这么大的事儿,场子里就来了十来个人。丢人啊……”

    “爸、”一旁已经让李宪安排到厂里财务室的李洁见父亲仍在叨叨些没用的,不念有些不乐意:“今天大喜的日子,你就少说两句吧。”

    这些日子,李友自感回去林场丢人,再加上目前苗圃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便一直呆在了干休所里。一家人都在局里,可把李匹乐坏了。一到周末就往所里跑,干休所宿舍俨然成了第二个李家。

    这些天被李友墨迹的有点儿烦,作为家里最小的那个,李匹也附和着自己的三姐:“对啊。爸,你就少说两句吧。今天我二哥开业,是喜事儿。咱家人到了就行,别人爱来不来呗!”

    “咋能这么说?”李友又叹了口气,“没人气儿,事儿办的多磕碜?”

    就在李友惆怅之际,一台bj212缓缓驶来,停在了厂子门口。车门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打开,徐朝阳从后座下车。

    看到了人群之中的了李宪,他大步走了过来。

    “哎呀,徐局。你怎么来了?”李宪见这位到了,立刻迎了上去。

    很明显,徐朝阳还在为了之前的事情耿耿于怀。面对李宪的热情,摆了摆手,“不是故意过来的,去县里办事儿路过。看着你们这热闹,过来瞅瞅。”

    不知道他说的是真假,李宪忙从兜里掏出了一把糖,“徐局,既然赶上了,那就进来坐会儿吧。”

    徐朝阳犹豫了一下,从那一把糖里拿了一颗,剥开皮塞进了嘴里。甜得发腻的糖球,倒是将嘴里的苦涩减轻了不少。

    他真不是故意过来的。

    两天之前,省森工集团党组部打来了电话,称邦业林业局变卖局转让属企业的事情已经被人举报了上去,省里正在针对此事做研讨。估计马上就会有调查组下来,让徐朝阳做好准备。

    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整个林区还没有先例。虽然现在政策变了,但是省森工仍然是国家计划之中的重要一环,自己的做法性质和赵光可不一样。

    经过多方打听,徐朝阳也没弄明白这个调查是什么性质的调查,针对的是什么。他更不清楚是什么人举报了自己,针对局属企业的改革触犯到了哪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让他格外的忐忑紧张。

    将嘴里的糖嘎嘣嘎嘣嚼碎,徐朝阳双手掐腰,看着已经被收拾的焕然一新的纸厂,匆匆忙忙就连开业都没有停止生产的车间,还有那冒着徐徐白烟的厂烟囱,双腮肌肉蠕动着。

    半晌后,他留下了一句“好好干吧”,然后再也不看李宪,和王林和打了招呼便上车离去。

    看着远去的2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