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着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人脉,这两年生意倒是做的顺风顺水,几个房地产和期货项目都赚了不少。

    面对夏光远刨根问底式的询问,孙蓉赌气似得拍了拍自己的男人:“我就不能想你了过来看看啊?你个没心肝的。我算是看出来了,夏光远,你是一点儿都不想我!怎么,老夫老妻了,左手摸右手了是吗?”

    看着自己男人惶恐的样子,孙蓉倒是先憋不住乐了,“行了,别绞尽脑汁哄我了。你从来就不会哄人。跟你说吧,这一次我和元菁一起来的,我听说龙江这头现在有个大项目,过来考察考察。”

    听到这个,夏光远心里边儿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看着自己男人有点儿心不在焉,孙蓉抿嘴一笑。起身将窗子关上,拉好了窗帘。

    看着那一件件衣服慢慢褪下,落在了地上的衣服,以及妻子有些迷离的目光,夏光远心中一阵苦笑。

    。。。。。。

    啵。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孙蓉虽然过了四十,不过这么多年来一直相当注重保养。如果不是认识的人,光是从外表看来,绝对会认为这个落落大方,颇有韵味,留着齐肩卷发的女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十多岁。

    不过毕竟岁数到了,需求在哪里。

    感觉到微微发酸的腰眼儿,夏光远忍不住点了支烟。

    还没点着,就被身边儿佳人给夺了过去:“别抽了,对身体不好。”

    夏光远微微一笑,将双手背到了脑后。

    刚才孙蓉窗帘并没有拉紧,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外面闪烁的星光,黑暗之中的夏光远有些出神。

    “光远,这次回来东北,没去之前插队的地方看看么?”黑暗之中,孙蓉倒是看不到自己丈夫的心不在焉,用指尖轻轻的在那健硕的胸膛上画着圈,一面似乎别有心思的问到。

    “没有,倒是想回去看看乡亲们了。不过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一直也没能走开。”

    夏光远松懈的神经在这一刻骤然绷紧。

    “就只是看看乡亲们?”慵懒的声音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夏光远的耳朵上。

    “不然呢?不是,孙蓉同志,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是在查我的岗啊!”夏光远一愣之后,随即看似轻松的开了个玩笑。

    “这你可说对了!就是查岗!”孙蓉轻轻地在那胸膛之上掐了一把,“不过看在你公粮交的足,而且这次突然袭击,你除了有点儿邋遢,过得马虎之外表现尚好,就暂且算你老实吧。”

    夏光远暗暗舒了口气。

    “不过光远,这次来,我得有件事儿求你。”

    “什么事儿?”夏光远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啪。

    床头灯被孙蓉开了。

    “元菁不知道从哪儿听说,龙江这头有意划定三百多家轻工企业进行产权改造,我们众创。。。。。。想介入这个项目里。这一块,没问题吧?”

    看着妻子将凌乱的头发理顺,满面红晕的说着生意,夏光远皱起了眉头。

    “你们搞投资的,怎么还把手往实业上伸?”

    “现在实业多改造多赚钱啊!”孙蓉回了个白眼儿,“你看看那黄鸿年,中策靠着整合内地企业去海外上市,都发成什么样了啊?我们众创也想按照这个模式,试一试!”

第619章:美国的生意() 
得知了孙蓉的打算,夏光远眉头却皱的更深了。

    黄鸿年何许人也?

    那是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一聪的次子。黄家当年靠贩卖粮油起家,成就10亿美元的家产。印尼华商的崛起,大多于政府主政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特别注重维系这个。

    正因为如此,20世纪60年代初,黄一聪就把他的第二个儿子黄鸿年送到了高干子弟云集的京城26中就读中学。后来黄鸿年参加过红卫兵,还短暂地到山西农村下乡插过队。所以虽然是个华侨,但是实际上黄鸿年就是个二代。

    在92的时候,黄鸿年收购了港城一家日子亏损公司改名为中策,除了自己控股百分之三十之外,中策集团里边儿更是有李超人的和黄公司,金光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等大股东。而除了这些之外,日本的伊藤忠财团在中策也有投入,资本背景十分复杂。

    不过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的背景,却给了中策集团相当雄厚的财力。

    在南方谈话之后,中策在国内大肆收购国企,打着“为改革国企而服务”的旗号大行其道,并购国企。基本的操作方式,大致就是与一把手直接沟通,借着改革东风和庞大的外资背景高举高打,从1992年到1993年六月,中策斥资4。52亿美元购入196家国营企业。

    这些企业基本都没有得到什么改造,大多是直接注资,然后提供外销渠道重整财务之后直接就拉到了资本市场上边儿上市圈钱了。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儿,现下里头,黄鸿年和中策集团对于各个地方政府来说,可是妥妥的财神爷。

    地方政府想甩包袱,利用外资改造地方企业,这可以理解。要的就是个政绩嘛。不过所站的的高度不一样,夏光远在中策完成了第一批的企业改造之后就意识到,对于现在的中华经济体制而言,这样的改造,绝对不可能长久!

    这是什么?

    这是在卖国!

    一时一刻的经济增长确确实实能看到,但是国内那么多家的国企,甚至这些国企里头有很多都是颇有前景,只不过现下短暂亏损或者是账面业绩不佳的都被地方政府半卖半送的给了中策集团,这长远下去还了得?

    事实上,现在计委里边的一些同志就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在进行调研。私下里,委员会里边儿的同事们也就中策的问题进行过交流,得出的结论都出奇的一致——必须必须要加以限制。不然以中策和被中策的操作模式吸引来的外资干涉下,日后国内企业的结构和格局势必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现在自己的妻子的公司也想走这个模式,夏光远相当清醒。

    “这件事情你告诉元菁,别掺和!”

    自己丈夫冷冷的一声呵斥,孙蓉不高兴了,“光远,为什么?我们众创又不是没有资源,现在你又正管着这个,凭什么我们不能做?”

    “这里面的事情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话我给你放在这儿,别的地方我管不着,但是龙江这一批轻工改造涉及到的企业,你们不要动歪心思。”

    见自己老婆还想说什么,夏光远将身子转了过去,“行了,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我还有工作,睡觉。”

    看到面对着自己的一个后背,孙蓉满脸的不悦,赌气似的钻进了被窝,也背过了身去。

    。。。。。。。

    时间一晃,这不知不觉李宪就在家里边儿呆了整整一个礼拜。

    从港城回来之后,除了让薛灵给章荫那头的公司汇了笔款子之外,集团的事儿他只是听了汇报,一点儿都没插手。

    不过也就是这样,招来了薛灵的老大不满意。

    本来,薛灵也没指着李宪回来能帮自己分担什么。现在集团的运行情况很好,她自己虽然忙了一些,但是没有掣肘的工作氛围也让她颇为满意。不过虽然不指着李宪对工作有什么贡献,集团的大事总要出力的吧?

    废了那么大的力气,又是帮着李宪找到了孙卫民,又搭上了夏光远的线,图的就是利用好现在轻工改造的机会为集团谋点儿个机会,可是倒好,在李宪去了孙家之后,薛灵给孙卫民通了电话,得知事情没妥,而且看样子夏光远对李宪还老大的意见,这可是让薛灵气得是三尸神暴跳。

    面对薛灵这两日不断的叱责,李宪权当是耳旁风了。

    不过李宪倒也没完全怠工。

    章荫那头,倒是传来了消息。

    章荫和刘忠明两口子已经到了美国,按照之前趟出来的路子联系了几家规模颇大的废品回收公司。时下里头,美国的废品回收行业虽然体系已经成熟,不过面对大量的生活回收垃圾,国内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处理方式。

    倒是不美国佬没技术,而是美国是个资源大国,石油也好,还是林业也罢,都不缺。如果单单从环保角度考虑,将废旧回收垃圾二次处理,一来是投资太大,二来人工太贵,于成本上并不划算,不如直接采用原材制造来的利润丰厚。

    但是出口呢?

    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其国内也是一大堆的回收垃圾无处安放。加上跨洋运费这一块大支出,所以基本上都是政府给补贴,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