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八十九十年代和新世纪要非说找点儿不同出来,大致其实就是两方面;

    一个是信念的不同。

    在八十年代和之前,人民心里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九十年代是个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之中人们从向理想努力慢慢实际起来,转变为向物质努力。

    到了新世纪,什么理想啊信仰啊……呸!

    咱们提钱就行。

    另一个就是社会阶级的不同;在八十年代,虽然工作岗位有差距,但是社会生产力就在那儿放着,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要说谁家过得好一点儿,无非也就是平时能多吃几顿肉,逢年过节能多吃点儿罐头的区别。

    等到了新世纪,经过改革浪潮社会分层已经基本固化,就像那个科幻小说《折叠北京》里边说的似的,社会已经有了严格的分层。

    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就业背景直接决定了这个人会在那个层次活动。对待什么大马二马这种新时代的英雄,人们已经没有仰望感。只有“他根本和我就不是一种人”的自我安慰,然后无奈而争先恐的喊一声“爸爸!”

    可九十年代是个什么情况?

    九十年代不仅仅是这八十年代和新世纪的过度,它更是一个追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牟其中这样出身平平,靠着机缘和自己的能力创造奇迹的人,那就是人们的精神领袖!

    自打罐头换了飞机之后,经济日报发送长篇通讯《拳拳赤子心》对牟其中大肆赞誉,紧接着就是方位著的《东方大地的神韵—一代儒商牟其中》,李玉石的《牟其中之谜》,还有袁光厚的《商海巨子——牟其中》和《牟其中——大陆首富发迹史》争前恐后的发表。

    其中《东方神韵》长达8万字,都不能称作是通讯文章,完全就是一个纪传体的小说了。这书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在93年上半年,这本书比新华字典卖的都好。

    打这儿起,牟其中已经是无数有志于经商,或者是所有拥有梦想和野心的人的精神偶像了!

    这么样的人物,可不是说来云浩想请就能请得动的。

    大佬来干什么呢?

    大佬本身就是靠着对俄贸易出的名,之后凭借这个渊源,南德集团还一直做着对俄的物资生意。别看程六在冰城这头呼呼哈哈的,现在又花了几千万在赤塔那头建了个大市场,从行商变成了坐商。可是跟牟大佬和南德一比,只能说不入流。

    现在在整个北面的倒爷里边儿,随便拉个人问一句哪个倒爷最牛,答案肯定都是一致的——牟其中啊。

    不过,虽然牟其中和程六地位相实力差悬殊,但是却都看到了对北方贸易之中的痛点。看到了重军工产业,轻工和其他产业链薄弱的俄罗斯市场的商机。

    这一次驾临龙江省,牟其中就是去满洲里谈开发项目的。

    通过朋友,来云浩知道了这个消息,赶紧就783工程的事儿告知了南德方面。而牟大佬在得知了这事儿之后,临时更改了行程,决定在冰城站一天。

    为了迎接大佬莅临,来云浩已经组织了省内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那头,在盛源大酒店设宴迎接。

    图的,就是把大佬留住,看看南德能不能把783工程给接下来,或者是带头冲锋,领着龙江企业家一起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挺来云浩说完了前因后果,李宪满脸蒙逼:“不是,来主任,这事儿您找我干嘛呀?”

    “哎呀!你这个人怎么糊涂?你看啊,南德是私企。是全国做的最好的私企,但是咱们龙江这头企业家协会里头,有分量的,能拿得出手的私营企业家,除了你李宪,还能找到别人吗?我这不想着,同是民营企业家,你和这位的共同语言不是能多一些嘛!李宪,我可告诉你啊,我这还真不是求你,这可是牟其中啊!要是能借着这次和他攀上交情,那对于你对于你们新北,可都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听到来云浩这么说,李宪揉了揉鼻子。

    这事儿,要是放在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企业家身上,不信的人肯定是脑子有问题。

    但是放在李宪的身上……

    他还真不敢信这个邪!

第527章:授命() 
之前李宪在获得了省创业先锋的时候是加入了企业家协会和工商联的,不过这两个组织的大部分的事物,他都交给了薛灵处理。

    倒不是他架子大,而是觉得这些组织太麻烦。而且正如来云浩所说的,现下企业家协会里面大多是以国营企业家为主,民营企业龙江省本就不多,做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李宪每每出席协会活动都觉得自己像是个保护动物一样遭到别人的瞻仰,这让他很不习惯。

    这一次牟其中莅临冰城,来云浩亲自打了电话过来邀请他出席陪同,倒是躲不过去了。

    新北集团目前虽然在龙江省算不上顶尖企业,但是论发展势头确实数一数二。在来云浩给他打了电话之后的第二天,工商联那头也通知了集团的几个高层领导和股东,组织迎接牟其中。

    听说这位大佬要来,收到了同志的薛灵和徐茂和都相当兴奋。

    尤其是老徐。

    作为一个倒爷发家,直到被李宪收编之后才彻底结束了浪荡生涯的人,对于牟其中这个倒爷之王,创造了罐头换飞机奇迹的男人,那崇拜的简直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徐茂和当即就找到了李宪。

    “宪子!牟爷来了!牟其中要来咱冰城来啦!”

    看着徐茂和兴奋的毛细血管都要和脸上的青春痘一起破裂,正在和同样兴致颇高的薛灵谈事儿的李宪摆了摆手,“咋呼个什么?来就来吧,人家就是受市里的邀请,到冰城站一下,看看7831工程的事儿,你跟这像敌占区人民盼解放似的干啥?”

    将手中的红蓝铅笔扔在桌子上,李宪打击了一下。

    徐茂和被噎了一下,挠了挠后脑勺,见到李宪的案头摆着投资卿岛的计划书初稿,嗨呀一声,一屁股坐到了办公桌前。

    “我说宪子,还为了钱这事儿犯愁呐?”徐茂和转了转眼珠,嘿嘿一笑,“牟其中有钱啊!唉我跟你说,我可是听道上朋友说了,牟爷的南德现在满中国的投资,要说咱们集团这个开发项目,那看着也是大有前途的,不然趁着这个机会,你和牟爷商量商量,拉点儿投资呗!”

    徐茂和这倒是说的没错。

    南德现在的动作是很大,在罐头换飞机之后,一连提出了三四个大项目。南德集团集结了一大群中华俊杰,专门做项目搜集评估和运营投资。

    现在的南德,整个就跟一个散财童子似的。

    薛灵看了看李宪,抿嘴一乐:“徐总这个想法貌似可行啊!咱们现在手里有项目,缺的是钱。可是南德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他们有的是钱,满世界的找项目,要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和牟先生说一下,不用一个亿,只要拉来三千万的投资,咱们完全就可以将项目启动起来了啊!”

    呵呵呵、

    李宪也就笑笑。

    先不说牟其中那些个项目成不成的问题。

    光是南德不缺钱这一点,就可能是从开年以来,他听说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你们两个要保持清醒。”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自己的左膀右臂上上课,提个醒。

    “现在的南德太膨胀了,牟其中的几个项目声势闹得很大,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我估计,南德现在也不一定有什么钱。牟其中换飞机干的是漂亮,可是你们要清楚一点。”

    见李宪认真的目光,薛灵和徐茂和好奇:“清楚什么?”

    李宪微微一笑,“这个人,归根结底还是个倒爷。虽然现在功成名就了,他想的,还是罐头换飞机,空手套白狼的那一套。和他合作,就当甘心当他的棋子。”

    听到李宪的这个评价,薛灵和徐茂和二人同时蹙起了眉头。

    ——他们不怎么信。

    也不怪他们不信,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牟大佬是个商业奇才,善于运用超乎常人的商业智慧去在短期内创造打量财富。可是谁也不知道,南德目前的实际情况。

    除了后知后觉的李宪。

    其实按说,牟大佬的很多商业计划虽然在这个年代看起来玄玄乎乎,太过宏伟难以企及,可是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南德后来的失败,不是败在这些商业构想上面。

    别的不说,就说去年7月份,南德和重庆大学联手,创立了一个火锅系统工程研究所。对外号称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