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

    李宪心里暗笑。

    心说这都穷掉底了,还寻思面子的事情呢?

    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他翘起了二郎腿,“什么代工不代工的,这么难听,搞的跟地主和佃户似的。我们心脑康口服液目前已经和省内三百多家药店达成了销售协议,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五百万的营业额,拿下省内保健品市场十分之一的份额。”

    元繁荣语气一滞。带着狐疑,道:“计划……谁都会做。”

    李宪也没想指着三言两语,凭嘴皮子就能把人忽悠住,直接叫薛灵去徐茂和那里取了刚刚出路的保健品发展计划以及各项统计和分析资料。

    这些东西,按说是属于商业机密。可是现阶段市场摆在那里,林翠公司的优势,也同样摆在那里,他倒是不害怕泄露出去。

    配合那份计划书,李宪详细的为元繁荣分析了计划的可行性。

    别的倒是没有打动这个六厂的经历,但是林翠公司的营销计划,却是让元繁荣眼前一亮。

    之前听薛灵和孙卫民谈及李宪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个二十二岁的董事长就是个孩子,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

    元繁荣不是草包,在心中盘横再三之后,他觉得李宪那个一个季度五百万的目标,似乎有很大的可行性。

    那么问题就来了。

    “李董,这天底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儿,你想要啥?”元繁荣谨慎的问到。

    和聪明人说话,果然省心省力。

    李宪呵呵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我想借你们哈药的药品流通网络。”

    “啊……”元繁荣一脸恍然。

    他明白了。

    商品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批发环节,二是零售环节。

    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也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医院,药房等零售方。但医药不分业,中华的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也就是药品批发商、药品零售商,和医院门诊药房。

    在这三个部分之中,医院门诊药房作为特殊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在目前的市场上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

    而这个环节,一般的私企,可没有本事享用。历来,都是国营医药企业独占这一块业务。私企的药想进医院,那不好意思,除非挂靠在国营药企名下。

    而类似归真堂心脑康这样的保健品,如果进入到医院药房,无疑是等于将市场渠道扩大了十几倍!

    好算计啊!

    看着满面笑容的李宪,元繁荣心中暗暗惊讶。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宪上赶着请五厂代工心脑康口服液了。

    “怎么样?元经理,这个提议你考虑考虑。借用哈药的医药流通网络,心脑康的销量肯定有保障。销量有保障,生产就跟得上。生产跟得上,你们五厂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听着李宪的蛊惑,元繁荣心中连连冷笑,好敏锐的思维,好一张利嘴。

    “你就不怕我们六厂给你们扔下,自己单干?”

    面对这个问题,李宪笑的更加从容,“不怕。心脑康口服液没什么,谁都能做。阿猫阿狗都能做,但是……”

    他拍了拍计划书里,跟省台签订的那套合同,收起了笑容:“不是谁都能将一个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东西,创出品牌。元经理,我说的有道理吗?”

    元繁荣不说话了。

    他觉得自己需要将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岁的年轻人重新审视一边。

    “李董,这个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集团汇报一下。”

    半晌之后,元繁荣说到。

    “可以。”李宪点了点头。

    心里面装着事儿,元繁荣闲聊几句之后,便就告辞离去。

    待他走了,薛灵才拉住李宪,严肃道:“你疯了吧?跟哈药合作那不是与虎谋皮?你好好想想,他们要渠道有渠道,要生产有生产。你有什么?就凭你那些个广告,就能当成合作筹码?到时候让人吃了,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宪扬了扬眉毛。

    “想吃我,那得看他们能不能消化的了。再有就是……看他们有没有那么大的嘴了。”

    在薛灵不解的目光之中,李宪闪了人。

    ……

    公司的事情部署完毕,李宪能做的基本就已经做完了。

    虽然是亲自挂帅,搞起保健品这块业务,不过也不能事必躬亲。

    就在他想着趁这几天有空闲,好好陪陪家里的时候。在省里浪了好几天的陈冬升和李诚儒二人,回到了冰城,找到了李宪。

    “宪子,今天晚上有时间没?”

    李匹放了寒假,这些天一直在冰城,徐茂和这老小子家里头有红白机,这年头还是个稀罕物,李匹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几天功夫听说都玩爆了四个变压器了。

    这事儿得管。

    接到陈冬升电话的时候,李宪刚买了菜,准备回去家里吃顿饭。

    “你就说什么事儿吧。”李宪无奈的问到。

    “几个朋友过来了,下午六点下火车,晚上一起聚聚?”

    面对陈冬升的邀请,李宪直接拒绝。这几天太累,一点儿吃喝玩乐的心思都没有。

    累的极了,他就像找个消消停停的窝呆着。

    “你们喝吧,我就不去了。”他回绝道。

    “别废话,赶紧过来吧。”

    嗯?

    听到电话那头陈冬升这么说,李宪的脑子里有根筋被抓住了。

    亚布力?

    等等!

    今年是九四年……

    亚布力……

    我靠!

    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陈冬升这个家伙,提出“九二派”这个商帮概念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来着?

    也就是今年吧?

    而随着未来几年92派企业家的迅速成长,以92派一批优秀企业家为主体,成立了中国企业家论坛?

    地点不就是亚布力?

    “那行,我去定酒店,你去接人吧,晚上这顿我请。一会儿电话联系。”

    李宪放下了手里的菜。

    他隐隐约约的觉得,这顿饭局,会为自己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第428章:贤者() 
天鹅大酒店之中,李宪看着面前这几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有些恍惚。

    陈冬升和李诚儒一共带了六个人过来,这其中,有一半他不认识。另外的一半,哪怕是面孔改变不大,也和二十年之后的那些大佬们没办法联系到一起。

    不论是形象,还是气场。

    来人之中,李宪第一眼就认出了冯伦。大名鼎鼎的万科六君子之一,日后和王健林摆在一起作比较的人物。

    只不过,现在是94年。

    虽然此时的万通已经在海南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并且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在京城成立了,万通实业这个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可是冯伦此时的身价,还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地步。

    另一位是陈平,陈冬升的弟弟。现在还名声不显,事实上日后这人也不怎么出名。

    不过要说他马上就要创办的宅急送速运,名头还是响当当的。可陈冬升的这个弟弟虽然是宅急送的创始人,但后来在企业遭受危机的时候真心表现的怂到了极致,后来真正让宅急送做起来的,则是他和陈冬升的大哥陈显宝。

    剩下的那位叫郭凡生。这位爷也不简单,虽然在日后发展的道路偏了,不过在电子商务刚兴起的千禧年左右,郭凡生凭借“慧聪网”以及b2b模式,名望和阿里马芸不相上下。

    剩下的三位,李宪实在是没有印象。

    不过能在这个场合出现,想必也都是大佬。

    这些人和陈冬升一起出现,李宪一点儿也不意外。

    陈冬升在没下海之前是在务院发展经济中心做宏观经济研究的,妥妥的学术派。就算是下海经商了,也脱离不了学者的做派。

    总喜欢搞搞理论什么的。

    92派企业家这个概念,李宪之前已经听他叨叨过。想必现在是想通过自己的小圈子,把这个概念正式的提出来了。

    中华商人都喜欢搞圈子,而在场这几个李宪认识的人,本身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者说后来名震中华商界的92派,其实就是个大号的同好会。

    以陈冬升为中心点,中国诚信证券的老大毛振华是他的同学加铁哥们儿。中国国际期货经济公司,后来的元明资本合伙创始人田源是陈冬升和毛振华的高三同学。冯伦这头,又和陈凡生是国家体改委的同事。包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