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丫头有意思,真有意思,脾气也是真犟。

    被他坑了一把之后,整整五天的时间,任他怎么上前搭讪,就是以怒目回敬。

    “喂喂、”拿了把瓜子儿,站在门口笑嘻嘻的看着朱静鼓着脸洗菜,李宪扔了一小把过去,“跟你说话呐。”

    被骚扰了n回,朱静终于受不了了,直接捡起了地上的一堆菜叶儿扔了过来回敬:“小姑奶奶不跟嘴欠的人说话!”

    抹掉脸上的烂菜叶,李宪笑的更开心了。确认过那熟悉的眼神,他觉得自己没坑错人。

    “杨婶儿!杨婶儿你看看你们家老三!”

    在朱静的惊恐的眼神之中,李宪将脸伸出了厨房,嚷嚷开了。

    大腿里子还一片青的朱静急了,立刻放下手里的菜,走上了前去,站在了李宪的面前。

    居下临高倒没输了阵势,咬牙切齿的低声质问:“你到底想干啥呀!?我记得我也没惹你吧!”

    姑娘,你现在倒是没惹我。

    李宪嘿嘿一笑,想说点儿什么,但是又觉得说出来自己跟精神病似得。千言万语,到最后只能变成了一句话,“没啥事儿,就是我有个弟弟,哪天介绍给你认识啊?”

    一听这,朱静一张小嘴张大了:“干啥?”

    “不干啥,就是看你这丫头不错,感觉给我当弟妹挺好的。”李宪说的可是大实话。

    没成想,朱静的眼睛拉长了,讲这话当成了一种调戏。带着无限的鄙视,瞪了李宪一眼:“呸!谁要是摊上你这么个欠儿登叔子,那是上辈子做了多大的损?再说,瞧你这样,你那弟弟也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看着朱静真真儿的恨死了自己,李宪哭笑不得。

    之前的见面礼,看来送的有点儿大啊……

    正在他为此苦恼的时候,宅子里,一行人走了进来。

    “请问邦业黑陶协会在这吗?”

    李宪伸脖子一瞅,愣了。

    这一行人和这两天登门的专家学者可不太一样,看起来像是买卖人。一行人俱是风尘仆仆,看样子像是从外地赶过来的。

    为首那人,李宪看着似乎有些熟悉…可一时间实在想不起来。

    他赶紧迎了上去,将负责接待的郑唯实拉到一旁,对为首那人伸出了手,“你好,有什么事儿么?”

    看到李宪,那人握手之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名片双手递了过来、

    “你好,我是佳德拍卖行的总经理,陈冬升。还未请教您……”

    听到这名字,李宪穆地瞪大了眼睛。

    哎呦喂、

    就说今天怎么起床的时候喜鹊喳喳叫?

    来了大佬啊!

第194章:那就来个专场吧(第一更求月票!)() 
眼前的陈冬升三十多岁模样,说话时候像个商人,但是身上还有一种学者的书卷气。和李宪后来所知道的那个大佬,还有不小的差距。

    李宪虽然没见过这位,但是这位的名头还是听到过的。

    只是印象之中,他记得这位是做保险的啊?现在怎么搞起了拍卖行呢?

    不过不管现在做啥,这样的行业大佬李宪得重视。客气的接过名片后将人引进了宅子。

    陈冬升一行四人在大宅的堂屋坐定,便下意识的将堂屋打量了一番。李宪注意到,当看到那一屋子的老家具时,目漏精光。

    这时,苏娅端着茶送了进来。对苏娅谢过之后,陈冬升接过了茶碗,没喝,放到了一旁。

    李宪呵呵一笑,“陈先生哪里人?”

    “哦,湖北天门。”陈冬升很客气。

    李宪点了点头,赞道:“楚竟陵邑,津门之畔,好地方啊。”

    客套的赞了人家的老家,他呵呵一笑:“陈先生,东北这儿规矩小,我们请人喝茶就是真请喝茶。所以先说好了,天儿太热,我一会儿要是端起茶来喝一口,可没有要送客的意思。可别我喝完了茶一低头,你们人没影儿了。”

    陈冬升一行几人虽然身上西装革履,看起来比李宪大裤衩白背心精神多了,但是现在外面天气已经二十五六度,大老远乘车邦业这么个穷乡僻壤,几经辗转之下衬衫领子都汗透了,看着苏娅端上来的茶水早就吞口水。只是出于礼节,才没敢动。现在听到李宪这番实在话,也就不客气,笑呵呵端起茶碗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喝完了茶,陈冬升笑着将堂屋打量了一番,李宪注意到,这个家伙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自己的那些老家具。

    他端起了茶碗,“陈先生对老家具感兴趣?”

    “哦!”陈冬升马上收回了目光,笑道:“没有没有,就是现在做了拍卖,习惯性的看到老物件就多看几眼。李先生,你这家具……怕不都是红木的吧?”

    噗!

    李宪一口茶水没咽下去,喷的像个鲸鱼。

    你家具才是红木!你全家都是红木!

    老子这是紫檀木和黄花梨啊!

    就您这眼力做拍卖行?

    怪不得以后改行保险!

    一看这状态,陈冬升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李先生您没事儿吧?”

    李宪一面咳嗽一面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再抬起头来,看着陈冬升有点儿憋不住乐:“陈先生不懂古董?”

    一说这,陈冬升脸红了。他叹了口气,道:“说来惭愧李先生……别看我是做拍卖的,但是对这个古董,还真不怎么懂。”

    听到这儿,李宪来了兴趣。也不问对方什么来意,也不问人什么时候走,直接打听起陈冬升怎么想到做拍卖行了。

    心里面有所求,得知李宪虽然不是黑陶协会的会长,但是协会是他资助,能说得上话,陈冬升也就主动攀谈了起来;“之前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管理世界》杂志做副主编,那时候杂志想办个企业大型评价,选出中华五百个最优秀的企业。因为是负责这件事,能最直观的接触这些企业的资料,我就顺便将咱们中华的五百强和世界五百强做了一个对比,这一看……”

    陈冬升有点羞涩的笑了。

    李宪探了探身子,用目光询问下文。

    “世界500强里,美国占第一位,有140家企业,日本有110家,英、法、德各有56、57、58家。这就四百二十多家了。不提中华有多少,通过这些数据,我觉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弱和本国跨国公司的多少直接成正比。我们现在总说我们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我觉得最优秀的民族也是跟跨国公司多少成正相关的,连家跨国公司都没有怎么能叫最优秀的民族?”

    一听这话,李宪拍了拍巴掌。

    “这话说的对头!”

    他觉得这个理念戳中了自己的点。

    他将差点儿没被自己掀翻的茶碗往旁边儿一推,点头道:“其实纵观西方近现代300年的历史,就是财富创造的历史。”

    “李先生这话说的太对了!”陈冬升兴致勃勃道:“按照你的思路来说,财富创造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个企业创新的历史,企业创新的灵魂是企业家。”

    “可是你看,咱们过去中华只知道有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不知道有伟大的企业家。现在这个环境,只有再加上伟大的企业家,才是一个完整、成熟的社会的标志。

    打那个时候起,我就想做点儿什么。后来我和几个同学就研究干什么,我一想,咱中华五千年文明走下来,竟然没有一个像索斯比,佳士得那样的拍卖行,国内在拍卖这方面更是一片空白,所以……

    哈哈、说来惭愧,对古董我真是一窍不通,刚才要是说错了什么,李先生千万不要见怪。”

    明白了前因后果,李宪笑着晃了晃脑袋。这才转而问起了陈冬升的来意。

    一问才知,原来这个佳德拍卖行自打去年年初就已经开始运作了,但是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开始,打着拍卖文物的的旗号很敏感,而且文物局那边也不给批手续。足足用了九个月的时间,陈冬升才把佳德开成。

    而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成立整整三个月,佳德竟然连一场拍卖会都没办下来。

    陈冬升辞职下海时候靠着以前的人脉找了十来个股东,筹集了两千来万。虽然现在手上不缺钱,可是这么长时间一单生意都没做成,他心里着急。

    实在没办法,想着文物不让拍,那就先拍点儿现代艺术品,总之不管怎么说先把张开了再说。

    也是赶巧。

    前两天在冰城出差的时候,正巧见到了邦业这边复刻出了失传黑陶的事情,他想着将这事儿作为一个突破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