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934-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唐邵平猛然咬紧了牙,把拳头攥出格格的声响,“今村的第三舰队就泊在近海!如果日本人把军舰沿着长江一直开进来对准南京城,那么他们宪兵的人数劣势也就变得无足轻重,火力也胜过我军所有重炮……届时不光教导总队的后方阵地,所有机要之地都要直接暴露在他们的炮火之下!”

    “日本人无论是逼宫,还是真打,第一步就是让第三舰队开入长江。”蒋百里神色淡然地看着唐邵平,“然现下守军兵力有限。那么你觉得,他们的军舰会布在何处?”

    唐邵平闻言一顿,紧锁眉头思索起来。他这小十年打的一直是陆战,倒是没与日本人的海军交过手。南京城依长江而建,口岸众多,亦有支流。“夹江离城最近,正对鼓楼与国府诸楼……”唐邵平话说到一半,蒋百里摇了头。

    唐邵明细细听着,眯了眼,盯着一滴就要跌落桌下的水珠。那水珠被弯折的水道阻了,汇入粗长的水道中消失不见。唐邵认真地看着蒋百里道:“我说是夹江以北的下关江面。”

    “下关?”蒋百里放下手里的茶杯,眼里蕴出笑意,问道,“凭什么说是下关?”

    见到蒋百里的表现,唐邵明隐约觉得自己的猜测似乎有点靠谱,于是压着通通乱跳的心,掺合着记忆中的零星皮毛继续说道:“下关河道宽阔少泥,浦口码头与火车站也都在左近,最适停泊吃水量大的船只。其间又有潜洲,运兵补弹、掩护登陆作战都是最佳地点。且日舰载着重炮,射程不是问题。如果我是今村,要攻打南京城,定要把主力战舰布在下关江面,夹江与潜洲以北,东炮台西南。国联难说会不会有出面干涉的可能,是以日军想要全身而退,自然会给自己留条后路,不可能把战舰开到离南京城最近的狭窄夹江里头,平白进入咱们陆上武器的射程。”

    接连几日,被魏将军强迫改造的唐邵明反抗未果,在梅副官的高压恐怖下除却硬背五花八门的战略部署,也被逼着熟习了东南诸省的水文地形,呕心沥血地熬了个头昏眼花,今日竟不自觉地如条件反射,一股脑吐出这许多,“如此,早已控制了近海的日本舰队便像是一手卡住了守军咽喉,从西北、西南前来驰援的部队根本无法防御大口径的炮火,更谈何接近南京城。便是日本人不派飞机轰炸南京,只需用占据江面的军舰炮火压制,宪兵与后续增援的师团登陆后收紧包围圈,一马平川南京城便无险可守,到时恐怕只能强冲渡口,弃城了。”唐邵明说到这,忽然发现在座众人全无一点回应,难耐的静默压得他没来由地心虚。他嗫嚅着闭上嘴,忐忑着低头轻轻转着手里喝空了的茶杯,又恢复了一副老实瑟缩的模样。

    蒋百里仔细打量着眼前越说底气越是不足的年轻人,起了点兴致。唐邵明说的分明有理,然而听着这顺畅得近乎完美的推测,蒋百里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或许是因为唐邵明身上全然嗅不出那种熟悉的气味,那种在沙场上死人堆里打过滚的人才有的气味。

    蒋百里先前在唐生智麾下做幕僚时,对唐邵明也大略有个模糊印象,只记得这位曾被送出去当过人质的二少爷老老实实地在大学里念书,如今被魏采尔召去当了翻译书稿材料的副官,虽然难免会耳濡目染学到些战略战术的皮毛,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个会带兵打仗的。

    难道唐邵明这会是得了魏将军的授意才故意说出这番话?对着这个突然像被久经沙场的军官附体的菜鸟兵唐二少,蒋百里心中疑云密布,有些拿捏不定。不过他随即又想到,顾问团得到的消息确是比国府许多处室都要快,日本人这事虽发生不久,但闹得满城风雨,他们也该得了信。

    传闻性情怪癖的魏采尔与现任德军顾问团长塞克特在私底下有些争执,魏采尔藉由唐邵明这个有着特殊身份的副官把风声漏给身为国府大员的唐生智,绕过塞克特再渐次传到拿主意的那人耳中,此举倒也符合魏采尔一贯的傲气执拗与近乎强迫症的责任感。

    不过一个行军打仗的门外汉能顺着话头,把一番分析转述得这么自然通透,这纸上谈兵的本事也算练得极其到家了。

    似乎只有这样,才勉强说得过去。蒋百里略有了几分数,把疑问存在心底。他脑子里转了百十个圈,这才定下来,向唐生智与周斓二人笑道:“果然将门虎子,孟潇兄,叔祁兄,好福气。”唐生智和周斓显然也想到了魏将军那层关系,便没多寻思,只是随意客套一番,暗想这孩子跟着魏将军做了几天洋鬼子兵,至少说话变得比以前利落了,复述地是有板有眼,也算有些收获。

    说了这许多却没引起在座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们的怀疑,唐邵明按着半饥半饱的肚子,暗自松了一口气,开着小差寻思过会去厨房再顺点吃食,免得夜里饿得辗转反侧,寤寐思饭。

    “如果这个失踪人口的小事真个要变成兵戎相见的大冲突,那么我估摸着,最快明日一早,今村的舰队就会出现在下关江面。”蒋百里站起身,对唐生智道,“孟潇兄见谅,我这就赶去委员长的官邸,面谏此事。”

    战事要紧,唐邵明如蒙大赦地跟着父兄起身相送,将蒋氏夫妻送进车里。临走时,蒋百里忽然站住脚,回身在唐邵明肩上缓缓拍了两下,带着几分嘉许嘱咐道:“魏采尔极擅用兵,二十年前便已声名显赫。说到打仗,整个欧洲也没几个人能出其右。难得有这么好的师父,用心学着,往后上了战场必有用处。”

    作者有话要说:注:

    1 1934年6月9日藏本事件升级,日军调遣驻扎上海的宪兵开赴南京,第三舰队之战舰亦进入下关江面。

    2 史上魏采尔1934年4月解去顾问团团长一职后,便停止为**的西部战事参谋,很快回国。有观点认为,一山不容二虎,魏采尔曾居高位,虽在华期间兢兢业业建树颇多,然塞克特更受蒋之青睐甚至担当委员长委托人一职,情绪复杂,故迅速离开。

    诸位长官久等。

    沉重许久,下章某勉力奉上轻松菜色,调剂肠胃。

    仗要打,生活也要享受。于是魏将军主打。

66第六十五章 伤风化() 
唐邵明微一躬身;应道:“蒋先生放心。”蒋百里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行头;叹道,“魏采尔选中你,教你熟习这些东西;是命。他日;魏采尔若令你一并回去德国;你不走也得走,那也是命。”

    唐邵明闻言一怔,不知蒋百里说出这番话;究竟是试探,还是提点。他斟酌再三,点头道:“命里事;分内事。竭忠尽智,报效党国,便是邵明的分内事。”

    过了半晌,蒋百里终于缓缓点头,说了一个“好”字。

    夜里,依傍在玄武湖边的百子亭竟起了淡淡的雾气,旅途劳顿的蒋百里似乎受了风,剧烈咳嗽起来。

    唐邵明心下蓦然一紧。眼前这位军神一般的中年人,写下了许多在战场上陆续应验的预言。如果他不是那么早辞世,或许长达八年的抗战也会有些微的变数。

    唐邵明想到此处,不由觉到些压抑沉重。他下意识地摸出手帕递过去,诚恳道:“蒋先生,多保重。”

    蒋百里淡淡一笑,与众人告辞而去。

    唐邵明定定地站在当地,看着蒋百里的车子开出在唐公馆宽敞的院门,消失在蒙蒙薄雾中。

    这一夜,唐邵明心事繁杂。日本人、新战车、税警团……纷至沓来的头绪绕作一团。他忽然有些后怕地发觉,当那仅有的一点先知先觉消耗殆尽,自己似乎就要看不清前边的路。

    真实的历史,不是学童们随口背出的断代表,不是书页上寥寥几行的流水账。

    如果说民以食为天,那么它便是用百年积弱与万家哀乐,在列强争相点燃的柴薪里,和着血泪在煮成的一锅泥瓦罐儿粥。瓦罐朽了,碎了,那么千年来提溜着朱漆鸟笼,躺在四大发明的功劳簿上打盹的食客们,便要失去最后一点底气和尊严,只能卑微地弓着腰,受尽冷眼,求人施舍狗彘都不愿理睬的残羹冷炙。

    唐邵明仰面躺着,直直盯着一片漆黑的天花板,静默地覆上芸芝搭在他胸膛上的手。他不喜欢收拾烂摊子,尤其是这种无论你怎么呕心沥血,都会被对手抢先一步逼入绝境的烂摊子。抗战八年,惨烈的故事还没开始,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能否挺到最后。

    临近朔日,月如弯钩,静寂的夜里几乎看不到丁点的光亮。芸芝挨着他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