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我不愿再委屈-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罢了,生死有命,只怕我海家终是难逃这一劫罢!”

    郑和见海氏父子沮丧,却是微笑道:“老公爷莫要着急,我话尚未说完,我不会卜算倒不假,只是师父当年等您走后却是又接连卜了两卦。。。。。。”

    他见海氏父子都立时打起精神竖起了耳朵,才笑道:”记得当年老公爷您走后,师父却是坐立难安。要知道到师父这个修为,早已经踏出三界九行外了,我多年来极少见过师父如此焦躁过了,故此记忆十分深刻。“

    他抬首向天,目视远方,回想当年恩师情形:”师父踌躇良久,才不顾一事不卜二卦的规矩,让我拿出龟甲,焚香净手后又卜了一卦,但是他看了卦象后竟然更是愁眉深锁了,不顾天谴,竟又卜了一卦!之后他对着卦象沉思良久,才终于拂乱了龟板,长叹了一声:“天意!天意!”

    当时我十分好奇,曾大着胆子问了一声师父:“师父为何如此忧心?”

    只因师父一向不喜徒弟们在旁呱噪,所以我们平素多是不敢多嘴的,大概那日师父有些心神微乱罢,竟然开口回答了我:“我心神不宁是看出了海家这个女孩儿的来历十分稀奇,她竟然不似这世间之人!我居然算不出她的来历来。而且她来之后竟然带动了天道,将这清楚明白的天道带动得混沌不清起来!这其后的几十年都因为她而混沌不清了!她就是其中的变数!奇怪啊奇怪!”

    郑和对海氏父子道:“你们想想,若是这孩子这会儿就没了,如何能搅动这天象几十年?再说了,这种天定之人岂是如此就能简简单单就没了的?所以说,你们父子还是放宽心等待吧,到时候她自会出现的。”

    郑和说完又对海氏父子道:“更神奇的还在后头,师父那日枯坐半日,却是吩咐了我一件事:他将一只匣子交给了我,道明若是海家有人来见我,只管将这只匣子交给她,并道:这个女孩儿的行事乖戾,又喜欢眦睚必报,很有他老人家的风格,他十分喜欢,只是天命他们两人是不得见的,所以师父将他的一些手书送给那小姑娘,就当是结个缘罢!”

    说着,他从身后拿出一只深棕色的匣子:”这都过去二十年啦!我都快忘记这事了。倒是今天我一听到您二位来,登时就想起了这件事,果然是这样。我也算是为师父了了一桩心愿了。“

    海磐上前去接过那只木匣,深深鞠躬行礼,对逝去的道衍大师感激莫名:”大师之于我家之深恩,我海家顿首难报。唯有日日香花供果奉于大师塔前,以表敬意。“

    老国公也深深谢过郑和:”大监一席话,令我父子心宽,大师所言定当不错,既如此,我们就不发愁了,且安安生生等着这小丫头回来罢!唉!这个小磨人精!生生将我这满头的头发都急白完了!“

    自此以后,海磐下令,让海孙两家都停止找寻,各安其位。知道了寒栎必是无恙的消息,孙家的人也都微微放下了些心,自此都是伸长了脖子等着寒栎回来就是。却是让打着好主意的汉王手下的人没有摸着痕迹,真真是歪打错着了。

    且说寒栎在边城镇日里闷在行辕中,真是快被圈得快长出蘑菇来了。眼见着秋霜已起,塞上的秋草已经渐渐发黄,大雁也一群群朝南飞去,寒栎想着家中的那一摊子,郁闷地天天冲着朱高煦发火儿。

    朱高煦眼见着寒栎天天跟笼中的困兽一般日渐焦躁,天天对他都没有好气,也被影响地心情不好。这一日,他突然兴起,冲到寒栎的小院中,对寒栎道:“走!爷带你出城打猎去!”

    寒栎正是静极思动的时候,闻言不禁喜笑颜开。两个人换好骑装,带上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奔向草原。

    还是老规矩,寒栎坐在汉王的马前,她一会儿指着一只草丛中的野兔拍着汉王让他快点儿撵,一会儿又看见一只野鹿大喊大叫,真真可怜见的,整个就是一个被放出来放风的犯人一般。

102,守城() 
晚上,当寒栎吃着现烤的鹿肉,满足地喝了两大碗野鸡炖草菌鲜美汤,也难得地对朱高煦有了笑脸,让汉王觉得这个做法真是太正确不过了,正琢磨着以后是不是要经常带这小丫头出门儿逛逛,毕竟她还是年纪小,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老是这么圈着她,难怪她不乐意。

    正在想得美的时候,就听得从城门角楼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他从椅子里一跃而起:“不好!敌袭!”他飞快地自案上抓起佩刀,跨大步冲出屋去,喝道:“安平!怎么回事!”

    安平是他的侍卫首领,急忙从屋顶上跃下,禀道:“爷,好像是城门处传来警讯。。。。。。”

    正说着,只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远传来,伴随着马蹄声的还有一个声嘶力竭的人在吆喝:“速速集结!蒙古人攻城了!蒙古人攻城了!”

    寒栎一把掀起门帘,来到院中,踮起脚尖往北边眺望,这阿鲁台部已被打得四分五裂,草原上哪里还有能成气候的力量?这阵子明军几乎都已经将草原当成了自家的后院一般看待了,怎么会又出来一只能攻打城池的蒙古军队?看这样子,只怕规模还不小。

    明军这阵子却是有些大意了,正因为阿鲁台不成了气候,所以原先驻扎的三万军队又被抽调去了大同一万,这里只有朱高煦的一万卫队和一万驻军,若是蒙古人大举来犯,可是麻烦了。

    这会儿的功夫,从城墙处已经传来震耳的喊杀声了,伴随着人喊马嘶的,还有隆隆的炮声!

    寒栎侧耳静听,这绝不是大明的火炮!她的心沉了下来,蒙古人从哪儿弄来的大炮?

    她想了想,返身回屋换了身劲装,将流光揣好,招呼小院门口的护卫:“走,带我去城墙上看看。”

    那侍卫为难地道:“姑娘,那里蒙古人正攻城呢,太危险了,您还是好好待在这里。。。。。。”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寒栎一脚踹个跟头:”少废话!快点!“

    那侍卫滚了个跟头爬起来,顾不得拍身上的灰尘,不敢违抗,这可是连王爷都敢动手的角色,他可得罪不起。只好老老实实带着寒栎往北城走。

    一路凭着汉王侍卫的腰牌,寒栎两人畅通无阻地登上了城墙。寒栎扒着墙垛伸头往下一看,登时倒吸了口凉气。这到底是有多少人那!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都是人头,正一路路蚂蚁般地扛着登云梯往城墙上攀。

    通明的灯火中,寒栎瞅见了面沉似水的汉王和站在他身边,同样面沉似水的严先生。恰在这时,汉王他们也发现了出现在城头的寒栎。

    朱高煦的黑脸更黑了,他瞪眼喝道:”你上来干什么?!快回去!“

    寒栎同样登起眼睛喝道:”我干什么?别忘了,我是你的谋士!“她一指严先生:”我跟他干得是一样的活儿!怎么就不能上来?!“

    严先生连忙止住这掐架的两人:”好了好了,这会儿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王爷,黎姑娘足智多谋,有她在这儿出出主意也好,也好。“

    他心里头却是在骂:跟我干一样的活儿?狗屁吧!你干得什么活?让王爷给你端茶倒水!你吃的什么用的什么?我跟你能一样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会儿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严先生定定神,又对汉王道:“王爷,我看着这城下的军队像是极西的叶尔羌人,想不到,阿鲁台竟然又从叶尔羌人那里借了兵来。看这规模,只怕叶尔羌人竟是举巢出动了。”

    寒栎用手搭着凉棚,极目望去,因是夜色已降,阴影处黑沉沉地看不清楚。她一抬手,从汉王脖子上摘下千里镜来,仔细望去。

    果然不出所料,黑压压的步兵后头,赫然有几尊黑沉沉的铁家伙!

    那是火炮!

    虽然是最原始的火炮,可是毕竟是火炮啊!就凭这边城黄土夯成的城墙,怎能经受住火炮的洗礼?

    她咬着嘴唇,飞快地在心中盘算着主意。看着蒙古人似乎并不打算一开始就用火炮开轰,那就说明这些火炮蒙古人也并不是太熟悉,或是说,这些火炮的稳定性并不强?寒栎知道,最初的火炮由于铸造炮膛的铁水含有太多杂质,是非常容易炸膛的。常常有炮弹发射不出去倒将自家人炸死不少的事例发生。

    这大概就是蒙古人并不想立即使用这些铁疙瘩的缘故吧。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铁家伙也是最大的威胁,必须将它们给毁了。

    寒栎将千里镜递给汉王,示意他看那些隐藏在暗影处的火炮,对他说:“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