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电子风云-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秀美掩口笑道:“你就胡说吧你,当我脸皮跟你一样厚呢,走走走,别磨蹭了,我肚子都叫了。”

    阎老师一边出门一边不忘打趣道:“你一准和我一样没吃中饭,说不定连早饭都没吃。”

    殷老师哈哈笑的合不拢嘴:“昨晚因为吃的太饱了,今儿个我还真是没吃中饭,也就早上喝了瓶牛奶,你怎么知道的?”

    袁鲁丽把手里红酒递给胡一亭拎着,一边锁门一边笑道:“我们跟你一样,昨晚吃撑了。”

    殷老师忍不住搂着袁鲁丽咯咯咯地一阵狂笑:“瞧你们这些没出息的……咯咯咯咯……还说我……咯咯咯咯……全北都就数你们总政歌舞团最饭桶……咯咯咯……”

    阎老师下了楼,一本正经地道:“不许人身攻击啊!也不看看这什么地方,回头把你抓起来信不信。”

    殷老师快步下了楼,掏出车钥匙开了自己那辆奔驰S500的车门,笑着坐上驾驶位道:“你去喊吧!我这儿等你,把你家李卫星也喊来,我问问她怎么教育老公的。”

    阎老师拉开车门一步坐上副驾驶:“叫她干嘛,她在家看孩子做功课呢,咱们吃咱们的。”

    胡一亭袁鲁丽童牧三人笑着鱼贯坐进后排,袁鲁丽道:“好了好了,别磨嘴皮子了,赶紧的,羊房胡同,历家菜。”

    于是殷老师发动汽车,缓缓驶出小区北门,直奔后海而去。

第276章 人生是不散的宴席() 
车行路上,大伙聊着天,阎老师问:“这历家菜不是要提前好几天预订吗?小袁你怎么订到的?”

    袁鲁丽:“厉家开饭馆赚了钱之后,就买房搬出去住了,现在老房子改建之后就当成了饭店,原来的卧室也都改了餐厅,就不像以往只有一间屋可用,如今有三间屋,可以摆三桌。昨晚我到家就打了个电话,整好人家有一桌空着,说是原来一个月前有人订过,可后来取消了。”

    殷秀美握着方向盘:“这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阎老师:“还是咱们有口福。”

    童牧怀里抱着袁鲁丽送胡一亭的茶叶,好奇地问:“这个饭店很有名吧?居然有人提前一个月预订?”

    阎老师道:“既有名气也没名气,反正北都城里很多人不知道这地儿,但吃过的人都说值得一试。因为这厉家祖上是清宫负责御膳房的大臣,给慈禧太后伺候御膳,正二品的官!所以他家传的清宫菜谱可以说非常正宗。这厉家老爷子虽然是教授,可唯独好吃好做,84年北都电视台搞了个家宴邀请赛,全是家庭主妇业余选手,他闺女上去就拿了第一名,后来还得了个全国比赛的冠军。我去吃的那一回,听厉家老爷子说那墙上挂着的历家菜三个字,是溥仪他弟弟溥杰亲笔写的,说溥杰和两位前清的王爷和格格来他家吃饭时,说他家的菜有宫里的味道。”

    殷秀美道:“他家菜的确好吃,别人请我去过一次,可他家要订位置这可太麻烦了,有谁能提前一月或者俩礼拜知道自己要请客啊?再说他家地方这么小,以前只有一个大屋里能摆一桌,想多请几个人都没地儿坐,还有就是他家厕所环境也不怎么样,味儿味儿的。”

    阎老师道:“主要是因为他那儿地方小,所以环境差了点,以后他家要是出去租个大门脸,生意准保红火。”

    袁鲁丽道:“那也不一定,人就是得吃不着才觉得香,真要是开成十几二十张桌子的大饭店,去了就能吃上,大伙也就不觉得新鲜了。再说了,一旦扩大规模,谁知道质量会不会走样,难保不变味。”

    童牧笑着小声道:“物以稀为贵,对吧袁阿姨。”

    袁鲁丽道:“聪明!就是这么说来着,其实他家菜谱上的菜如今可都不稀奇了,外面大饭店里全都有,北都城里作仿膳的饭店还少啊?哪儿都是!其中不少还是家常菜,咱老百姓自己在家也能做,总之大伙今天去,就是图个神秘感,满足一下好奇心。”

    胡一亭知道这历家菜不一般,但自己上辈子去吃的时候厉老爷子已经作古,后人对菜的品质似乎并没有把握,味道不如美食家们说的那么好。当然也可能是像自己一样的后来人们平时吃了太多大鱼大肉大席面,已经对美食有了更高的要求。

    殷老师把车一路开到什刹海,在胡同门口找个了位置停下,大家一路往里走,看到一个门口挂着个白色三角灯箱,上面用红字印着“羊房11号”。

    袁鲁丽告诉服务员自己昨晚定了座,报了姓氏后被引进里面小屋。胡一亭看这天井收拾的还算干净,可院子面积实在太小,进屋后见里面那小屋更是不大,只刚好放下一张方桌而已,五人坐下便把桌子占的满满当当。

    坐下之后,胡一亭很识相的跑去找店里要热水,拿出袁鲁丽给自己的好茶泡上,给老师们沏茶。

    厉家饭店这年头的摆设还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噱头和排场,完全是家庭风格的饭店。阎老师用茶杯暖着手,熟门熟路地给胡一亭介绍道:“这儿不给点菜,席面是固定的,算是套餐,一个人88元,每道菜份量按人头多少有些增减。”

    袁鲁丽笑道:“老阎没少光顾这儿,我也是听了你介绍,上次才跟朋友来吃过一回。”

    因为菜谱是固定的,又提前预定了,所以上菜很快,不一会儿功夫,桌上就摆满了前菜,胡一亭开了红酒给老师们倒上。

    前菜共十个,分别是炒咸什、酱黄瓜、虾子芹心、芥菜墩、北京熏肉、凤干鸡、琥珀桃仁、桂花糖藕、玫瑰小枣、炒红果,量都不大,胡一亭一轮吃下来,感觉明显比前世味道要好得多。

    “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位厉老先生水平就是不一样。”胡一亭边吃边赞。

    袁鲁丽高兴地道:“胡一亭你觉得好吃就行!我们几个老同志昨晚让你破费那么多,所以我才特地选这么个地儿,让你尝个新鲜。”

    说着袁鲁丽又给童牧夹了一筷子桂花糖藕:“童牧你也多吃点,我看你这些天清减了不少。”

    殷秀美老师道:“你们今天把两首歌全都录完了谱,那明天该轮到我了吧?”

    阎老师端起高脚杯跟胡一亭对了一口,放下杯子道:“你明天早上把胡一亭接来我们团,还在琴房录呗,我和小袁明天找乐队合练一下,要有什么问题,正好可以找胡一亭商量。”

    殷老师点头答应下来:“那胡一亭我明早来接你,八点半行吧?”

    “行,更早点也没问题。”

    “那我八点到吧,明晚我做东,建国饭店杰斯汀,咱们吃法国大餐。”

    阎老师笑道:“好啊,换个西餐吃吃,调剂一下口味。”

    殷老师道:“把你家李卫星叫上呗,还有把你闺女也一起带上。”

    阎老师点头:“行,那我先谢谢你,请我一家吃这么好吃的。”

    殷老师笑道:“瞎客气,我这是钓鱼呢。”

    阎老师哈哈大笑:“你放心,我那一顿少不了你,都订好座儿了,北都饭店吃川菜。”

    说罢对胡一亭道:“北都饭店川菜最好,特一级厨师黄子云那是给两代领导人做过菜的,麾下100多位川菜师傅,占整个饭店厨师数量三分之一。”

    胡一亭道:“是不是因为北都很多老领导都是川湘鄂赣出来的,特别能吃辣?”

    阎老师:“行啊,小胡你真是聪明,我说一句你就能猜出这么多。”

    “哪里哪里,我瞎猜的。”胡一亭笑着吃菜,心说这也太容易猜了啊。

    这时前菜吃的差不多,服务员一边上热菜一边撤盘,热菜有软炸鲜贝、浇汁桂鱼、烧海参、清汤燕菜、香辣鹿肉、虎皮肘子、炸藕合、凤尾大虾、清蒸哈什蟆、乌鱼蛋汤。

    方桌太小根本摆不开,阎老师便让厨房放缓上菜速度,过了一会饭店主人厉老先生也来了,问大家吃的怎么样,和阎老师一阵一阵地聊着,提出想要合影,却被阎老师拒绝了,说是单位有规定不许随便在酒楼饭店合影。

    这时酒瓶里还有半瓶干红,袁老师、殷老师和童牧都只喝了半杯红酒,阎老师也只喝了一满杯,胡一亭和这些大腕明星说着家常,很是开心,又被劝饮,于是干脆把剩下的红酒全喝了。

    有人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胡一亭觉的天下到处是不散的宴席,人与人的缘分交织在一起,你以为自己离了场,可说不定还在别人的席里,下次再见,兴许旧酒席又恍惚的展开,只是换了新的布景,增加了几张新面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