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个问题,李怡炫决定还是采取老一套,怎么办,像PC一样把标准开放出去,先用空中的士'打一个工程样板,因为它小,不会引来其他巨鳄的觊觎,等证明了这套系统的优秀之后,再想********制造商开放标准,自己只管卖芯片和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就行了。

    至于其他,就不是李怡炫能够控制得了的了,你就是想也实现不了,国家力量这一关你就迈步过去。

    最实际的做法就是,‘空中的士’获得市场认可后,先向小飞机制造商开放轻航电标准,再顺便把自己的CPU和操作软件推销出去,甚至把航空计算机也推销出去。

    飞/机/制/造商拿到标准后,然后根据机型去自由的搭配和组合对应的航电,这样一来,就算没有国家承认你的标准,但只要被众多的第三方认可了,到时他们是想不承认也不行了。

    接着又推出支电系统标准,就像计算机一样,先推出个人电脑标准,接着是基于PC技术的塔式服务器标准,再是中型的机架服务器和大型的刀片服务器。一层一层的往上面搭。

    如果要是他们嫌麻烦,那就简单了,直接为他们系统整系统服务。

    接着就是第二个问题了,各航电系统的兼容性。在另一个时空,各航电都有各自的供应商,不同的航电供应商所提出的标准是各不相同,因此,系统上兼容也就无法实现,航电系统太复杂了,加上各系统商又有自己的绝活,而这些绝活又都是保密的,肯定不会对外公布,就更加没法兼容了。

    而李怡炫的这套航电标准可是把陆、海、空、天都包括了进去,如果在地上再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中心,就是一个妥妥的C4I系统,海、陆、空、天一体化。

    当然了,他只会公布民机版,不会把军机版公布出去,军机版还是留给兔子国吧。

第208章 雷达() 
航电研发中心为德玛吉研制的这套军用航电系统,跟发达国家的军用航电系统最大的区别就是非常的便宜,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后世成熟的经过检验的PC技术。

    这些技术成本都很低廉,每种设备单独的拿出来看,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纸面数据可谓平平,可一旦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爆发出来的威力就不可小看了。就像苏联的米格…25一样,每个设备都很老,不但老而且还落后,可就是这么落后的东西,且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慌,对它简直是束手无策。

    这套技术叫做系统集成技术,起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各种在性能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设备,通过巧妙的结合,把设备的性能潜力进行最大程度挖潜。

    这项技术是苏联独有的,苏联解体之后,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流到了西方,并促进了西方新一代航电技术的发展。

    可以说,德玛吉的这套航电系统,可以看成是集东西方航电技术的大成,上面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一律去掉,所有昂贵的电子设备,性能看起来不错,实际用起来完全是渣的东西都统统抛弃,只留下有用的东西。最后经过美化的外观艺术设计,让整套系统看起非常的时髦,非常的高大上。

    不过这套军用航电也不是没有缺陷,那就是火控雷达的要求很高,李怡炫坐在模拟驾驶舱里简单的测试了一下,认为如果要把这套系统的性能百分之百发挥出来,除非采用相控阵雷达,至于三代多普勒雷达,在技术上除非是达到了末代雷达的水平。

    看来任何东西啊,都是有利又有弊,满足了你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自然就会减弱。

    除此之外,这套航电系统还有另外一个缺点,这个缺点是由70年代的电子硬件技术决定的,那就是目前德玛吉这套系统只能用在像F…16、幻影2000、FC…1枭龙战机等轻/型/飞/机上,大型机和中型机目前还做不到。

    “这套系统对雷达的要求太高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雷达能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有的,”说完,保罗。威尔森带着李怡炫来到了另外一边,一台小直径的多普勒雷达被放在钢架上。

    只看了一眼,李怡炫就知道该雷达是个什么结构了。往复式机械结构与旋转台并用的混合式雷达。

    目前,无论东西方,战机火控雷达的结构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机械臂结构,也就是把雷达前端的天线圆盘装在像人手一样的机械臂上,像一个人的手腕那样上、下、左、右这么摇动,以获取空中、地面甚至海上的信息。

    这种结构有很大的缺点,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雷达扫射面很窄;在实际空中,敌方飞机只需做几个特有的机动动作,就能从雷达的显示频幕上消失掉;或者是利用自身较高的机动性,在空中进行快速的小半径高速转弯,只要超出机械臂的最大偏转角度,雷达就捕捉不到目标了。

    正是由于机械臂结构盲区太大,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旋转式结构,相比机械臂,旋转式在结构上就要简单很多,雷达的体积可以做得相对较小,维护也比较方便。F…22和F/A…18E/F超级大黄蜂上面,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的就是这种结构。

    旋转台结构,虽然让雷达变得简单起来,可它的扫描盲区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为了获得更广的扫描范围,人们就把雷达前端的收发天线做成一个斜面,工作时天线这么一旋转,上、下、左、右就全都照顾到了,还能获得更大的探测视野。最典型的代表就是F/A…18E/F超级大黄蜂和欧洲台风的火控雷达,采用的就是这种斜面设计。也是西方第四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普遍采用的结构。

    旋转台有缺点没有?有,那就是虽然斜面天线设计,提高了雷达的扫描宽度,但雷达的前方最大探测距离且变短了。

    因为它的天线是斜面的,无论偏向那个方位,都不能正面前方,就好比一个人不是用眼睛正看前方,而是用眼睛的余光斜着看前方,自然就看不远了。

    这就非常好解释,F…22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如此地吊炸天,但它的最大探测距离只有200KM的原因了,因为他对前方的目标是斜着看得的,这肯定就看不远。

    想象F…14装配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277KM,你就知道这两种雷达结构的区别在哪里了。

    可以这么说,机械臂虽然结构复杂,目标探测的宽度也有限,但它的探测距离比旋转台结构要远了不少。

    如何同时兼顾距离和范围,俄罗斯人想出了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机械臂和旋转台相结合,形成特有的复式结构,也叫双轴式机械铺助结构。SU…35标配的IRBIS…E(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就是这一结构的典型代表。

    所谓复式结构,就是先把天线安装在往复式摆动的机械臂上,而后在把整个装置安装在旋转基座上面。

    这种方法,在结构上虽然比旋转台结构稍显复杂了一点,但比机械臂结构来说,该结构要简化了不少,而带来的优点且是无与伦比的。

    当要看前方的目标时,天线只需正对就行了,解决了旋转台看不远的问题;当要看侧方的时候,而且角度很大,超出了机械臂的最大摆渡角时,旋转台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天线一偏,再这么一转,就形成了旋转台天线特有的斜面角,很好解决了机械臂天线的扫描盲区问题,而且它比旋转台看的范围还要更加广阔。

    因为旋转台为照顾正面的视野,天线的斜面角不敢设计的过大,大了就会造成严重的视角差,看远处目标的距离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造成近视眼现象。

    这么一来,旋转台视角虽然比机械臂看得更广,可看得范围并没有增加多少,反而还损失了距离。

    而往复式结构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能看得更远,同时也能看得更广。这也是为什么雪豹…E作为无源相控阵雷达,明明比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技术上是差了一等级,特别是在半导体技术上,更是差了几十条街的情况下,且比西方所有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要看得更远,看得更广的根本原因所在。

    老毛子发明的这种结构,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哪怕是专门黑俄罗斯的西方媒体,也都集体失声;至于大天朝,闭嘴!这里没你说话的份,站一边凉快去!

    一句话,这样的设计简直是绝了。

    摆在李怡炫面前的这款多普勒雷达,就是采用的老毛子的复式结构设计。

    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