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9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愧是拿过克拉克奖的年青经济学家,李家明头一天炒剩饭式的讲座便让记者们兴奋不已,因为他在罗列浔阳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成绩之外,立即对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批评。

    “虽然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制,从法理上是属于集体的,也是属于从属于这个集体的全体成员的,但这是否公平?

    大家都是农民,都为这个国家承受过长达五十年的工农业剪刀差。凭什么靠近城市的农民,能够依靠转让土地承包权,便能获得远超他们以往贡献的利益;而地处偏远的农民,同样为这个国家作出过同等贡献,却没有从这一波的城市化中得到任何利益。

    这是否从事实上告诉我们的国民,你们的个人奋斗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不会投胎?

    第二便是义务上的不公平。工薪阶层尚且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那些一夜暴富的农民却没有交一分钱税收,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不是公民,不需要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

    这些吹毛求疵式的批评,让前排的学员们不以为然。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是官场中人,政治敏感性天然比常人更高。李家明选择在浔阳学院做讲座、展示汉华的科研成果,而且媒体突然集中报道浔阳奇迹,还不是在为他岳父进步造势?

    记者们也心知肚明,他们是冲着明后天的科研成果展示,以及李家明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前景展望来的,但没想到头一天便找到了一个能炒作、能吸引眼球的新闻话题。

    李家明是谁?

    一连串的帽子和光环,足以让他本人便成为话题,尤其是这人极其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自我宣传。他这样的人只要出现在电视里或报纸杂志上,便是收视率与销量的保证,因为他有神秘感、公众有好奇心嘛。

    这位大人物提出的第一个不公,还有解释的理由。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新闻不是那么写的,新闻媒体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李家明提出的问题确实不公啊,尤其是第二个问题,更有待大家好好研究分析。

    国家确实有政策,明确了支付给农户的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款和土地补偿款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可那些法律是什么出台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价也节节攀高,那些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尤其是市郊的农民动辄获得数百万的补偿款,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不同声音。然而,反过来说,那些征地款足额发放到了农民手里吗?那些农民得到那些补偿款后,是否能补偿他们失去土地的损失?

    什么叫新闻?什么又叫新闻人的职业道德?

    不管如何文过饰非,对于这些记者来说,最坏的消息莫过于没有新闻。有李家明来挑动一个话题,管它是不是公平,只要这个话题本身有争议性,可以把这话题炒热,那便是最好的消息、最好的新闻。

    (本章完)

第1061章 造势(下)() 
秩序与公平,哪一个更为重要?

    老辣的柳书记用一篇署名文章,回答了他女婿在讲座上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追求相对公平。城郊农民出让土地承包权确实得到了巨大利益,但反过来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边远地区的农民无法靠出让土地获得利益,但国家通过农业补贴的形式,已经开始对农民过去的牺牲作出补偿。

    对于出让土地的补偿款免于征税,柳书记是这样解释的:这是一个法治社会,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既然目前没有新的法律出台,那么就必须执行旧有的法律条款。他还强调,对补偿款免于征税,有利于土地的征收,如果强行征税的话容易激化干群关系。

    ‘我们要纠正一个观念,‘国富民强’在逻辑上存在谬误,因为国富还可能导致‘国富民贫’。如果政府有钱,而人民没钱,形式上是国家强盛,实质是外强中干的虚架子。因此,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民富国强’,民富则民安,国家的根基才能稳固长远,国家也就自然会强盛。’

    言外之意便是不对超额的补偿款征,除了维护社会稳定之外,还有藏富于民的意图。

    官样文章,却很坦诚,而且提出了‘民富国强’的口号。柳书记的文章获得了网民的一致好评,却也仅是好评而已,因为李家明提出的问题本身就不够水平,仅是有些争议性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李家明确实可以提出更尖锐的问题,他岳父也乐于借女婿的问题展示他的理论功底。可作为汉华的核心人物,而且是被部下们进行神化的人物,李家明不可能真让别人踩着他的脑袋往上爬,哪怕对方是他岳父也不行。

    这便是问题的所在,在为柳书记造势的事上,李家明确实出了力,在宣传上可以说尽了全力。但要让他按照老蔡的想法去办他办不到。到了他这个层次,很多事也同样是身不由己。

    这一点,柳书记虽有遗憾,也表示了理解。汉华与利方都是庞然大物,别说女婿不可能牺牲他本人的利益成全他,即使想成全也会被他们内部反对。

    那就只能这么着了,李家明继续去演讲,去与学员和记者们畅谈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未来,而出了大风头的柳书记则继续低调,以免引起上面的人反感得不偿失。

    ………………

    冬日的阳光很温暖,市委家属大院里不时传来孩童的嘻闹声,那是李家明的宝贝闺女在与小伙伴们游戏。这些孩子不懂什么叫等级,书记的外甥女为了玩竹蜻蜓,能追在处长的孩子屁股后面叫哥哥。

    恪守等级的家长们听到孩子们的笑声,也露出轻松的笑意,深为住在简朴的市委家属大院里而庆幸。官场上有夫人外交,也会有孩子外交,自家的孩子能和领导的孩子成为朋友,也能多在领导面前搭几句话。尤其是书记特别喜欢孩子,当了那么大的领导,居然能陪那小女孩蹲在地上看蚂蚁打架。

    好啊,浔阳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又日新月异,再加上各路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说不定书记大人又要高升喽。这位柳书记虽然拍板的时候强势了一点、甚至是蛮横了点,但平时为人很谦和并不象百姓说的那样武断,连批评下属也是关起门来骂,在人前都给大家留着三分体面。这样的领导高升了,下面的人也能顺势而上,起码也有个强有力的靠山不是?

    君不见新来的帅市长什么活都还没干,书记大人便分他一份功劳,让他在那些记者面前露足脸?

    当然,那些因倦怠政务或其他原因被撤职、免职、调任闲职的同僚,这些买得起数套商品房还住在这的官员们是不同情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浔阳也不相信眼泪,在柳书记的治下一切以成绩说话,想干事、会干事的官员才能得到重用。想靠以前的吹吹拍拍、跑跑送送便官运亨通,那完全行不通。

    以前柳书记刚来当市长吧,大家并不看好这位刚刚搞出个袁州模式的新市长。这座历史名城不是袁州,托境内有座庐山的福,很多干部都能与来这度假的首长们攀上点关系,官场上的关系错综复杂,想团结所有的干部共同去建立一个巨型城市带更是难上加难。可事情的发展应证了凡事怕认真,这位柳市长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吏治的清明又引来了不少投资商,浔阳的发展也开始提速。

    正当一切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汉华集团又突然发力,居然研发出了iPhone这样的划时代智能手机,一举颠覆全世界的手机市场格局,而汉华的创始人李家明又是柳书记的女婿、学生。通过女婿兼学生的穿针引线,几大电子代工企业落户浔阳,直接将浔阳送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数年之内便成了世界级的电子工业重镇。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即使浔阳奇迹的背后有众多巧合,从省委、省府到浔阳的各级干部,也认可柳书记的能力与魄力。栽得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如果浔阳不是在柳书记的大力整顿之下,变得政治清明、极具投资价值,那些投资商也不可能光凭李家明的面子来投资。

    可惜了,就在这些官员盼望领导能高升之际,一纸考察通知书从天而降落在了苏书记的案头,考察对象便是这位风头正劲的柳书记。

    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是个什么鬼?

    是什么鬼不重要,重要的是柳书记确实要升了,将从排名倒数的省委常委被破格提拔成为正部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