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10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想抱金大腿,就要跟着老大走!

    当年毛伢他们偷奸耍滑,结果赚大钱的食用菌,他们连根毛都没分到。莫看他们生意滩子铺得大,要论赚钱还是曾春他们几个搞香菇的,要是有风险的事他们再溜,家明会怎么看?

    “要的,你怎么讲我们怎么做。”

    饶是毛伢也是场面人了,李家明仍然看出他的不对,笑骂道:“想做大事就要有大心脏,小肚鸡肠是做不成事的。要沉得住气,熬过最难的时候就好了。”

    “是是,我们哪有你那本事?”

    “马屁精!”

    马屁精就马屁精,毛伢算是想明白了。反正这老大有的是钱,实在出了问题,以他要面子的性子,还不会拿笔钱出来兜底?

    那可不会,商业运作就要依着商业规则来,哪有包赚不赔的事?等两人下了山,把同在这度假的游小红叫过来商量时,李家明便明确了他不会干那蠢事。

    “那干不成”,在邻近县区兜兜转转就是没办法升正处的游小红,干净利索地给表弟浇了盆冷水。几年前,县里听家明的搞旅游业,场面铺得很大但效果几乎没有,要不是大笔的资金已经投下去,县里的财政情况又非常好,早被县委县政府下马了。

    经过这么一遭,游小红她们这些职业官员算是看清了,不管上级政府如何把旅游业抬得如何高,搞不出自己的特色终究是一场空。用时髦的话来说,那便是同质化!

    本地有什么?

    一个水库、一片规模不大的丹霞地貌,这样条件的地方多得是,外地游客凭什么千里迢迢来这游玩?没有外地游客来消费,仅靠周边县市的人口,撑得起一个完整的产业?

    “红姐,眼光要长远。”

    讲得好听,你是钱多得花不完,别人也跟你一样?

    一直升不上去的游小红知道问题出在哪,对表弟不愿帮忙也没什么怨气,但眼看着他脑袋发热,也不禁话音变重。

    “你算过吗?投资上百亿,一年能赚几多,几多年能收回成本?当年为了修太阳岭的隧道,县里都要勒紧裤带三四年,这一修就是十几个隧道还有公路!”

    话从当官的表姐嘴里说出来,落在以经济学家自诩的李家明耳朵里,不禁分辩道:“财税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你信不?”

    (本章完)

第1115章 错到底(下)() 
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考虑角度是不同的,作为邻县分管交通的常委副县长游小红,对于李家明的计划考虑的首先是财政压力,然后是投资与回报;而同古的书记和县长考虑的是这事是李家明想办的。

    基层为官难,副科病、副处病是病,正处病其实也是病。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决定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底座,越往上爬越难。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无人莫作官,即使你做得再好,朝中无人帮你说话,那又有什么意义?

    李家明不是官员,但他与省委、市委的主要领导关系不错,还在京城有深厚的人脉,这就是众多官员梦寐以求的贵人。为了结交贵人,多少官员上当受骗仍然趋之若鹜?

    轻车简从而来的两位主官,在清幽的听雨轩喝了杯茶,便决定陪李家明这位首富先生博一把。成了,留下一份响当当的政绩,又有李家明这样的人搭桥牵线,自己的仕途光明一片;失败了,无非是几年之内财政压力大一点,以同古的财政状况,即使暂时财政紧张一点,也没有穷了方丈的道理。况且首富先生以仁义闻名,大家与他齐心合力干事,不管成与否总会帮忙去上级那说说情。

    想得也没错,李家明对如何结交官员非常有心得,而且明白对方要什么,所以给两位主管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旅游嘛,无非是游览、观光、娱乐,老家的环境好、风光也不错,对于大城市里的人有吸引力,再结合现代农业搞采摘、观光,怎么可能做不成?

    “老黄、老孙,你们要有信心。现在的旅游市场只集中于名胜古迹,那是因为大家还处于久贫乍富的阶段,仅仅满足于我到过这的心理需求。等大家看多了、玩多,旅游就会回归浏览、观光、娱乐的本质,大家才会享受旅游而不是拍照留念式地证明我来过。”

    有道理,两位主官连连附和,这些理论已经被很多专家论述过,只不过那些专家说的没有李家明有说服力。专家不过是提出一种理论,或许是正确也或许是错误的,都需要用实践用证明;但眼前这位不但是理论家而且是实践家,而且正准备投入巨资建设。作为一种常识,没人会拿数以十亿计的财富开玩笑,那就证明了这位大人物是有相当把握。

    三人喝完一壶好茶,年纪比李家明大了一轮的黄书记,也顺势将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予他去找人。

    “老弟,不是老哥和老孙信不过那些干部,而是老弟手下的精兵强将甚多,能找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找人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多难?这分明是想扯虎皮当大旗,李家明也笑着推辞道:“老黄,你这可就谦虚了,谁不知道人才都在体制内?”

    扯虎皮是一方面,想把这事做成是更重要的原因,黄书记也不避讳道:“老弟,不是老哥自曝家丑,这事要是交给旅游局那些人去做,报告肯定会很漂亮,但只会仅仅是报告。”

    这倒也是,外行领导内行是体制内的常态,迎合领导更是基本原则。如果让旅游局那些人去找人进行可行性研究,指不定又是一篇让领导满意的报告,偏偏没多少实际价值,因此李家明也愉快地答应下来。

    那这事就说定了,李家明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黑色iPhone4S,打电话让毛伢派人送饭菜来。一大家子人都回了崇乡准备过年,要不是家里太闹腾不好谈事,他也不愿意还呆在这。

    没一会,毛伢便亲自推着餐车来了,从车里拿出各色菜肴和酒,招呼这两位父母官共进晚餐。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总是抓住机会显示他与李家明的关系非一般,以便于他在生意场上能得到众多的关照。

    这个无所谓,只要不是打着他的旗号干坏事,李家明不介意一干发小沾他的光。只是毛伢摆好饭菜后,扯出来的话题让李家明微微皱眉,这个半文盲居然会关心正在筹建的职业学校?

    “家明、书记、县长,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我们要搞旅游业,就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以前家明说的‘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不是我说的,那是电影里说的。”

    “呵呵,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对对,就那么个意思”,黄书记连忙接过这话题,聊起了正准备引进师资的职业学校。

    同古职业高中以前确实不怎么的,也就是一个响应上级号召办的半吊子学校,但现在不同了。一个人口突破三十万的县城,虽然行政级别仍然是县处级,但有李家明这杆旗和现成的路子在,就不能将职业学校建成职业学院?

    况且有汉华系在,那些学生毕业后也不愁就业,招生范围也可以不仅于本县,完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嘛。

    哦,这是为了政绩。如果治下有所职业学院,文化教育方面的文章便好做了,再加上学生可以去那些电子代工企业实习、就业,不难把学校办出名气。估计胡师公一直坚持专业设置倾向于工业,就是打得这算盘。

    后知后觉的李家明不禁哑然失笑,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可这哪行,哪有在山里办一所这样的技术学院的道理?

    “不不,这不行。我掏这笔钱就是为了搞现代农业,要是想搞电子类技校,完全可以选择在浔阳之类的地方,起码可以就近实习。”

    毛伢向两位领导露出个爱莫能助的眼神,退而求其次道:“那旅游专业呢?”

    “你不懂,学习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我们这太偏僻了,即使再好的师资,也没办法让学生获得更宽的视野,这也是我们这些三线、四线城市最大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真不行了,两位主官也不提这话题,聊起刚才的旅游业。虽然他们决定和李家明冒一次险,但毕竟要投资数十亿资金,光靠县里的财政赢余那是杯水车薪,重点还是这位首富先生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这倒没问题,李家明认定了旅游会成为未来的热点,当然就不怕先垫付这笔钱,何况县里有足够的抵押品。当然,这是自己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