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西游冥圣-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关头,陆渊要求停战。

    很多陆渊的崇拜者,表示国师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也有人表示担心,是不是国师担忧疆土扩充太大,会让陆渊折寿,还有一部分则保持缄默,思索陆渊此举的深层用意。甚至一些攻击陆渊的言论,都被陆渊的拥护者怼了回去。

    此时,陆渊展现出的威望,令朝野沉默。

    ……

    汴京街头,陆渊已然成了三缕长须挂面的中年人,仅仅不到五年的时间,陆渊仿佛老了十岁。

    而章惇却在陆渊诸多灵茶草药滋养下,愈发老当益壮。

    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终于不再那么为何了。

    章惇一袭褐衣,宽松飘逸,气质愈平和,而在其旁边的陆渊,一袭青衣,气质依旧飘逸,而中年的形象则让其沉稳了许多,气质愈发迷人,走在路上,不少人少妇小娘子对陆渊频频回头,媚眼如丝。

    章惇问道:“长修,就没有看得上的?”

    宋朝风气比较开放,章惇自己就曾勾搭过长辈的小妾。

    所以从路上勾搭小娘子回家暖床,在宋朝也是十分普遍的,当然,别让人知道就好。

    陆渊负手笑道:“当朝国师她们可睡不起。”

    “哈哈哈哈……”章惇哈哈大笑起来,等笑完,章惇问道:“长修啊,为何停下攻势?如今我大宋国力正盛,完全可以攻破大辽!灭其国!这是何等的功耀啊!”

    陆渊脸上一派轻松写意:“宋人养得了战马吗?宋人养的铁骑能比辽人更强吗?”

    章惇愕然。

    “土地很重要,但是收复燕云铁关,作为抵抗北方的天堑就够了。让辽人给我大宋养马,养骑兵……不单单是辽国,西夏那片穷山恶水,真没什么好要的,但人是资源,把他们编入军队,远征开荒吧。”

    “再往南呢,南越诸国可以用来作为粮库,子厚你知道吧,哪里的稻米,一年可三熟。”

    章惇点点头,他家就是福建的,福建稻米一年两熟,再往年天气更热,那稻米熟得更多,也是自然之理。

    这些道理,甚至都刊登在了陆渊所之处的「自然之道」的报刊上。

    何谓自然之道?

    ——天地之理,便是自然之道。

    那上面揭露了许多普通民众平时压根想不到的知识,可谓是革新之学识,只不过自然之道只涉及学术却不涉及纲常伦理大道,为许多大儒所不屑。

    陆渊继续说道:“在之后,高丽,东瀛等岛国也一并攻克,设立都护府。”

    章惇思索道:“北方有草原骑兵,南方可以产粮,西夏有人,高丽和东瀛却是有何价值?”

    陆渊笑了起来。

    那两个岛国的物产其实很一般,陆渊只是单纯看其不爽罢了。

    不过……

第169章 鸿门宴() 
日本、高丽这两个地方,物产只能说一般。

    虽说日本多火山,矿产也比较丰富,可那要看跟谁比,以华夏之物产丰富,日本那边的矿产其实很一般,加上远在重阳之外,日本的矿产可以看做是远水不解近渴。不过,还是攻克下来,作为海关防线比较好。

    所以陆渊想了想,说道:“海运航线对我大宋同样重要,临近诸国中,便只有高丽东瀛有成为我大宋航线屏障的地理条件。”

    章惇出身福建,福建多行商,航运海事也有所了解,所以对陆渊的说法也比较认同,于是这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两人便走边说,许多国家大事,就这么被理顺敲定。

    忽然,陆渊心神一动,瞬息后,他笑道:“官家召唤我等,去看看吧。”

    章惇道:“好。”

    ……

    垂拱殿中,群臣问对,陆渊和章惇姗姗来迟。

    来到殿中,赵佶自己就急不可耐,直接问道:“国师为何叫停北方战事?若能一举攻破辽都,便是千秋万载的大功业!”

    收复燕云,已然让赵佶可以昂首挺胸的在太庙中横行,其功业便是太祖、太宗也难以企及,若能攻破辽国五京,其功业只怕能上追汉武唐皇,可偏偏如此时刻,国师却叫停了北方战事。

    面对赵佶的问题,陆渊把之前跟章惇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听完,赵佶有些失神,喃喃道:“哦,是、是这样啊。”

    陆渊颔首道:“确实,不过我们有另外的方式可以控制他们。”

    赵佶连忙问道:“什么方式?”

    陆渊说道:“商业殖民。”

    “什么?”

    陌生的名词让赵佶有些懵,陆渊随即解释道:“北辽,西夏等地的对我大宋的丝绢,茶叶等物趋之若鹜,我们可以以此为代价,换区北方人的特产,如辽人的战马,西夏的人口。当然,这是对待强国的方式。如那南越诸国,直接攻灭,派遣官兵管理便好。”

    “当然,即便是化外之民,也不可粗暴对待,残民乃是稳定之大敌。”

    朝堂之上,陆渊一条条地将心中规划说了出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国力的支撑下,这些理论都不再是空谈。

    不少有识之士也纷纷点头认可。

    武力是解决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然而穷兵黩武必然招致恶果。

    当年英武如那汉武帝,也在常年征战之后耗空了文景之治的积累,在晚年不得不颁布罪己诏,以求万民宽恕。

    这位当朝国师能在权利的巅峰,能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叫停战争,足以说明,这位国师有着过人的冷静和谋略!

    乃是真正的大通透者。

    所以,这样的存在,更可怕。

    朝堂上,似乎有什么暗流在涌动着。

    陆渊的商业殖民计划很快得到执行,大宋派遣通辽使,前往商谈相互市易的事宜,之前双方紧张的时候,边关就有榷场,辽人通过皮草和中药材和大宋交换茶叶瓷器之类商品。也因此,边关有不少铤而走险,走私贩卖的势力。

    现在,宋国主动要求市易,而且要求全面市易!

    价格方面比以往要低一些,但真要实施起来,其实辽国一方还是有的赚的。

    加上宋朝现在处于军事强劲时期,方方面面加起来,这价格倒是……十分的公道。

    这让辽人大感诧异,表面上歌颂宋朝宽厚仁慈,暗地里却在骂宋朝傻逼。

    当然……

    宋朝输出的产品都是丝绢、茶叶这些工艺品,奢侈品,腐化辽国的战斗意志倒是很棒的,其战略重要性远远不如战马、药材等物资重要。大辽皇帝自然也知道,可大辽和以前的大宋一样。

    政策的绝对不是皇帝一人说了就算了的。

    当那些被钱财飨食喂的肥肠满脑的大辽贵族不会放着钱财不要。

    皇帝又不是他们自己的,可钱是啊!

    在强硬手腕的帮助下,和大辽的洽谈十分顺利,辽国甚至为此欢欣鼓舞,而宋国处理此事也是太庙司从科院中选拔上来的新晋官员,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在太庙司的时候,就已经有前辈给他们理顺了!

    何谓国?

    民生之事,国之大体!

    大宋通过市易控制大辽境内的贸易,通过钱财操纵大辽的产出……粮食,丝绢,茶叶甚至生盐都需要从大宋买入,相对应的,大辽的药材,战马等等物资都可以高价买入,长此以往,大辽势必大规模培养战马,种植药材。

    而辽民的生存根本只会依赖大宋。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乃是绝户之策!

    这种计划政策放在以往也不是没有贤明之人想出,可部分大辽贵胄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允许,他们更希望通过战力威慑,免费获得这些物资。而如今,当他们的暴力手段玩不转时,向来被他们所瞧不起的宋人,能把他们坑到死。

    坑到底裤都输光,还要给他们倒数钱。

    北辽的事宜很顺利,至于南越诸国,一只万人的敢战之军,加上本地洞族野民,就扫荡得南越诸国哭爹喊娘。

    不得不说,去除大宋皇权的限制后,大宋确实迎来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如此又过两年,大宋几乎完成了对周边诸国的商业殖民,由张魁、李信、王龙等将士带领的远征军甚至打到了黑汗,也就是阿三哥的地盘,此时黑汗也在处于战乱当中,不过整体的军事实力不算差。

    如果是陆渊刚来时的大宋,那可能都无法正面对抗。

    可这几年大宋的发展日新月异,黑汗的军队也要认栽。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神通之术的交锋,然而有太庙司在,有明尊在,但凡太庙塑像所至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