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第一女状元-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玉芬冬至那天生的小女孩,已经满月了,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瘦小,黑黑的小脸倒是遗传了王家漂亮的眉眼,但也遗传了去世的王老爷子的大蒜鼻子和婆婆嘴。

    小姑娘取名为舒明冉,舒老三和舒老爷子为了这个名字还争执了好几天。

    舒老太太原本想着二孙女跟着大孙女的名起,叫舒晴冉。可王玉芬死活不同意,“我听见晴字就恶心想吐!你们要是敢给我闺女叫这个名儿,来来来,先掐死我!我眼不见心不烦!“

    舒老太太无奈,只得放弃。

    王玉芬和舒老三一商量,这孩子就跟着大朗他们的名起,舒明冉。

    这下舒老爷子不干了,一个丫头片子,怎么能跟孙子们,尤其是跟他的大朗用同样的辈字!绝对不行!

    可舒老三的理由也很充分,以后王玉芬怕是不能生了,舒明壮又是个那样的,他得留着闺女招婿!以后给他两口子养老送终!

    总之在这一轮的角逐里,舒老大和舒老太太都支持舒老三,舒老爷子只好妥协。

    以前在舒家,晴岚从来不觉得舒家的饭菜像这般难以下咽——这谁做的啊!?

    要不咸的齁厛,要不大半碗都是菜汤子,而且鱼鳞没刮干净,鸡肉是酸的,还有股臭臭的味道。

    “奶,谁拿来的鸡啊?”晴岚看见舒老太太又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肉,忍不住问道。

    “你二姑啊,咋啦?”舒老太太回答。

    “这肉臭了。”潘二娘心直口快,她刚才咬了一口。

    “啊?”舒老太太有些尴尬,但舒家其他人都很淡定,看来他们是知道的。

    奶奶的味觉怎么回事啊?晴岚有些担心地看着舒老太太。

    吃过晚饭,舒老二一家告辞回潘家,舒家已经没有他们的屋子,自然是要回潘家的。

    “在这儿住一晚吧”,舒老太太摩挲着晴岚的手舍不得放开。

    “不了娘,”舒老二笑着对舒老太太解释道:“丁家小少爷要过来接我们,到时候一起去潘家放烟火。”

    舒老爷子听见“丁家“二字向舒老二看过来,“还劳烦人家接你们,多大的谱!”

    晴岚无语,顺路罢了,您老人家真是看外人比自家人重啊。

    正月十五的一大早,潘记杂货铺一夜未息的灯笼被陈玲一个个熄灭,接着,两辆马车鱼贯而出,往河边驶来。

    赶大集,其实就是古代版的实体淘宝,卖什么的都有,城里和周围村子的老百姓,既是卖家,也是买主,有时候甚至可以以物换物,只要双方愿意。

    天还没大亮,但河上的三架桥已经挤满了人,看着那阵势,晴岚好怕他们一个站不稳掉下桥去。

    下了马车,潘老爷子再三嘱咐六个娃娃:“一会儿你们手把手的走,不能松开,我打头,赵侍卫长垫后”,直起腰来又对丁家家丁道:“人太多,待会你们在我们旁边,一边俩,别让人挤着孩子。”家丁们点头。

    潘老爷子牵着晴岚,晴岚拽着李十三,李十三扯着丁希承,丁希承拉着明宇,明宇后面是潘泽善牵挽着潘泽义。

    “你说咱们像不像一条绳上的蚂蚱?”晴岚回头来问李十三。

    “嘣!”李十三回给她一个爆栗,“会不会用词儿啊你,敢说爷是蚂蚱!”

    小屁孩!“蚂蚱怎么了?蚂蚱可好吃了,尤其是蚂蚱酱”晴岚承认自己是故意的,因为想吃蚂蚱酱得秋后去了。

    “晴晴快走。”潘老爷看外孙女又要犯浑了,赶紧催促道。

    晴岚环视了一眼周围,还没进大集,人就这么多了?

    随着人越来越多,叫卖的吆喝声也越来越大。

    “嘭嘭嘭嘭”,一阵很有节奏型的鼓声传来,接着一段唱词儿钻入耳中:“卖布唻我家的布唻棉上锦哎,大红色(shai)的布哎,新三喜儿哦,藏青色(shai)的布哎,您敬父母哎”几个孩子头一回见,听着十分新鲜。

    “买的买,稍的稍,卖药糖的又来了橘子薄荷冒凉气儿,吐酸水儿呀,打饱嗝,吃了我的药糖都管事儿”晴岚听出来了,这是卖药糖的,不过人太挤,没瞅着药糖匣子。

    “冰糖葫芦连杆儿串哎飞糖薄霜大石榴哎”冰糖葫芦的糖霜特别讲究,包厚厚的一大层会被取笑手艺不好,那糖霜如糖影般飞起来了才是好手艺呢,大石榴就是大山楂。

    “搭了马地卦儿啊,套在外间儿啊,没有袖子嘞,这是坎肩喽,卖裤子哎”这是卖布衣的,也就是二手衣服,围了很多人,大部分是乡下人,二手衣服比新衣可便宜太多了。

    “苹果桔子冻酸梨阖家团圆甜如蜜”

    “磨剪子唻戗菜刀”

    “刮子篦子———刮子篦子!“

    “又不糠来又不辣,潍县的萝卜一个大”

    “元宵,王记大元宵,吃了还想要芝麻花生玫瑰丝儿”北方过正月十五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前者是把馅儿切成丁儿,放在大笸箩里逛出来,后者则是用糯米面儿包出来的。

    “看一看,瞧一瞧,潍县好吃的大糖条,栗子酥,枣泥酥,新出锅的蒸糕您拿好“

    晴岚喜欢吃栗子酥,摇摇前面的潘老爷子,示意他给买。

    一行人在栗子酥前停了一会儿,继续随着人流往前走,后面跟着的人越来越多,晴岚都眼晕了。

    走到桥头上,卖工具的渐渐多起来。

    “糖稀哎拔糖稀咯”晴岚很想拔一个,可她两手都不自由。

    依依不舍地走过糖稀摊子,潘老爷子停了下来,晴岚走到他旁边一看,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前摆着几本书。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三章 十五庙会() 
一个长相十分清俊的少年,倚靠在桥栏杆上,怀里的包袱摊开,露出几本书。来往的人群拥挤推搡,他小心翼翼的搂着怀里的书,仿佛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少年垂着眼,没有任何表情,也不吆喝叫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多大了?”潘老爷子上前和蔼地问道。

    “十七了。”那少年有些腼腆,艰难地张开微微泛紫的嘴唇,从侧面反映出他现在身上的衣服可能不怎么保暖。

    “怎么卖书呢?”这是潘老爷子停下来的原因,赶大集很少有卖书的,一般老百姓买都买不起,更何况是卖呢?书在这个时代多贵重,连吃奶的娃娃都知道。什么原因让一个孩子来卖书?看着衣着打扮,这些书可能是他爹娘费了很大功夫才能攒钱买到的

    “我娘,”少年的眼眶红了,有些哽咽地回答道:“病了。”

    潘老爷子暗暗叹息,有些可怜这少年。

    “读了几年书了?”

    “读了四年,后来我爹病了,家里卖了地我爹去了以后就没再上学了,要不是我娘”他有多久没跟人说过话了?他记不得了,娘躺在那里,不吃不喝,谁也不肯再借钱给他

    潘老爷子听明白了,先是父亲染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卖了地,现在母亲又病危。潘老爷子联想到了年少时的自己,面露不忍。

    “这些书我都要了”,潘老爷子说完递过来一锭银子。其实潘家根本不需要这些书,都是旧版的启蒙类的书和论语。

    “谢谢老爷!”少年一下激动的脸色发红,终于看起来有些少年人的生气了。

    付完钱,潘老爷子又对他说,“待会儿下了集你去县衙对过儿的潘记杂货铺找我,我给你拿些药,或许你母亲用的上。”

    那少年感动的眼里泛起水光,不住的再三道谢。

    晴岚:姥爷可真是古道热肠啊,怪不得邻里间对他十分热情尊重

    李十三看在眼里,心里对潘老爷子更增添了一份尊敬。

    买书只是个简短的小插曲,一行人继续前行,到处栍(sa,二声)摩二手厨房和食肆用品。

    常来赶大集的人对大集哪些区域卖什么东西都知道个大概齐,比如潘老爷子,往常他最爱去的地方是河边的柳树根儿,那里有不少卖古玩的。潘老爷子喜欢古董,但家里并没有多少值钱货,上了几回当以后,就只看不买了。也许是少年时就扛起一个大家庭的原因,潘老爷子很节俭,里面的秋裤或棉裤补丁摞补丁了还不舍得扔,有一次潘老爷子的秋裤洗了晒在西跨院,晴岚看见那些“蔚为壮观”的补丁,不觉失笑。

    所以潘二娘一说开食肆,潘老爷子理所当然的来大集上买二手家具。

    下了桥,再往右走不到半里路,卖二手桌椅板凳的人逐渐多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