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红楼之冷美人-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爷饶命,大爷饶命……”还来不及多嚎两声,两个粗壮的家丁便把这姓窦的架走,一溜跑得飞快,就怕让他在屋里多待一秒,污了姑娘的眼睛!

    宝钗没有阻止薛蟠,如此无情无义还自私薄凉的家伙,薛家万万用不得。

    兄妹两人又点了几个人名,终于回到重点,由宝钗开口:“唐六爷。”

    “大、大姑娘……”唐六爷一张老脸已经又青又紫,他被吓得不轻。照这调调,大家背地里做的私事脏事儿,主家都知道啊!

    人要脸树要皮,当众被扒私事是最怕人的。汗水已经浸透了里衣,唐六爷只觉自己被几十双眼睛冷冰冰地盯着,最可怕的是只有眼睛,看不见任何盯他的人……一想到自己这么多年都生活在监视之下,主家对他的事情一清二楚,唐六爷简直觉得心脏都要停跳了。

    ——其实吧,薛家家业太大,哪可能盯住了每一个伙计?

    薛蟠摸摸肚子,觉得自己有点儿饿了。一是因为花了力气刚刚揍了人,二是,现在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妹子还在办事,饿了也得忍住,但薛蟠担忧:妹子这些天一直在忙,不知道早上吃没吃东西?要是在错过了午膳,会不会饿坏?

    宝钗察觉到薛蟠在看她,轻轻摇了摇头,而后,低头看了看藏在手腕中的蓝宝石西洋表:从放唐六爷他们进门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这么长时间,足够薛家悄悄派出人,有针对性地调查这帮“造反”的伙计的近况。

    从今天才开始查的,只查了几个人而已。这点,宝钗不会告诉唐六爷,早上那几碗清肠胃的大米粥,不仅是用来吓人,更是用来拖延时间。

    宝钗看着唐六爷,语气平淡,却字字诛心:“唐六爷将自己的两个弟弟也引荐进了粮庄,是吧?”

    不经东家同意、私自往铺子里塞人,也是犯忌讳的。唐六爷捧着心脏悠悠着就要倒下,却听宝钗道:“父亲说,须得找几个有经验的掌事,带一带。”

    唐六爷提起的心脏猛然坠了下去——这意思,东家不计较了?

    宝钗却忽然站起,冷了口气:“如今水灾刚过,谁家的日子都很艰难。父亲体谅大家的难处,但请大家也别让父亲难做。谁都是有亲人的,或许还有一些亲人正赶在来南京的路上,饥寒交迫,就靠着有人舍一顿热粥来活命。你们想一想,若有人将发霉的粮食交到你们的亲人手中,那会让人如何心寒,如何绝望。”

    这话让人无法去回,唐六爷等人只能低头,又怕又尴尬,真是恨不能钻到椅子底下去。

    “父亲说,谁有困难,尽可以跟他讲;急需药材或粮食的,可以先从账上预支一个月的月钱——但是,若再有明目张胆犯律的,直接押往应天府,绝不姑息!”宝钗环视众人,眸色沉静,“而这一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正好,最近林大人在征收物资,你们便分去各个铺子辨辨粮食与药材,辨不出就自己尝一尝,弄清楚何为优何为劣。”

    满屋沉寂,最愣的却是薛蟠:怎么有种奇怪的感觉?妹子最后这处置……不太像她啊!

第三十五章() 
照这意思,一屋子的伙计都要打散发配到各个粮庄、药铺里当苦力。

    这也是宝钗想出来的;所谓“舌尖上的鉴别师”,东西到底能不能吃,尝一尝不就行了?

    宝钗冷着神色:“父亲说;这是给你们的机会。必须确保薛家卖出去的所有东西;都是真正能吃的、能用的!若你们还不能改过;薛家不留无义更无能之人。”

    唐六爷颤了颤:“敢问大姑娘,这、这是否是老爷的意思?”

    “当然是父亲之命;哥哥与我怎敢越俎代庖。”宝钗略抬起头;掩藏在纱帽下的清丽双眸微微闪了闪;“父亲还说;望六爷莫忘了薛家祖训:为商者、不可不义。”

    听到这句,唐六爷干涩的嘴唇不由颤了几下。他是薛家的老伙计;年纪比薛彬大了整两旬;当年陪着老老爷走南闯北;从四川盐井提卤、为沿海盐田运玄武砚,风里来雨里去,年少的棱角被岁月打磨得越来越光滑;心也越来越硬;就像个锃亮的银锭子,哐当砸到地上也只会骨碌碌滚几下,不会疼不会痒,完好无缺,捡起来扑扑——还是那么值钱。

    宝钗见他怔愣,又轻声道:“父亲还说,若是祖父还在,定会、十分痛心。”

    是呢,要是老老爷还在……

    唐六爷不由晃了两晃,他都快忘了当年老老爷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做人不能没良心。凡事皆有报应,多行不义必自毙……”

    老老爷临去的时候,拉着他们这帮老伙计说了长长的话,浑浊的老泪下是托孤的重任:“彬儿年轻,火气旺,你们多劝着些,别忘他做错事。别为了赚那不义之财,把命给赔上……”

    结果,二十年过去,当年的彬少爷没变多少,却是他这个老伙计先打起了不义之财的主意。

    唐六爷长叹一声,沉默着解下了一直系在腰间的钥匙。钥匙的铜环锃亮,唐六爷用手摩了又摩——这是薛家在城中最大一个米铺的库房钥匙。

    十分不舍,却还是将钥匙摁在了桌上。而后抬起手,唐六爷自嘲:“老头子我是自作孽不可活。”

    宝钗轻轻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薛蟠倒是想说点什么,可见妹子如此,便也乖乖闭上了嘴。

    其他人见唐六爷都交出了钥匙,也沉默着,该交东西的交东西,该退下的退下。有个陆账房竟从袖子里掏出支笔来,颤颤着想要交出去。

    这位陆账房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是薛家米铺中负责记账的先生。他这只笔也是不凡,笔是狼毫所制,黑金镶字,尾部还嵌了一圈绿幽幽的翠玉。

    在的时代,翡翠虽不算高价珍宝,却也是个稀罕物。这么一支精致笔,除却是账房身份的象征,还是种荣耀。

    如今,这荣耀……却要丢了。

    宝钗也查过这位陆账房:水灾时,他的三个妹妹拖着七八个外甥、外甥女一起来投奔他,好几个孩子都因为逃难而身患重病,他是真的急用钱,才会陪着唐六爷铤而走险。

    ——他倒是没有挪用米铺账上的钱。到底是个写了一笔好字的,还带了些清贵矜持气儿,却也因为这份书生气,抱了丝“稍微潮了些的米吃不死人”的侥幸。

    其情可悯,但其行决不可网开一面。

    宝钗淡淡道:“这是只好笔,实在缺银子也别卖;我刚刚说了,若是真急着用钱,可先从账上支取一些。”

    “谢、谢大姑娘。”陆账房眼里含泪,咬牙将笔重新揣进了袖兜,低着头快步离开。

    留在最后的是唐六爷,几番欲言又止,才重重叹了一声,对两位小主子深深一揖:“老头子糊涂,但有句话,还望大爷和大姑娘听一听。”

    宝钗制止想喝的薛蟠,淡淡道:“六爷请讲。”

    “哎……”唐六爷满脸疲惫,“其实,几天前,有人请了不少人家的伙计喝酒。大家也是喝高了,说了不少抱怨林大人的混话。这时候,就有人出主意,把大家铺子里快要放坏了的粮食都收拢收拢,跟好米搀在一起卖……”

    宝钗立即问道:“是谁请的酒?又是谁提的主意?”

    唐六爷看了看薛蟠与宝钗,缓缓道:“是城里王家的大老爷,王子衡。”

    “什么?”王子衡也算薛蟠半个舅舅,薛蟠反射性地跳起来护短,“老头儿你胡说八道!”

    “老头子确实叫黄汤迷了心,可是现在所说,句句属实。”

    宝钗却皱起眉,深深思索。

    王家,又是王家。

    在一书中,史、王、薛三家都是陪衬贾家的背景,曹公并未花大笔墨介绍过其家中情况。自己穿越而来,对薛家已有了较深的了解;对王家,依旧是雾里看花水中看月,宝钗知道自己有个远在京城、位高权重的大舅舅,他给自己保了与贾宝玉的亲事。

    只凭这最后一点,宝钗实在对王子腾提起好感。无关什么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她不想嫁给贾宝玉,也实在是不能嫁:看家里,薛蟠这呆霸王都怕她怕成这样,若换了贾宝玉,宝钗怕吓死那娇滴滴的小公子呢!

    而且,以贾宝玉那副黏糊糊的德行,宝钗真怕自己哪天受不了,给他常吃的胭脂里拌点耗子药。

    轻轻摇了摇头,宝钗收敛心神,现在不是想婚事的时候。总归她还小,那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早被她锁在了梳妆匣里,孝期不能戴金饰,家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