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会有的,至于学费交多少,怎么交这些问题,是以后的事。”杨柯对老人说道。

    “爷爷爷爷,我要上学。”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外面跑了进来,听到了杨柯话语的后半段,凑到老人身边,抱着老人的大腿说道。

    “去去,出去玩,别在这捣蛋!”张军出声驱赶着前来找爷爷撒娇的儿子。

    李小丽从叶祥华手中接过包,从里面掏出一把糖果塞在小孩手上,立刻让这小家伙双目大放精光,口水立即就流了出来。然后迫不及待的剥开一颗糖塞进嘴里,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一声。

    “好吃不?”李小丽笑着问道。

    小男孩忙不迭点头。

    看着小孩子仿佛捧着宝贝一般捧着糖果,杨柯能想象出来,除了逢年过节的,这些孩子怕是吃不上这些美味的糖果的。

    “不说别人,就您孙子来说,能进学堂学点知识,总比不识字要好吧。”杨柯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继续说道:“况且啊,我们正在努力寻求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爱心捐献,根据您说的这情况,我们考察之后会做出决定的,不一定收学费呢,用粮食代替学费也行的,当然,具体的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年轻人,有这好事?”老人有些心动。

    杨柯点头,他并没有把话说得太满。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些适龄儿童上学的话,大多数还是要按照标准征收学费的,至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孩子,可以做出减免或者是用粮食物品等替代学费,这些细节性的工作需要慢慢来的。

    可以交给任教的老师来审核,或者是交给当地的政府、村委会等决定,当然,为了避免发生一些虚报账务的恶**件,团委或者教委时不时的下来抽查监督是少不了的。

    老人都说了,张家村不缺粮食,那好办,用粮食代替学费嘛。来乡下任教的老师也是要吃饭的,有的会带着家人一起来,自然也是需要粮食的。至于那些单身的老师,随便找一家人搭伙,伙食费也能折抵学费了。

    而张家村这种情况,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七八个孩子需要上学,必须得建一所学校。其实,只需要几间教室就可以了。这些孩子以前都没上过学,一个老师就能将这一批孩子直接带到小学毕业,花费很少。等以后再小一些的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再增加一个老师就是了。

    当然,像张家村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其他交通好些的地方,完全可以在几个村子的交界处建一所学校,六间教室一间办公室,或者最多再给多起几间房子充当老师的宿舍,派下来几个老师就能将这所学校搞得像模像样的。

    交谈中,老人的孙子揣着糖果跑了出去,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经过老人的介绍,杨柯心中笑翻了天:老人的儿子,也就是张队长的名字叫张军,而老人的孙子,张军的儿子名字叫张兵。这一家子军人情结竟然严重到如此地步。

    不大会,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女人,体型微胖,腰上系了块半截围裙,手上提了一只兔子,对老人说道:“老叔,给,炖了给客人吃!”

    农村的风俗,尤其是张家村这样偏僻的地方,哪家来了客人,其他家多多少少都会拿出些东西来招待,农民的质朴可见一斑。

    厨房里走出来一个体型健壮的妇女,是老人的儿媳妇,杨柯几人都叫她小英嫂。小英嫂接过女人手中的兔子:“桂嫂,这就是上次我和你一起去买的那批小兔子吧?都长这么大了?”两个女人交谈中将兔子拎到院子门口,开始拾掇起来。

    “小英,这些城里人都是干嘛的?清楚吗?”

    “都是当官儿的,好像是要给咱们村子里建学校,听说好像还不用交学费,给点粮食就行。”

    “真的?”

    “听他们说是这样的。”

    “哎呀,这可真好,照我说啊,咱们村子里这些娃,都该送进学堂去,不上学啊,将来就只能窝在这山沟沟里,哪会有什么出息,连媳妇都说不上。看看其他地方的村子,孩子们都上学了,就咱们这里太偏,总落实不了。你都不知道,看着我家那小皮蛋一天到晚上蹿下跳的,我这心中有多急。咱们能这样过下去,没关系,可孩子将来咋办?”

    “是啊。”

    “诶,对了,小英啊,你收拾着,我得去给其他人说说这事,让他们都拿点东西过来,可得招待好人家,看看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人来咱们这地方,大热天的,路上得吃了多少苦,就为了帮咱们孩子上学。这情,咱们得领。”

    桂嫂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了。

    小英看着桂嫂的背影,想起她刚才说的话,默默点头。

第三十九章 下乡(二)() 
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村民过来,东家拎几个番茄,西家端来一碗豆角,一小会的功夫,张老头家的桌子上就摆了七八碗菜,其中有些菜品还是重复的。

    梁海军起身招呼,所有送菜过来的男人都给递烟,点火、寒暄,挺会来事的。

    杨柯看得暗自好笑,这家伙虽然有些眼高手低,但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还是挺有一套的,若是放在招待所或者是办公室搞接待,他能干得很好。

    不一会,一群孩子就在老人孙子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进了屋,小孩用手一指李小丽,这些孩子就一个个眼巴巴看着她。

    “一群小猴子,都滚出去。”老人笑骂一句。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李小丽笑着起身,从包里取出糖果,一个一个挨着发过去,让一群丫头小子高兴坏了,“谢谢姐姐!”“谢谢阿姨!”的声音络绎不绝。

    晚饭很丰盛,林林总总十多个菜,尽管桌子上就一盆兔肉算是荤菜。

    这些没施用过化肥的农家天然菜,自带一股芬芳,和现在城市里售卖的蔬菜味道有着天壤之别,尽管没有诸多调味品相济,味道却也是极好的,吃得一众小年轻赞不绝口。

    老人呵呵笑着,举起大海碗和杨柯等人碰了碰,小抿一口,“吃菜吃菜,这些菜虽然常见,但没用过化肥,城里现在却是吃不到了。”

    叶祥华嘴角动了动,然后又忍住了。

    杨柯将这细微的动作看在眼里,知道他是想问为什么不用化肥提高产量之类的。心中却是感叹,人和人的差距还真不小,同样刚毕业不久的小吴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一天下来,杨柯对随行的几人都有了评价,最对他胃口的反倒是县团委的小吴。这家伙平时总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关键的时候却不含糊,脑子挺好使的。这样一个年轻人,窝在老头扎堆的县团委里面跑腿,却是有些可惜了。

    小英嫂忙着给众人倒酒,也没忘记照顾好自家孩子,挑了两块兔肉夹到孩子碗里,“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这时候的西川省,绝大部分的农村倒是早就废除了女人孩子不能上桌的习俗。相反的,90年代初期,其他省份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种习惯,有客人来了,不管多少,开两桌,大老爷们喝酒吹牛,女人孩子到另一边小饭桌上蹲着去。

    晚饭快吃完的时候,借着酒性,几个年轻人就嚷嚷着要去小溪里游泳,小吴和梁海军开始一唱一和的逗弄起李小丽来。

    “那河水是山上流下来的,在里面洗澡,保准凉快。”

    梁海军貌似犹豫的说道:“可惜没带泳裤啊,咋洗?”说完,对脸色有些发红的李小丽眨眨眼睛,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都大老爷们,怕啥,脱光了往下跳就行,人家小丽又不去的。”小吴嘿嘿坏笑。

    叶祥华在旁边担忧道:“不保险,小丽啊,你不会过来偷看吧?”随即点点头有些自言自语的继续说道:“以小丽的人品,大概不至于如此下作,嘿嘿。”

    张老头和张军还有儿媳妇小英都在旁边笑了起来,相比之下,未经人事的李小丽就比较害羞了,俏脸红的跟猴子屁股似的,翻着白眼恨恨的瞪了叶祥华一眼。

    “张队长,小溪里没水蛇啥的吧,万一被咬中了可咋办?”梁海军继续在旁边貌似担忧的说道。至于咬中什么,大家都懂的。

    小英嫂捂着嘴在旁边轻笑。

    李小丽羞得不行,“啪”的把筷子往桌上一搁,提起装糖果的包包就往外跑去。张军的儿子眼睛骨碌碌一转,随即扔下碗筷,跟着李小丽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喊:“小丽姐姐,我给你带路。”显然,这小家伙还眼馋李小丽包包里的糖果呢。

    吃完饭,张军进屋将衣服脱掉,穿了条齐膝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