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天灾)-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起种地,这附近的人家除了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大多都没什么概念,印象里就是翻地、下种、浇水、除草等。所以也分不清哪块地好种,哪块地不好种,基本都是紧着离家近的地方选。

    眼看大家选的差不多了,宁启言有些诧异。

    从图上看,水站旁边的小山坳,也就是之前他们下去救人的那个山坳,图上标注了二十五个小方块,相当于二十五亩地,竟然没人选。

    转念一想,宁启言就恍然,怕是大家都觉得进出山坳的斜坡不好走,抬水浇地也不方便,所以才忽略过去。

    宁启言转头和宁晓文低声合计了一会儿。

    “启言哥,你们想选哪?”见宁启言和宁晓文迟迟没有动作,王志翔凑过来问道。

    宁启言指着山洞附近的两亩地,又指了指山坳处的地,“上面两亩离家里近,然后再在山坳这加上六亩,正好八亩地。”

    看完宁启言指的位置,王志翔点点头,又转头与柯成伟和汪洋商量了一会儿。他们家山洞和水站之间有五亩地,位置很好,不仅距离水站很近,地势也比较平坦,但与这五亩地相连的不止他们一家,还有另外两家,而且那两家人也看好这里,只不过因为邻里间关系都还好,大家就商量着三家平分,剩下不够的地再各自从别的地方选。

    五亩地三家分,一家还不到两亩,王志翔他们见宁启言一家大半的地都在山坳里,而山坳里还有很多地,一合计,干脆跟另外两家说放弃家门口那五亩地,直接在山坳里选十二亩和宁启言他们连在一起的土地,这样照顾起来还不用分头,两家一起还能做个伴。

    对于汪洋他们的选择宁启言没意见,相邻的土地是熟悉的人其实更方便,也省了可能会出现的小矛盾。

    至于汪洋家门前的五亩地,最后就被那两家人分了,其中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带着个十一岁的儿子就要了其中两亩,剩下的三亩地分给另一家上有七十多岁老人,下有四岁小孩的一家四口。这样也算是邻里间相互照顾了。

    彼此相让一步,总比争来争去的强。

    等所有人都选好土地,确定自家将要耕种的地方,每家每户都忍不住先去自己的地头看看,也好计划着怎么打理。

    宁启言没急着回去,看着地图上除了他们和汪洋两家,就没人选的山坳,还剩七亩地空着。他想着之前去白诚毅他们山洞串门的时候,附近好像还有不少人家,也不知道他们那的地够不够分,要是不够的话,干脆让他们也来山坳这边。

    白诚毅他们的山洞距离宁启言这边打水的水站不远,和宁启言自家山洞到水站的距离差不多,但这次分地却没把白诚毅家划分到这边,具体怎么划分范围的,宁启言不清楚,不过反正距离不远,而且大家都认识,凑一起种地还能互相搭把手。

    想到就做,趁着这边空余的地还没分出去之前,宁启言和宁晓文跟汪洋三人打了声招呼,就往白诚毅家走。

    当初铺设水管的时候,为了打水方便,相距差不多三四百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宁启言他们山洞下面的水站是最高点,而白诚毅一家分地就聚集在下面那个水站。

    看着吵吵嚷嚷的人群,宁启言和宁晓文点着脚尖仔细寻找白诚毅他们。

    啪!

    宁启言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一点准备都没有,宁启言吓的一激灵,回头就看见董文安站在他身后笑眯眯的收回手。

    宁启言翻了个白眼。

    “小心再把眼珠子翻出去。”董文安打趣道。

    见面次数多了,而且有胡子和杜程在中间,两家人现在相当熟稔,经常开玩笑,早没了一开始的客气劲儿。

    宁启言又一个白眼过去,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眼珠子还很安全。

    “你们怎么过来了?”不再说笑,董文安没看见胡子和杜程,问道。

    “我们那的地选完了,还有不少空余,你们这要是不够就过去,我们家和汪洋家的地就在山坳里,还剩七亩地没主。”宁晓文解释道。

    董文安想了想,“你们先等会儿,我进去看看大白选没选好,之前我们倒是注意过几块地,但不一定能抢上。”说着董文安就挤进人群。

    宁启言和宁晓文退后几步,准备找了个空地站着,免得被来回走的人挤到。

    “还是咱们那好,人少地多,大家还能商量着来。这边看着都要吵起来了。”宁晓文看到不远处有个大石头,拉着宁启言往那走,低声说。

    宁启言扯了扯嘴角,这才哪到哪,上辈子治安可没现在这么好,他和杜程住的地方都是用拳头说话。

    等了没一会儿,就看见董文安和白诚毅还有张伟从人群里挤出来。

    宁启言和宁晓文迎过去。

    “怎么样?”宁启言问。

    白诚毅抹了把汗,“走,去你们那选地去!”

    宁启言也不细问,几人快步往回走。

    路上白诚毅才说,董文安找到他们前,白诚毅带着张伟已经抢了五亩地,不过知道宁启言那边还有七亩和他们家连在一起的,又让出去两亩,剩下的三亩就在他们家身后,照顾起来也方便,加上宁启言那的七亩,正好十亩地,五个人的份。

    眼看着剩下的七亩落到白诚毅他们头上,宁启言心里放心不少。这样整个山坳都是他们三家的,耕种起来互相帮扶一把,也能容易不少。

    土地落实好了,山上的各家各户都开始抓紧时间翻地,趁着下种前,至少得把所有地都翻一遍。

    山里的地可不是平时耕种的农田,什么石头草根都有,更有甚者,翻地翻一半,发现下面全是岩石,只能重新换一块土地继续干。

    因为家里的地分散成两个地方,宁晓文就带着宁启言先松一遍山洞附近的两亩地,把碎石和草根什么的翻捡出来,土壤松软透气以后两人把山洞的大门一锁,拎着锄头到山坳下那片地。

    汪洋和王志翔还有柯成伟别说种地,连农田都没怎么见过,这会儿被胡子还有张平国手把手教着,也总是不得要领。一锄头下去,不是深了,就是浅了,要么干脆砸在脚上。

    胡子恨不得把他们脑壳撬开,直接塞个锄头进去。

    张平国倒是不像胡子那样气的吹胡子瞪眼,但也直摇头,要是就靠这三个扶不上墙的锄好十二亩地,估计正好能赶上明年春天的播种。

    最后白诚毅和胡子一合计,干脆三家一起干,所有人一起先从最靠近水站这头的胡子家的地开始翻,接着是汪洋他们家,最后是白诚毅家。这样有熟手带着,汪洋他们一边看一边学,总有上手的一天。

    至于王洋他们三个连连摆手拒绝

    胡子叹口气,总不能看着这三个蠢孩子饿死吧?!

    眼看两家人拍板决定了,身为拖后腿的汪洋一家,只能红着脸接受他们的好意。

    相对的,三人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是有句老话,笨鸟先飞嘛,他们干的慢不要紧,那就把时间加倍!

    所以虽然三家约好早上七点开始到地里干活,汪洋他们就五点来钟起床,随便垫垫肚子,就先到地里接着前一天翻好的地继续干。晚上六点多收工后,吃完晚饭,他们再回去接着干到九、十点钟。

    对于汪洋他们的动作,另外两家人心里清楚,不过都默契的没有制止。

    他们不是非要计较谁干的多谁干的少,否则就算汪洋三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赶不上胡子他们的进度。但现在就算傻子也知道,短期内要想活下去,肯定得扎根在农田里。这个“短期”,谁也不知道会是几年,或者十几年。汪洋他们要么干脆混进政府设立的医院当医生,吃公家饭,政府养着。要么,就必须得适应现在的劳动。

    两家人能照顾他们一年、两年,但总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更何况这几个孩子都不是本地的,一旦各个城市之间的道路畅通,他们要是回到家乡,谁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学会种地,至少算是现在这世道里最基本的保障了。

66 春耕(一)() 
没有种过地,永远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苦”。

    起早贪黑的弯着腰锄地,要是不小心锄到土下的石头,整双手臂都会被震麻了。

    明明才四月的天气,早上出门时气温刚刚七、八度左右,拿起锄头不到半小时,一个个的都得把外套脱了,就穿着一件短袖,还会累的满头大汗。

    等到中午,宁启言和董文安提前回山洞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