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闲人-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骑士微一犹豫,随即便不再多言,重重一抱拳,再次喝叱一声打马而去,片刻间便消失在天地尽头。

    凝望着老五一队人走的不见踪影了,带头骑士这才收回目光,转身看看自己身后众骑,深吸一口气,大喝道:“走!”

    众人齐齐应和,叱喝声中,战马长嘶,轰然而动,如同滚雷一般奔了出去。

    这一天开始,西北草原上,忽然一片大乱。

    临近中原边关这个方向,一骑身着鸳鸯战袄,背插三支小旗的骑士疾驰而来,匆匆与关上守军对答几句后,便闪入关中,然后一路直往宁夏而去。

    半天后,杨一清一脸思索的端坐大堂之上,手中捏着一张军报,半响不语。

    靠近大明边疆这个方向,忽然连日来被袭破十余个部落,蒙元牧民死伤惨重,无数牛羊牲口被杀死,大片大片的草场、毡包被焚毁。

    没人能说清究竟是哪路人马做的,报上据称,来人全是骑兵,连头带脸都蒙在青巾里。突兀而来,二话不说就是一番冲杀放火,却又并不赶尽杀绝,倒似是纯粹为了破坏。

    人人都是一人双乘,来去如风,毫不做多余停顿。最多冲杀两个来回,便唿哨着纵马而去,让人追之不及。短短三日间,便已连续袭破十余个部落。

    遭了殃的蒙人怒火中烧,待到反应过来后,俱皆纷纷提刀上马,誓要找到这帮人报仇。然而,谁也找不到这帮人的踪迹。

    而随着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使得更多的蒙人参与了进来。遍寻不得之际,众人的火气和憋闷也越来越大,积蓄之下,已经开始有部落之间相互攻伐起来。

    草原上各部落之间,本就是弱肉强食、攻伐不断。相互间,因此不知积蓄下多少仇恨。而今,又时值入冬,无论是食物还是牛羊所需的干草,原本就并不充足。再被忽然来上这么一遭,更是雪上加霜。

    吃食不够?牧草不足?没关系,抢就是了,铁木真的子孙,从来不惮于战斗。

    按照一贯的传统,抢夺的目标自然是关内的汉人。以往历年都是如此,虽也有因此丢了命的,但只要不是太过深入,引起汉人守边大军的围剿,或多或少都总能得到回报的。

    但是今年不行了,因为达延汗和国师亦思马因的大战到了紧要的关头,又忽然出现了亦不刺部叛乱一事儿,使得达延汗不得不设法先安抚住大明,免得引来明军夹击、首尾难顾。

    因此,达延汗下了严令,今年各部落决不可主动去挑衅明军。否则,不用明军打过来,达延汗就会先摘了他们的脑袋。

    汉人是不能指望了,至少今年不行。那怎么办?没关系,还可以自己打自己。

    草原上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既然有人已经搅浑了水儿,那便索性因势利导,放开了抢就是。虽不如去抢汉人的油水丰足,但若得手,却也能大大缓解本部落的困难。

    甚至说不定,因此还能成就部落的壮大。草原上的每一个大部落,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这本就是草原的生存法则。

    至于那帮青巾贼,天杀的,但凡碰上当然是毫不犹豫的灭掉以报血仇。但若是遇不上,却也不必太过在意。甚至在最初的暴怒之后,许多部落都悄悄的祷告不要遇上才好。那帮贼人凶悍的紧,真要对上,说不定是谁杀死谁呢。

    于是乎,就在这种诡异的心思下,整个草原的南部都渐渐动荡了起来。所有人都打着搜寻青巾贼的旗号,但实则相互征伐不断,各相吞并的戏码上演不绝。

    乱了,彻底的乱了。

    达延汗起先并没在意,这种事儿在草原上司空见惯了,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当他终于发觉苗头不对,再想压制下来时,却发现已经晚了。各部落间早已杀红了眼,到处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如同牛毛一般,哪里还能控制的住?

    尤其此刻他正满心焦虑的等待着和明朝的协议,还要一边提防亦思马因的偷袭,根本就抽不出太多的力量来管这些。

    好在都是些小部落,最多就是路途不靖,多一些杀戮而已,倒也不至影响到大局。由此,王庭只是发出了一道警告令,表示了下达延汗的不满后,也就由得他们去了。

    但是这个消息到了杨一清这儿,杨一清却从中看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首先就是这帮所谓的青巾贼出现的太突兀了。草原上虽然混乱,也常有马贼肆虐,但马贼出手又何曾这般仁慈过?

    那些丧尽天良的亡命徒,出手几乎从不留活口,往往都是整个部落被屠杀殆尽。唯有一些女人才会被掳掠回去,供其淫辱取乐。更不用说还给留下任何的财物之类的,这绝不是马贼的手法。

    但不是马贼,又何必蒙面而行?而且还一连进袭十余个部落,难道就不怕被群起攻之,再无半分落脚之地?要知道,便是马贼也得有几个固定的后方,否则,人吃马喂的,根本不可能在草原上长久的呆下去。

    除非,这帮人根本就不会在草原上久留。唯有如此,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大肆破坏。

    可这帮人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样做除了让整个草原变得混乱无序之外,根本再没有半分好处。难道,是新来的人欲要立威?也不对,主要是时间不对。

    这个季节,草原上讨生活的,哪个不在忙着储备过冬?即便是立威,也绝不会白白放过那么多的物资的。

    那,会是什么人呢?目的又何在呢?杨一清苦苦思索着,忽然一抹灵光闪过,一张人模狗样的面孔在脑海中一闪而逝……。

    “会是他吗?这小子,他究竟想做什么……。”想到那张面孔,杨一清更加迷惑起来。低声念叨了几句,随即又摇摇头,将这个念头赶出了脑海。

    不可能的,这对他没有半点好处。除非他活腻了,自己作死。算了,且再看看吧。

    这么想着,他将这个消息放下,嘱咐来人继续盯紧了事态的发展,等到消息更充分些,再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是,就在三天后,又一个消息传来,彻底让杨一清震惊了。不,确切的说,不单单是杨一清震惊了,而是整个草原、整个边关都震惊了。

    草原北部,有人宣称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并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得到了大量的珍宝后逃掉了……

    

第387章:初闻隐秘() 
成吉思汗,汗是王、皇帝的成吉思才是称号,是为拥有海洋四方的意思。而真名,却是叫做“孛儿只斤?铁木真”。

    后世伟人口中“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就是说的这位了,乃是所有人蒙古人心中的神、无上王者,称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公元一二二七年,远征西夏时,于征战的途中薨逝,之后被密葬。没人知道他的陵墓究竟在哪里,甚至直到苏默穿越的时候,也不能确定。

    历史上唯一对这位成吉思汗陵墓的描述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名:起辇谷。辇,是皇帝车驾的称呼,所谓起辇谷,就是皇帝车驾起始的山谷。

    当然了,地图上是完全没有这个称呼的,要不怎么叫密葬呢。据说当日所有涉及这位君王陵墓之人,事后都被灭了口,也没有任何文字记录。

    后世时,对于成吉思汗陵有无数种说法,莫衷一是。但所有蒙古人都有一点共识,那就是这位伟大的君主陵墓中,有着无尽的宝藏和神秘的力量。

    宝藏就不用说了,干啥事儿不需要钱啊,觊觎的人自然不会少了。而更让许多野心家心动的,却是那所谓的神秘的力量了。据说谁能掌握了那种力量,谁便能如铁木真一样,战无不胜、横扫八方,成就一代伟业。

    就是这么一位,他的陵墓竟然被发现了,而且还被发掘了一部分,可想而知,这种震撼有多大了。

    离着最近的,首当其冲便是一路败退到瓦刺这边的亦思马因大国师了。于是,国师大人也不退了,毫不犹豫的派出数支骑队往回搜索,务必要追寻到那些发现陵墓的人。

    对于亦思马因来说,成吉思汗陵的意义可不单单是财富和力量,更代表着蒙元的正统和大义。若是能先一步找到了陵墓,则表明着他才是蒙元的天定之主。这种政治意义,正是他此刻所急需的。

    所以,哪怕是此刻他与达延的争斗完全处于下风,哪怕这个消息并不确定是真实的,但是便有半分可能,他也忍不住无动于衷。

    亦思马因如此,达延汗同样也是如此。做为自称“黄金家族”正统后裔的他,甚至比亦思马因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