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闲人-第1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政离去后的礼部侍郎一职。

    然后,再由大家一起发力,推动焦芳更进一步,问鼎内阁之位。最终达成由傅瀚接任焦芳离去后的位置,而张彩则以碾压态势,撷取吏部尚书位。

    至于说傅瀚既然一心想要取程敏政而代之,为何此时却如此痛快的答应退让了?很简单,此时此刻,因着舞弊案的事儿,他身上的嫌疑太大了,毕竟那案子的手法实在太糙,虽然被有心人趁机利用而使得案情更加复杂,但只要是明眼人都心中有数。

    这种自由心证虽没有真凭实据,但杀伤力却足够大,他傅瀚这个时候再想上位,显然是不可能了。既如此,能以此换取一个解套的好法子,还能因此结交两个盟友,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那个位置,不过是再晚些时候而已。这么些年都等了,也不差再多等两年了。官场之上,最重要的便是耐得住性子,这一点,傅瀚还是自认有的。

    其实若不是这次有人蛊惑推动,他也绝不会如此仓促发动,以至于落得今日这般尴尬境地。

    这话扯远了,再说回来。

    傅瀚假作不经意的透露出李广的阴私给张彩,若是张彩能抓住,一举拿下李广,那必然将在清流之中获得诺大的声望。而有了这种声望的加持,张彩主政吏部的道路,显然会顺畅快捷许多,几乎可以说是要奋斗三年。

    这种诱惑,傅瀚就不信张彩不上钩。他甚至都不怕张彩识破他的手段,这本就是阳谋,说不说在他,做不做却在张彩自己,到了何时也怨不得他身上。

    而之所以这般做,便是要推张彩去跟李广打对台。若是张彩胜了,则皆大欢喜,头功虽然是落在了张彩那里,可到时候谁也抹杀不了他这个提供消息的功臣,倒是适当分润一些,也是题中之义;

    而若是张彩败了,那今日之辱,便也就得雪了。至于说李广因此知晓了是自己泄露的秘密,会不会因此记恨他、针对他,呵呵,难道他不说,李广就会放过他吗?

    他虽然没看到当时李广的神情,但多年的朝政经验,还有对李广其人的认知,傅瀚又哪还会天真的相信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撞破了那老太监的阴私,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罪!以那老太监跋扈阴毒的性子,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既如此,先下手为强,未尝不是一种对策。由是,胜也罢、败也好,结果对他傅瀚而言,都是利好的局面,至少也不会更坏不是。

    这种种算计,可谓道尽了官场龌龊和诡谲,实是不值一提。所谓己算人,人亦算己,不外如是。

    至于说最终的结果……。傅瀚缓缓转过身去,大步而去,嘴角的诡笑却愈发浓郁了三分。

    是日,又是大朝会。

    当弘治帝落座已定,杜甫宣声上朝,众文武大臣参拜已闭,开始逐件政事汇报流程。这些个流程都是早已论定的了,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一切都顺畅无碍。

    待得诸事已闭,杜甫再上场,口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后,阶下一人出班,躬身启奏有事,众人看去却是南京太常寺卿吕长鑫。

    弘治帝颔首允准,吕长鑫道:“启奏陛下,今有本寺赞礼郎陈敬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以归故里。并道两京奉祀协律郎严重缺失,提请朝廷恩准破格拔擢,以实其职。”

    这乃是常议,倒也并没什么特别。弘治帝稍作沉吟,便颔首准奏,使人取朱笔题注,当庭发旨,交由司礼监并内阁审核用印,制诰宣下吏部施政。

    吕长鑫谢恩退下,弘治帝目光扫过台下众臣,温言道:“朕与内阁、六部垂治天下,国事繁杂,夙夜忧忙,难免有所疏漏,诸卿当用心政事,不可懈怠,如适才吕卿所请之事,宜早报之,勿使遗漏,朕心方慰。”

    这本是应有之义,众臣并无异议。于是,尽皆躬身领旨。礼罢,忽有吏科右给事中胡易出班奏道:“陛下谕旨,正当其明。臣闻陕西巡抚奏报,道是西僵亦思马因部异动频仍,又有弹劾勋贵不法事,何以却不见内阁提报?此战争大计,内阁不为,臣当劾之!”

    此言一出,朝上顿时一静,纷纷侧目看向当头三位内阁阁臣。李东阳眉头微不可查的轻轻一皱,脸上闪过若有所思之色。

    宁夏杨一清上奏一事,前日他已和刘健、谢迁二人报于皇帝知晓。只是后来因着闹出苏默那一档子事儿,这事儿便暂且搁置下来,由内阁下令,喻令杨一清搜集详尽证据,并进一步派出边军,观察明确亦思马因部确切目的后,再来回报考量。

    然则今日,何以此事竟被在大朝会上提及?要知此时,大同那边火筛部的动向还未完全明确,正是人心紧张之时,实在不宜在事情尚未明确前弄的满城风雨。

    可是现在这么一来,便是再想瞒也瞒不住了,这帮家伙究竟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这般想着,不由的心中猛然一股邪火冒起,险些便要压抑不住。不过转念间,却终还是生生忍住了,只把眼神往人群中瞄了一眼,使了个眼色。

    朝班之上,并不是一上来就是大佬们出面,那样的话根本毫无转圜余地。一般都是各自派系自有小弟出头打前锋,待到局势差不多分明后,再由大佬们出来,一言而定。

    是以,对胡易的弹劾,内阁三人都没接话,自有下面人出来接招。当下,两边你来我往,各部各科、甚至两都御史言官,都纷纷陆续跳出来,你指责我,我叱骂你,各申己方理由,这叫吵得一个热闹。

    上面弘治帝面沉如水,一言不发,谁也不知他心中想的什么。下面傅瀚偷眼瞄着,不经意间,却忽见班列中,张彩嘴角微微勾起,似是极为得意,不由的心下一动:莫不是,这便是他说的好戏?只是这又和当日所议有何干系?

    果然,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忽见人影一闪,张彩已是闪身出班,抱拳作揖,高声道:“臣,吏部主事张彩,有奏。”

第835章 助耶?坑耶?() 
张彩这么一出来,大殿上争吵的众人同时一静,都默契的停下来看着他。

    别看张彩此时也只是个区区六品官儿,但是他的才名和影响力,却是非同一般。

    这里不得不要说一下吏部的职能了。吏部与其他五部不同,在吏部尚书下面,分有左右侍郎,再往下,却是分为四个清吏司,即:文选司、验封司、考功司、稽勋司。

    各司设郎中一人,然后副职为员外郎,再下便是主事、令使、书令使等。

    而吏部又负责官员的考绩升迁事,其中文选司和考功司尤为重要,若要排名次的话,则文选司为首,考功司便是其次。

    而此时的张彩,便是身为考功司的主事。何为考功司?便是字面上的意思,即掌握着对官员的绩效考核职能。考核通过的,才会报到文选司做出最终的奖惩升降。

    所谓六部之首为吏部,而吏部之首在文选,便是这个由来。然则谁都明白,考功司其实才是第一道关。

    所以,张彩这个六品主事的份量,那是绝对跟其他主事大不相同的。多少人指望着他吃饭呢,谁敢轻忽他?虽说上面还有好几级,然则县官不如现管,便是这个道理了。

    这也是张彩朝外一站,所有人都默契的闭嘴的原因。现在站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底层官员,各自身后的大佬们或许还可以不在乎张彩,他们却是没那个底气。

    可以说,张彩几乎是除却一帮子大佬外,最炙手可热的重量级人物了,他这么忽然一出,顿时便引得众皆侧目。便是御座上的弘治帝,也不由的打起了几分精神。

    “哦?张卿家有何话说?”弘治帝轻轻点点头,淡然问道。

    张彩再施一礼,这才抬头昂然道:“臣适才听闻众朝臣们所议,皆空谈虚论,不足一哂,诚可笑矣!”

    此言一出,朝上一静,随即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响起。方才站出来的众臣都是怒目而视,更有人憋得脸色涨红。

    人群中,李东阳眉头再次微微蹙了蹙,深深看了眼张彩,眼底有精芒一闪而过。

    傅瀚也是大吃一惊,实没想到张彩竟蹦出这么一句话来。这不是得罪人吗?而且还是一下子得罪这么一大群。

    实在想不通他究竟要做什么,张目略一巡梭,不由眼睛一亮,看到默言不语的杨廷和所在,当即移动脚步靠了过去。

    “介夫兄。”他低声招呼道。

    杨廷和睁目瞟了他一眼,微笑着点点头,却并没说话。

    傅瀚也不在意,只低声求教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