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勋贵世家-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辈,这一个月来,思伽可是看出她们对韩昭旭的重视,婚姻大事,就凭着上千里的遥控就定下来,未免草率。思伽认真回想了一遍,婚前见过自己真容的韩家人只有韩昭旭,那么,他必定参与了意见,只是不知道他起了多大的作用。最自恋的情况就是,自己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女性魅力爆发,吸引了眼前这个男子。虽然十岁这样的年纪想想太夸张了,那时完全是个孩子的样子,放在思思那个时代都有恋童的嫌疑,可是,这里不一样呀,虽然闺阁之中的教导,女孩子不能想自己的婚事,别人如果提起来还必须做出羞愤欲死的表情,不过,那只是一块遮羞布,实际上,暗地里从懂事起就开始筹谋的人多的是,比如说,思仟。男女同理,那么,十五岁的韩昭旭看上自己,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十八岁的韩昭旭看上自己,就更加有这个可能了。

    思伽对于即将面对的答案,紧张归紧张,那双眼睛真是直直的发亮的。

    韩昭旭情绪低落,沉声开口道:“以前,母亲和我说,将来我娶媳妇,知书识礼,贤良淑德这些都放在一边,一定要给我,选个我会喜欢的女子当我的妻子。可是,她都不在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了。”

    思伽知道,韩昭旭嘴里出口的母亲,从来指的就是生母傅氏,如果提及魏氏,都是称呼夫人或太太。其实韩昭旭这样提起自己的生母是违礼的,不过,思伽已经习惯了。思伽至今对韩昭旭的生母知之不多,倒是私下里涉及了几句,韩昭旭也不趁机解释他生母的来历,只能从韩昭旭这样自然的提到“母亲”二字时,听出来他们母子的情深。

    “他们给我挑选的女子,我又不可能见到,所有的画像,所有的名声,只是一个符号罢了,我……”韩昭旭斟酌了用词良久,道:“老太太他们是很用心,可是,不是母亲选的,我不能信任他们。那一年,太子殿下出阁读书,我就随父亲南下学着办事,那时就觉得你挺好的,不过真正起意是在贵州的那次,沈家面对极大的诱惑和致命的威胁而不改其心,的确让我钦佩。而你,伽儿,比起那些符号,只有你生动在我面前展现过,我想我不会选错的,娶你,我放心。”

第87章 蹴球() 
荣喜堂正厅;韩家四代济济一堂;老祖宗和太夫人分坐了罗汉床两边;下面的两排方椅上,一排是媳妇;一排是姑娘;思伽打帘子进来,向罗氏行屈膝礼;道:“给老祖宗请安。给老太太请安。”

    罗氏后头的一个丫鬟把一个绣墩子放在罗氏下脚,思伽走过去坐了;罗氏问道:“可是从你婆婆那里过来?吃着药可好些了?”

    “是,周太医的药,吃了三帖;就大好了,只是还没有好利索,怕给老祖宗过了病气,不敢来请安,我过来的时候,还请我问老祖宗的好。”思伽道。

    罗氏听到魏氏的病大愈了,自然舒心道:“我一大把年纪了,只看着下面的儿孙们,你们好了,我就好了。你婆婆往年身子就不利索,半年头就要卧一卧,我多日前还和紫儿说道,你婆婆今年多了个媳妇伺候,欢喜的无灾无病了,结果,隔天你婆婆就撂倒了,人真是不经念叨,说嘴就打嘴。”

    底下头一阵轻笑,郑氏笑道:“这干老祖宗什么事,只是老大媳妇不争气,犯了老毛病罢了,不过,都是些小灾小病,缺几日精神,吃五谷杂粮的,谁个不得病一病。小二媳妇,旭哥儿这时辰还没回来?又是被外头的事绊住了?”

    韩家五代人,那么多房,那么多人,人对人都有不同的称呼,就思伽吧,二奶奶,沈氏,二儿媳妇,小二媳妇,旭哥媳妇,都是指自己。小二媳妇这个称呼,第一次应承的时候,瞬间喜感,脑路快转,把韩昭旭想成一个穿身青布衫,左手搭了白毛巾,右手提了把一尺长嘴铜壶,在客栈里随时等客扫桌添水的店小二,那形象,真是太冲击了,憋了半天。思伽现在是已经适应了,回到:“二郎随身的小厮传回来话了,二郎又被景王府上赵殿下请去了,也不知多晚回来,只道晚儿必回来的。”

    殿下在大梁不是多尊贵的称呼,皇子,亲王,郡王,及其世子,宗室里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都是殿下,赵厚昕是景王的嫡长孙,景王世子的嫡长子,是毫无悬念的景王爵位的继承人,还没有继承家里的爵位,先封了个镇国将军用用。仁宗三子,当今皇上,一兄一弟,兄长懿文太子薨在昌庆元年,当了一百天不到的太子,没有留下儿子,一弟就是元兴二年谋反的定王,皇上当年赐死了定王的所有子嗣,男女一个不留,所以,从血缘算,赵厚昕是除了太子以外,厚字这一辈,最尊贵的皇家血脉,景王一脉,三代都得皇上看重。

    郑氏捻熟于心,道:“他们俩儿是在东宫结的交情,十几年了,和兄弟似的。旭哥儿是个上进的,天天把自己排得满满的,习文习武都不用我们后头提着,也就那批人能偶尔叫出去几次,各府的宝贝疙瘩,多少呢,有点纨绔习性,不过,个个都是好的,能文能武,都是好后生。”

    今上只站住一个儿子,在元兴二年御驾亲征之前,册为太子,以固国本。本朝自太宗以下,皇嗣艰难,皇子启蒙读书习武的时候,都要遴选宗室,勋贵,清贵子弟入宫做伴读,直到皇子立为太子,出阁读书,学帝王之术,或是,皇子确定了藩号,身边的伴读才会遣散。沈葳就做过懿文太子的伴读,可惜投资失败,太子早薨,信国公韩令宗,早年就是皇上的伴读,那时皇上还是太宗爷的一个皇孙,伴了几年,渡了这层金后,韩令宗就回西北军历练。可以说,现在信国公府得皇上倚重,连显赫了四朝的英国公府都要退后,除了韩家厚厚的军功外,和韩令宗幼年与皇上相伴相交之情有莫大的关系。韩昭旭虽然加入的晚,不过,九岁的时候,还是被皇上收进东宫,做了太子伴读,赵厚昕,孟希文这样的,就是那个时候结交的。太子十六岁出阁读书,那年皇上整顿盐务,韩昭旭才出来随父亲历练,后来又带了几个随从,陆续花了三年时间走过大梁的边境,作为一个合格的武将,兵法要读,兵阵会演,军事地形图要琢磨,实际的地形也要走走堪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万一万一,边地烽起,将帅们率兵远来,排兵布阵起来,对地形的了解是很关键的,到时候,虽然每地都会有常年镇守的军官和向导解释,也总比一无所知要好,心里有点底,做起事来也多一点点自信。韩昭旭。那一年出现在贵阳,也是游历到了云南,贵州的地界,其实听说,沈家搬来贵阳,沈葳当了经历,本来是要上门做客的,可是有人催他回京,他只能过沈家门而不入了,结果太凑巧,在贵阳郊外遇到惟佑思伽兄妹。

    思伽附和道:“二郎外头的事,媳妇是不操心的,我早前只是怕他酒喝多了伤身。不过,后来就知道多虑了,就几次,只多少沾了酒气罢了,酉时末就回来了,倒是没有大醉的时候。”

    郑氏笑道:“他是乾清宫当差的,外头人,可不会强粘他,旭哥儿自己有分寸,从来不会在外头醉酒。”

    “二郎平日里在御前也是辛苦,回来还要排出时间习文练武,媳妇倒是喜欢他这样子出去,跑跑马,打打球,踢踢蹴鞠,既是玩乐放松,也是锻炼体魄。”韩昭旭的生活是规律刻板,不过还知道劳逸结合,调休后半日出去见见朋友,打打球什么的,都是正经的娱乐活动,以前是定省时回来的,只这几次每每被拖住。

    郑氏正要开口,门边打帘的轻道:“四夫人来了。”郑氏让传,然后,四夫人汪氏进来,后头跟着一个女孩子,一身有点褪色的碧色青柳绣滚边的薄缎纱衫子,一条浅藕合直纹长裙,头上显眼的首饰也就一支荷花头的琉璃簪子,再鬓了几朵绢花,进到罗汉床前,汪氏拉过女孩子揽在身边道:“这就是我的外甥女,今儿到了,媳妇带过来,给老祖宗,老太太看看。”说完示意女孩子行礼。

    女孩子似是有点紧张,不过,礼倒是没乱,没错,先给两位最高长辈请了安。

    罗氏,郑氏因为汪氏年轻守寡,平日里多有眷顾,对汪氏娘家人自然要厚待些。郑氏把女孩子招到身边来,和蔼的问了什么名儿,多少岁了,路上走了几日等等琐事。

    女孩子,自然是姓汪的,闺中小名春桐,年十四,身量倒已经长足,低低的垂着头,容长脸儿,弯弯的眉毛,声音听着细尖。

    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