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仲锡嘿然道:“正是此理。也就是唐贼不到慎县来,否则,你我何必千里迢迢跑去定远县,在家门口都能杀敌扬名。也罢,既然唐贼不来,你我走一趟也没甚么,来日杀得贼寇百千万,建功立业衣锦还乡不在话下。。。。。。”

    他这话还没说完,忽然看着道路前方咦了一声。

    众人循声望去,纷纷面露疑惑,只见数骑正快速本来,马上的人一边跑,一边不停回顾。

    “这不是县衙的人吗?”看清对方服饰,几位乡间游侠儿都面色疑惑。

    “这马蹄声不对,他们身后还有人!”何仲锡忽的面色大变。

    “闪开!快闪开!”骑兵匆匆奔来,马上的人焦躁的大声呵斥。

    然而终究是晚了,那几骑喊完话,忽然就从马背上摔倒,嘭的砸倒在地上,只剩下马儿还在奔逃,众人愕然去看,就发现倒地者背后皆有羽箭!

    在这几人背后,一队骑兵奔来,骏马、铁甲、劲弩,犹如天煞临世。

    何仲锡几人都愣住,呆呆望着这群威风到极致的骑兵,他们只是乡间的游侠儿,平日里的脚步最多不过到县里,哪里见过犹如这样天兵一样的人物,在他们有限的见识中,县城那些着甲带刀的守卫,就已经是世间军士威风彪悍的极致,眼前这队精骑的威风凌厉之处,已经超乎了他们的认知。

    “挡路者死!”

    那队精骑见到官道上的何仲锡等人,完全没有停马或者避开的意思。

    然后高个子游侠儿就做了一件让他悔恨终生的事。或许是受了极度的惊吓,或许是出于自保的本能,他拔出了手里的横刀。

    何仲锡分明看到,那犹如传说中的神将,奔行在最前的精骑,见到高个子的动作后,脸色都冷了下来。

    然后他听到了一个让他双腿颤栗的字。

    只一个字。

    “杀!”

    精骑从人群中冲过,横刀出鞘,寒芒乍现。

    一声声惨叫,一阵阵血飙,几名游侠儿相继滚到在地。

    何仲锡见势不妙动作快,早一步闪到了道旁,跌倒在泥地里,这让他逃过了一截,然后在他回头的时候,也见到了这惨不忍闻的一幕。

    这队骑兵风驰电掣一般掠过,马蹄声渐渐远去。何仲锡跌坐在地上,双目瞪大,脑子里一片空白,道路上同伴的尸首横七竖八,仍旧在流血,有的尸身被马蹄踩过,惨不忍睹,有人被斩飞了头颅,脑袋就在何仲锡脚边,那僵硬惶恐的面孔落在何仲锡眼里,比厉鬼还要可怕百倍,这是他的同伴,方才还打算去投军建功的同伴,现在都成了孤魂野鬼,连为什么死的都不知道,连被谁杀了都不明白。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半个时辰,或许是一两个时辰,地动山摇将何仲锡惊醒,他愕然起身,再次僵在原地。

    何仲锡以为他方才见到的那队骑兵,就已经是世间军队的极致,然而现实再一次告诉他,那些只着皮甲、只携轻弩的斥候,不过就是冰山一角。

    一支精骑大军,从官道上奔来。

    这一瞬间,世间再无山水,再无田野,再无村舍,甚至没有天地。

    只有这支不可一世、犹如洪流般的铁骑。

    如山如云,铁甲铮铮。

    何仲锡怔怔抬头,望着这支铁甲从眼前奔过,数千骏马、甲胄、长槊、横刀、劲弩,犹如天兵天将。

    道上尘土蔽日,将他淹没。

    待尘土散去,何仲锡回望县城,那支铁甲大军早已远去,彼处,城门紧闭,城头之上,竟无一兵一卒。

    这就是他要从军后去厮杀的唐贼?

    斩下百千万颗这样的头颅?

    何仲锡感到极度的荒诞,以至于这个念头只是冒出来,他都吓得尿了裤子。

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 
两百余里关山,在西边亦或说南边的半段中,山势最宽的地方远超五十里,以至于形成两条平行山体,中间有峡谷。清流关扼守关山中点,距离滁州城不过二三十里的距离。这回吴国出征楚地,早先是李从荣领兵援楚,而后李从璟出人意料挥师南下攻打寿春,虽然被高审思挡住了些时日,唐军更是直到今日也没能将寿春城打下来,但说到底,这个时间并不长,哪怕是到了今日,也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李德诚与刘信各自领兵救援寿春,出发的就更早,虽然李从璟一直在说没能迅速拿下寿春,是唐军入淮第一战就遭到了失利,但实际上这也是相对而言,金陵方面再如何行动迅速,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二十日的时间内,就拟定出兵策略而后调集兵马还及时赶到了定远与涂山,李德诚与刘信临危受命,固然是因为他们本身资历足够,也是因为他们本就是驻扎在寿州附近的吴国大将。刘信原本坐镇楚州,李德诚就在滁州当差,他们俩率领的军队是吴国江北藩镇军不假,却也是吴国在江北仅有的机动兵主力,金陵想要支援李德诚与刘信,也不过在名义与后勤上,十多万吴军都在楚地,短时间内金陵哪里还有兵马可调?此时不仅滁州防备空虚,便是金陵,也没有富余兵力。

    但从另一方面说,虽然江北暂时没有太多兵力,可若是战事持久,唐军数月半载没有大的收获,不去说江北十四州,东部的四六七个州要招募些勇士充实各地防御,再拼揍些兵力运到前线加强力量,并不是甚么难事,哪怕是金陵无兵可调,江北仅凭那张大网与自身力量,也能跟不到十万的唐军斗上一斗。

    于此观之,对唐军而言,定远县的战事必不能继续拖下去,李从珂与李德诚的平局,实际上就是大唐在江北的败局,哪怕孟平最终带领百战军夺下濠、楚二州,只要李德诚、高审思还在,李从璟就腾不出手来,若是徐知诰不着重加强江北防御、进行反攻倒也罢了,李从璟还能在江北勉强维持一个与吴国的平手,一旦徐知诰那么做,这趟出征江北的结局就不好说,更何况比之吴国的本土作战,唐军远道而来,在后勤补给与地利人和上本就不占据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君子都三千骑南下,出击清流关,是奇策也是必然。

    不同于从定远县绕行关山的巨大周折,从寿春南下的君子都,直到关山西脚,走得也是类似直线,而后顺着关山东上,绕行的路程并非不能接受,至于沿途州县包括滁州的些许兵力,早年纵横千百里草原如若等闲事的君子都三千铁甲,根本就不曾放在眼里,大唐的水师的确不如吴国,但论及陆军尤其是马军,李从璟半分都没有要畏惧吴国的意思。

    三千骑过了慎县之后,基本就到了关山西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沿山北上,再行百里,就能到达清流关背后。君子都轻装简行,没有携带辎重,将士干粮都只够几日之用,速度奇快的同时,颇有些背水一战的意味。但李从璟心里清楚,这并不是背水一战,只是一次战术层面上的迂回奔袭,到了如今这个层面上,他也不会去玩背水一战这种变数太大,过于依赖运气的所谓壮烈之举。当初淇门建军的时候,为了树立威信收买人心,他可以雪夜袭长和,回去的时候还亲率精兵为缴获的财货断后,那是形势所迫,他要出人头地在乱世上位,就必须敢打敢拼杀出一条血路,如今的秦王早已过了原始积累期,再这般亲身犯险,他这位秦王就有些不拿自己当太子了。

    在君子都沿关山东上的时候,有一队百余人的青衣脱离大军,直奔大江而去。

    。。。。。。

    清流关。

    寿春战事紧急,李德诚携兵北上,自然不会留有余地,因而无论是留守滁州还是把守清流关的吴军,都不太多。这一日,清流关的守将依照往常模样,在关隘巡视,只不过他面朝的不是南方而是北方,清流关是一座防御北面的关隘,吴国大军也在清流关之北的定远县作战,清流关守将自然日夜向北方张望。时至今日,清流关已经戒严,无论是商贾还是百姓,皆不得从清流关踏过,逃难的百姓实在太多了些,保不齐就会有唐军细作混入其中,清流关守将不敢大意。此处距离定远县百里左右,因为关山阻隔的原因,无论定远县战事如何激烈,这里都不能听闻得到,不过清流关与定远县之间每日里都有斥候往来,清流关守将倒也不虞定远县战况自己不能及时知晓。

    “昨日一战,大帅再度与唐贼战平,照此下去,也不知战事如何才能有所进展。”清流关上,守关副将满面忧色,“唐贼战力强横,不容小觑,刘将军已经败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