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镐摇摇头,也不在意侍女的态度,“军国大事,李嗣源自有计较,岂是李从荣能够说动的?”

    侍女皱眉道:“若是李唐果真发兵楚地,那该如何?”

    “该庆幸。”边镐道。

    “庆幸李唐来阻扰大吴大业?”侍女声音更冷。

    “庆幸领兵去做这件事的人是李从荣。”边镐道,“而不是李从璟。”

    侍女寻思片刻,“李嗣源素来倚重李从璟,若是决意援楚,为何会派李从荣去?”

    边镐道:“李从璟平两川、定契丹,功震天下,封无可封,除却一个东宫之位,李嗣源还有什么拿得出手?若是再让他在楚地立下大功,李嗣源难道去做太上皇?”

    侍女冷笑道:“李家父子可是父慈子孝得很,这回联手唱的这处大戏,还不足以让人吃惊吗?期待李嗣源忌惮、打压李从璟,未免也太天真了些!”

    “正因为父慈子孝,手心手背都是肉,李嗣源才会给李从荣立功的机会。”边镐成竹在胸,“就算李嗣源不忌惮李从璟,难道就不心疼他这个整日劳碌的长子?”

    侍女又寻思了片刻,又问:“若是李嗣源让李从荣去了夏州,那会如何?”

    “若是李唐对夏州动武,则必不会求援楚地。”边镐道。

    侍女冷哼道:“先生说话可是高深得紧。”

    “内政外战,这是李唐接下来要选择的东西。”边镐娓娓道来,“如今,李唐平两川、定契丹,有两件事可选。继续完善、深入天成新政,是为其一;继续向外征战,争霸天下,是为其二。以李唐目前的精力,二者只能选择其一。”

    侍女略微蹙眉,显然是对军政之事不太精通,“为何只能二选其一?”

    “深化天成新政,重心在于整治藩镇,整治藩镇,则必分其权、分其军。天成新政到了今日,若是继续深入,则必要令藩镇裁剪甚至是遣散军队,重募青壮为州军,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若说先前弱节度使之权,精选节度使之兵,还只是触及血肉,这回就是动其筋骨。若是此事顺利,日后李唐境内,将不复有藩镇,由此可知,继续削藩有多大动静,有多难。”

    边镐饮了口茶,继续道:“李唐要保证藩镇不生乱,或说能平乱,禁军就不能外调,也就无法大规模支援楚地。”

    侍女不解,“这跟夏州有何关系?”

    边镐道:“李唐之藩镇,除却边军重镇军力依旧强大,如今基本只剩下有数的几个皇亲藩镇还存有大势力。若是不出意外,边军藩镇只能改变制度,而不会遣散将士,而皇亲藩镇,则需要服从朝廷诏令。既然所有的藩镇都没有太大问题,夏州便凸显出来。”

    侍女问道:“夏州的党项人,有多少兵马?”

    边镐笑意莫名,“党项人举族皆兵,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兵马。”

    这话略显夸张,但大体意思不错,侍女默然良久,“如此藩镇,在天成新政的大势下,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边镐点点头,“所以若是李唐对夏州出兵,便是要先着力解决内政,深化天成新政,消化两川战果。”

    “所以无论李从荣在李嗣源那里得到什么答复,我大吴都能提前做出应对。”侍女道。

    边镐略微笑了笑。

    侍女瞥了边镐一眼,“都说金陵才子,边郎第一,此言果然不假。”

    边镐放下茶杯,看向侍女,“现在林司首可以告诉在下,为何你会出现在洛阳?”

    林安心咯咯笑了两声,抚起鬓角发丝,姿态妖媚,说出来的话却是字字透着一股冷意,“来报仇。”

    边镐嘴角动了动,“徐相说,青衣衙门在洛阳一切行动,悉听在下调动。”

    林安心手上动作微微一僵,随即瞪了边镐一眼,咬牙一字字道:“本座也听你调动!”

    边镐不咸不淡道:“理当如此。”

    林安心大为恼火,盯着边镐道:“先生可知,莫离已经回了洛阳?”

    边镐边饮茶边道:“方才赵王已经说过了。”

    “很显然,他就是冲你来的。”林安心道。

    “在下很庆幸。”边镐道。

    “你又庆幸什么?”林安心问。

    “林司首并不是冲在下来的。”边镐笑意揶揄,“否则在下就真要害怕了。”

    林安心气得站起身,扭头就走。

    “林司首。”边镐叫住她。

    林安心转身,怒目而视,“本座并不是冲你来的。”

    边镐道:“但林司首得听在下调遣。”

    林安心胸膛剧烈起伏,平静了好半响,“有屁就放!”

    边镐说了三个字,“演武院。”

    。。。。。。

    莫离望着眼前的人,感到有些头疼,这回他回到洛阳来对付边镐,自然要调用军情处的人,作为军情处创始人之一,军情处诸位统领他都随心调动,就算面对桃夭夭,凡事也能商量着来,唯独眼前这人,他有些驾驭不了。

    等了许久,对方一直坐在椅子上玩手指,完全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莫离感到很尴尬,不得不咳嗽两声,挤出一个笑容:“第五姑娘,你不是在西川吗?怎么回来了?”

    第五姑娘抬头看了莫离一眼,继续削指甲的千秋功业,“回来帮你啊!”

    “这。。。。。。怎敢劳动第五姑娘大驾?”莫离看着如一朵花一样摆在椅子上的红裳小娘,感觉有些棘手。

    “无妨,本姑娘向来很好说话。”第五姑娘把小胳膊挥了一圈。

    莫离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道:“既然如此,就要说实话。”

    第五姑娘把刮指甲的短刃往身旁的高脚桌上一插,摆正了身子,看着莫离,一脸严肃,“林安心没死,她又来了!”

    莫离“啊”了一声。

    第五姑娘肃穆的点点头,然后一把拔起短刃,又开始磨指甲,“这厮心狠手辣,我怕你应付不来,所以回来帮你咯。”

    莫离拱手:“感激不尽。”

    第五姑娘抽空看了莫离一眼,“说吧,你打算如何对付边镐?”

    说起正事,莫离顿时底气十足,他高深莫测的笑了笑,“听说他们要进演武院,我准备去迎接他们。”

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1)【第一更】() 
近十万唐军自西楼南还,自然不是一日尽走,这得有个过程。此次出征,真正力战的部曲唯卢龙、大同两军,其中尤以卢龙军最甚,其他边军,基本只是来壮了声势,其中河东军尤其如此。河东军到西楼时,李从璟都已入城,这一遭算是踏青了一回。

    班师的顺序是河东军先走,边军次之,大同、卢龙军又次,正好与出征的顺序相反。如今两川、契丹都已大定,李从璟总算能松一口气,他打算顺道回晋阳看一看,便随了河东军一路。

    归到仪坤州的时候,大军暂歇,李从璟入城,在此停留了一日。

    得到仪坤州,不仅是拥有一城,仪坤州左右千百里之地,都入了大唐囊中,所谓防线,亦或是进击草原的桥头堡,这才算是有了规模。如今帝国整治藩镇,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幽州节度使虽有些特殊,却也不能还扩张势力。正如辽东没有划归幽州节度使一样,帝国也没有将仪坤州交给卢龙的打算。

    按照事先李从璟与李嗣源的商议,大唐在仪坤州置镇北营,与辽东安北营一样,统军之将不再加节度使、防御使等衔,而是沿用唐初之制,称大都督。

    大都督只是过渡阶段的官职,日后会逐渐替换为镇边将军,不过大都督的过渡期也很有必要,有例可循,才能安定人心,陡然由节度使、防御使撤为镇边将军,太过突然。

    仪坤州大都督,由李彦饶来担任,这也是他该有的重用。李彦超则入朝受封,往后往禁军任职——禁军的制度也要完善,都指挥使之上,当再有高级将领。至于幽州节度使,朝廷将另遣人选,符氏一门(李存审本姓符,李姓是晋王所赐)戍守幽州已经两代,卢龙节度使不能再由符氏继续把持了。

    李嗣源的意思,是让李从璟再遥领卢龙节度使,这样好处多多。

    李从璟将李彦饶带了回来,好让他早日入城主事,构建仪坤州防线。毕竟在草原驻军,这也算是开了先河,诸事都需要赶紧操持。

    “杜千书对草原诸事很熟悉,孤将他留在仪坤州,辅助你一段时间,凡事你俩要多商议,困难肯定不少,需要多加克服。这是帝国在草原第一支常驻军,你俩要做出表率来。”李从璟对李彦饶寄予厚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