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乇鸲啵膊荒艹浦倭耍缃窆ゴ蜩髦莩牵蘼凼嵌岳畲迎Z,还是对李从璟的幕府,都是轻车熟路。

    在百战军、君子都出营后,李从璟旋即下令,攻打梓州城。

    攻城的战斗声,是为百战军、君子都送行的最好声音。

    梓州城中,听到攻城动静的李绍斌,亲临城楼指挥战斗。

    这第一日作战,李从璟的主要任务是清理攻城通道,包括清除城外的障碍工事,填平壕沟架设壕桥等,是以战事虽然激烈,但还不至于立即进入到惨烈的程度。

    李绍斌脚下的城头,此时几乎可以算作是后方。

    “城中官员、大户都如数控制了?”李绍斌问身旁的心腹幕僚。

    “军帅放心,都已按照军帅吩咐,集中在帅府看押。”心腹幕僚答道。

    但凡攻城大战开始,有经验的守城将领,都会将城中的官员、大户人家的核心人物集中到一起关押。城池防守,最忌讳的便是攻城军与城中势力里应外合,因为那是最便捷的破城方式,而有实力与攻城军合作的,无外乎官员与大户人家,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数量不少的家丁、仆役,可以临时转化为战力,并且具有号召力与相互串联的能力,对此李绍斌自然不能不妨。

    李绍斌放眼向城墙内看去,无数青壮民夫在甲士的监视下,或者在搬运擂石滚木之类的防御工具,或者在制作食物,或者聚集在一起随时准备上战场。这些青壮自然大部分都不是自愿来守城的,但在守城军的刀斧威胁下,他们别无选择。对守城一方而言,城中的青壮民力,战力的一部分,也是后备军与生力军。

    “城中粮食可以供应多久?”李绍斌又问。城防坚固的第三方面,便是军粮供应充足与否。

    “前时依了军帅之令,秋粮抢收得早,故此粮食储备丰富,足够三月之用。”幕僚回答道。

    李绍斌沉吟片刻,忽然道:“不够。”

    “不够?”

    “远远不够。”

    “那。。。。。。”

    “向全城征粮,务必保证军粮够半载之用!”

    “是!”

    城防工事齐备,兵马足够,城中稳定无后顾之忧,军粮后勤又供应的上,城池便能守了。接下来决定城池是否守得下来的,便是士气。

    李绍斌问这幕僚:“本帅令你拟定的军功赏赐条令,可都拟好了?”

    “禀大帅,都已拟好!”幕僚道。

    “很好!着即通报全军将士!”李绍斌一挥手,又招来一位幕僚,吩咐他道:“将府库银钱都搬到城前来,每日有作战英勇、表现出众的将士,立即给赏!”

    “是。”这名幕僚恭声应诺。

    如此一来,士气便也堪称够用,至于激励士气的其他手段,则要靠战时的应变了。

    梓州城的防守,可谓已经准备充分。

    李绍斌看向城外的大军,眉头舒展了几分。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但没多久,李绍斌才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因为李绍斌只道,城池守不守得住,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重要性,在某些时候几乎可以凌驾于任何因素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这个因素,偏偏是李绍斌无法左右的。

    这个因素,就是攻城方。

章三十七 秋意日迟迟 谁解君王心() 
洛阳。

    秋雨连绵,数日不绝,洛阳城的青砖黛瓦在雨幕中难得沉静下来,街巷中虽说依旧行人如织,到底少了几分喧嚣,这座雄伟威严的城池,也收起了平日里那副雄霸天下的气势,多了一丝清雅的味道。

    皇宫里依旧是繁忙的,甚至较平日有过之而无不及,秋雨持续的时日已经不短,这意味着易发生水灾的地区又危险了起来,虽说近在咫尺的洛水向来静若处子,但不远处的黄河脾气可没这般好,往先几年,帝国没为此少劳心劳力。

    身着黑袍的李嗣源批阅完手中奏折,阁下笔,起身来到门前,负手望向门外的雨帘,久久不语,神色间+猪+猪+岛+颇见忧虑。

    敬新磨托着一件披风走过来,为李嗣源披上,“秋雨连绵,天色愈发的冷,陛下可万莫着凉了。”

    触摸到披风,李嗣源微微一叹,眉间的忧色更重了几分。

    “陛下可是担忧大雨引发水患?”敬新磨出声宽慰,“连日来朝廷并未收到各地水灾的上书,陛下不必担忧过甚。”

    李嗣源摇了摇头,说道:“大唐新政推行到今日,各地情况早已今非昔比,秋雨虽可能引发水灾,各地却并非没有预防与应对措施,朕倒不担心这些。”

    “自陛下继位大统以来,国泰民安,大唐愈发强盛了,百姓的日子也愈发好过,如今普天之下谁不称颂陛下的英明呢?”敬新磨心思玲珑,眼神略微闪烁,即有所悟,微笑着道:“陛下既然不担心水患,想必是牵挂前线战事?”

    本来面有忧色的李嗣源,在听了这话之后,眼神中多了几分怪异之色,反问敬新磨:“朕的表现有这样明显?”

    敬新磨躬身笑道:“秦王殿下在外征战,陛下牵挂也是人之常情。”

    李嗣源装模作样冷哼一声,“从璟虽未到而立之年,却已征战无数,便是连耶律阿保机也不能奈何他,这回出征两川自然手到擒来,朕有何需要担忧的?”

    敬新磨立即连连应是,“陛下说的是,秦王殿下出征从来没有不凯旋的,自然无需旁人为他担心。”

    “嗯?”李嗣源脸一黑。

    “当然,儿行千里父担忧,陛下牵挂一些也是无妨的。”敬新磨立即改口。

    李嗣源被敬新磨这番作态逗得失笑,连带眉间的忧色似乎也消失的无形无踪,笑骂道:“你这老狐狸,就你会看人眼色!”说罢,长舒一口气,再度看向门外,正色道:“你提醒的没错,从璟在外征战,且不说如今战事顺利,即便有所挫折,朕也不应在人前表露忧色,否则难免人心惶然。身为天子,朕自当对此战抱有必胜之念!”

    敬新磨嘿嘿笑道:“陛下英明,明察秋毫,哪里需要奴提醒什么。”

    李嗣源回身上下打量敬新磨几眼,不禁又笑骂了一句老狐狸,随即道:“朕记得今日有出行安排?”

    “原本陛下是打算今日去演武院看看的。”敬新磨立即答道,看了门外一眼,“不过这天色”

    李嗣源摆摆手打断他,“前方将士浴血沙场尚且不避风雨,朕身在这安稳的洛阳城中,岂有因天色而避政事的道理?听说这回两川之役,颇有些演武院出来的后生表现不错,朕该去演武院看看,好生勉励他们一番。”

    李嗣源意志坚决,敬新磨当然没有坚持阻拦的道理,立马去安排御驾。

    演武院树木葱郁,算得上是洛阳城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建筑群了,虽说作为培养军中将领的机构,建筑特色不免简单硬朗,但却也不乏小桥流水这样清净的去处,这就使得演武院整个氛围格外暖心。

    李嗣源冒雨前来,明显很出乎演武院意料,无论是教习还是学员,都为之感到振奋——还有什么比君王风雨无阻来传递关怀,更能让臣民感念的?

    或许有,但也不多。

    李嗣源到演武院来不是头一遭了,这个寄托着大唐强军希望的地方,不只是李从璟分外重视,李嗣源向来也是十分看好的,要知道演武院的院长可是李嗣源本人。

    在演武院呆了近半日,李嗣源正要离开时,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这让他暂缓了行程。

    不久之后,李嗣源来到了一处清幽的小院外,当他由敬新磨陪着,负手走进小院的时候,院里的丫鬟们都很惊讶,院中的动静不免惊动了这里的主人,当小院主人出门看到李嗣源的时候,眼神中除却惊奇之外,还有一丝旁人无法理解的意味。

    李嗣源免了众人礼数,将敬新磨留在院中候着,自己抬脚进了屋内,小院主人随即跟了进来。

    屋中的布置清雅而简单,没有奢华装饰昂贵器物,最多的一样东西便是书籍。只不过屋中的书籍摆放得杂乱无章,桌上、椅上到处都是,秋风和雨吹进窗台,吹动书桌上的宣纸哗啦作响。

    小院主人本是个随性慵懒的性子,平日里对什么事都似乎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她并不是一个在乎别人目光的人,但眼下神色却意外显得有些局促,面色也有些尴尬。

    这位小院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桃夭夭。

    “你很喜欢读书?”李嗣源看着满屋的书籍,淡然而不失威严的问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