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夭夭替李从璟回答道:“只怕李将军不会奢求别人都信,他只不过是给世人一个说法。至于收编一事,李将军倒是可以说,那是安义军主动投靠。”

    李从璟笑了,他道:“看来,你已经比较了解我了。”

    桃夭夭黑着脸撇过头去,眉眼下拉,这回是真不不说话了。

    陈致远心中暗暗叹息一声,默默感慨道:“真是够无耻啊!”

    几人到君子林时,卫道已经回到家中。

    卫行明只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卫道比卫子仁虽说大些,却也大不了多少,但他身上的气质,却要成熟得多,有一种久经世事才能锤炼出来的干练。

    依然是那间小屋,竹帘几许,帷幄依依,墙前书架上的典籍散发着墨香,墨香飘散在风里,和茶香共舞在房间里的每一寸空气中。

    “先生神计,智退千军,破百战军之危,解梁子山之难,若鬼斧神工,今李某特来相谢。”李从璟向卫家三人抱拳,诚恳道。

    陈致远也抱拳,“先生鬼才,陈某早知矣,此番领教,惊才绝绝,实在是佩服之至。梁子山上下感念先生大恩。”

    卫行明呵呵笑道:“将军和大当家不必客气。两位计擒李环,不费一兵一卒诱降安义军,才是大才,我儿这点小道,却是不足挂齿了。”

    李从璟看向卫道,微笑道:“若说卫先生一人退千军的本事都是小道,世间军谋恐怕再无大道了。卫先生,此事堪称军事奇迹,可否为我等解惑一二?”

    “将军谬赞。”卫道拱手道,复坐好后,轻轻一笑,“世间奇事初看固然令人惊讶,但若是说破其中关键,便一文不值了。”

    顿了顿,卫道这才道:“其实卫某早在多年前,便已经出仕潞州,李嗣昭老将军在时,添为掌书记。这回潞州马军一千援军之所以退回,不过是因为卫某伪造了一份军令罢了。”

    饶是以李从璟的定力,闻言也是错愕不已。

    首先,他是惊愕安义军援军退回,竟然是因为一份伪造的军令;其次,他是惊讶卫道年纪轻轻便能做到掌书记这个位置;最后,是惊讶卫道明明为掌书记,竟然会伪造军令,来帮助梁子山——伪造军令,可是不折不扣的死罪。此后,别说再回去潞州做官,卫道能否活着,都是个问题。

    李从璟和陈致远感慨道:“卫先生大恩,没齿难忘。”

    卫道倒是看得淡,从容笑道:“陈大当家于家父有救命之恩,万死难报,此番不必挂怀。”

    李从璟随即道:“卫先生此番虽是为报陈大当家恩情,但于百战军而言,也是莫大恩泽,李某铭记于心。”说着,李从璟站起身,向三人拱手一拜,诚挚道:“三位先生俱是当世大才,不亚于卧龙凤雏,李某不才,愿请三位为国家效力!”

    李从璟这话含义十分明显,就是请卫行明三人出仕淇门,所谓为国效力,即是为他效力。

    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上了李从璟这条船,没个万一情况,也是不可能下船的。这跟后世官场站队情况相似,只不过严肃程度要远高于站队。

    李从璟态度恳切,卫行明却是淡然一笑,道:“李将军少年英才,忠心为国,可敬可佩,来日也必定是前途无量,李将军相邀,我等本不该推辞。只是无论是子平,还是卫某,都已没有再出仕的打算,只想隐居山林,与圣贤书和山水为伴,聊度此生。将军好意,我等心领了。”

    子平是卫道的字,他这话,是明显拒绝了李从璟。

    李从璟哪里肯轻易放弃,劝说道:“子曰‘学而优则仕’,三位大才,饱读诗书,治国安邦之策了然于胸,三位不出仕,不是三位损失,而是天下人的损失。”

    “先生以此地为‘君子林’,李某听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是学有所成,必以天下为己任,必不因世道险阻而退却。”

    “当今天下,诸侯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先生何忍乎?上为弘扬圣人之学,下为救黎明于水火,中成君子之志,先生何辞焉?”

    卫行明叹了口气,似是若有所感,却还是道:“古语有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将军所言,固在情理之中,只是卫某已厌倦官场,不想再沉浮于世俗中了。”

    卫行明第一句话李从璟是理解的,他的意思是从政不是只有做官一途,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影响一地社会风气,也是从政的一种。

    但李从璟还是不相信卫行明真无心出仕,他最后努力道:“贤者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也。先生者,君子也,安避祸福,而不践行道义?李某不才,愿与先生同行!”

    卫行明目中有精光闪过,但只是一刹那,他还是叹息道:“天下有将军这样的人,何必担忧道义不存?老朽心累已久,还望将军莫要勉强。”

    李从璟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之色,默然良久,长叹道:“可惜,可叹,悲夫,悲夫,莫过于此!”

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 
两个时辰之后,李从璟三人拜别卫行明等人,离开君子林。

    回到梁子山下,军营诸事已经收拾完毕,但梁子山上还有些东西没有消化完全,还需要些时间。李从璟便让大军在此再停留一日,来日清晨再班师。

    夕阳西下时分,李从璟坐在辎重车上,望着无边丛林,起伏山峦,一时有些失神。他现在满脑子都被镇治和百战军的事塞满,上茅房都在思考这些事,已经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但此时此刻,倦鸟知返,万籁沉寂,他瞧见军士们在金灿灿的余晖中穿梭,身影忽然有些落寞。

    日暮最是使人愁。李从璟脑海中不由想起后世,炊烟袅袅的小山村,五颜六色的城市霓虹,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这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画面,突然像潮水一般涌来,包裹着他。

    赌书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东西,拥有的时候不知道去珍惜,失去的时候便后悔莫及。但有些东西,你即便是珍惜了,也依旧不能阻止去失去。

    他忽然很想喝酒。脚边刚好有一辆车,摆放着从梁子山上搬下来好酒,所以他随手抄出一坛,灌进嘴里。

    李从璟自嘲一笑,自己还是不能做到心如止水,不能抛弃这些让人脆弱的感伤么?

    “喝这个!”一个酒坛突然飞过来,李从璟伸手接住,他看到桃夭夭坐到她旁边一辆车上,奇怪的是,桃夭夭那清亮的眼眸中,此刻也有掩盖不住的落寞。

    “一个有故事的人。”李从璟心想。一个有故事的人,往往才会在日暮时分不禁神伤。

    桃夭夭不喝水喝酒的时候,脸上的漠然和冷意便要淡化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像火一样在点点燃烧的东西。

    “你跟卫行明扯那些没用的儒家理想有什么用,这是个现实的世道,便是儒生,也早已被名利所腐,你若是跟他说点实在的东西,效果说不定要好得多!”桃夭夭忽然道,很大声,与她平时的漠然低声很不同。

    李从璟笑道:“你以为卫行明不会出仕淇门?”

    “恩?”桃夭夭偏过头。

    李从璟吞下一口酒,舒一口气,道:“他早就已经决定好了。若是这个时候,我跟他谈名利,并不能加分,而若是谈儒家理想,说不定还有想不到的收获。”

    “你怎么看出来的?”桃夭夭问道。

    李从璟微笑道:“从得知卫道真一人退千军之后,就看出来了。你道他们为何要如此尽心竭力帮我?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想跟着我干了!”

    桃夭夭撇撇嘴,“卫道都已是掌书记,跟着你等于走下坡路,有什么好?”

    “因为跟着我前途远大啊!”李从璟理所当然道,“再说,卫道在李嗣昭在时,是掌书记,现在李继韬上任,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应该是被排挤了,如若不然,又怎会做出伪造军令出逃这样的事?说不定他们暗中观察本使已经很久了,这回他们帮我退援军,却对解决李环的事只字不提,恐怕也是想看看我的本事,至于他们今日拒绝我,也不过是想考验我的诚心罢了。总之,这几日我在观察他们,他们也在观察我。”

    “这都是你的猜想罢了,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猜想。”桃夭夭嗅之以鼻。

    李从璟站起身来,大手一挥,豪气道:“当今天下,诸侯争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