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1111,√。黄巢之乱后,藩镇争雄,多以重骑兵为杀招。然则中原多年内耗,使得重骑兵愈发难以组建,当前的骑兵,无论是庄宗的从马直,李嗣源的左射军,亦或是君子都,都是轻骑兵。

    轻骑兵对铠甲的需求比之重骑兵,要低不少,骑士虽甲胄完全,然则裙甲、膀甲都缩短不少,而战马更是只护前胸和脸部,为弥补防御性,骑兵另用皮带在腿和手膀上固定甲片。

    “铠甲之改善,要从锻造工艺上着手,变热锻为冷锻,若能得此突变,则铠甲不仅重量更轻,而且防御力更强。”李从璟在对军备研制处提意见时,如此道,“当然,制造起来也会更加麻烦,但这却正是尔等用武之地。”

    李从璟的冷锻甲,最早为西夏人掌握,一副甲胄甲片多达三千片往上,重量却能下降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防御力提升更大,同一时期,哪怕是宋朝引以为傲的步人甲,也难与其争锋,绝对是铠甲技艺的高峰。

    “若能得冷锻甲,孤将在军中重组陌刀大阵!”最后,李从璟如是道,“一旦如此,来日之陌刀阵,威力必定更胜以往。”

    唐朝之后,影响力突出的陌刀阵不复现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威力堪称空前绝后,让人不能不神往,史其阵“进如光墙,人马俱碎,守如城壁,陌刀如墙”,作用可类比后世坦克一二。

    军备研究处的两位老人,徐半仙、刘老实在听闻李从璟“冷锻”的法后,先是惊愕,而后面露疑惑道:“冶铁之法,高热铁软,方能改变形状,若是铁冷,便是形状已定,这却如何再行锻造?”

    这倒是问住了李从璟,他后世那可怜的物理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哪里还记得个中细节,能知道冷锻这回事已是难得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沉吟了好半响,李从璟道:“冷锻,就是对物料在回复热度以下进行的锻造,铜、铁、铝在寻常热度下的锻造成型,即是冷锻。。。。。。”

    了半天,也自觉没透彻,于是道:“具体如何,得需要诸位大匠琢磨,孤见识有限,只能以此抛砖引玉,望诸位能不负朝廷厚望。一旦冷锻之法成,则大唐铠甲当独步天下,此为青史留名之功勋。”

    既然不清楚,只能以大义和名利作为诱惑,让他们自个儿去想办法了。

    徐半仙、刘老实一听能青史留名,张大了嘴巴,那一向是士子的专利,现在他们也能如此,岂能不心动非常,当下也顾不得再问什么,连连头作出保证。

    李从璟微笑头,表示很满意。

    刀枪、铠甲完,再弓弩。

    除却旅臂短弩这些弩,大型弩具一般都是抛射,秦汉时中国弩便已独步天下,缺是射速低,因此军中一般都是弓、弩皆有。

    唐军中的弩一般有四种,射程三百步之伏远弩,射程二百三十步之臂张弩,射程二百步之角弓弩,射程百六十步之单弓弩。至于旅臂短弩,射程百步左右,短易携带,使用快捷,多为斥候装备。

    除此之外,便是车弩,又称床弩。车弩十二石,以抽转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矢道七条,居中矢道置一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置三支略箭矢,诸箭齐发时,“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绝对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此前在幽州时,李从璟曾让刘老实研制改进弩具,要求射程三百步,而能加快发射速度,临阵能多发一矢。

    此事来简单,真做起来却是极难,耗费数年,在李从璟进入渤海时,颇有眉目,后来证明工艺并不稳定,常使弩具崩坏,此事遂罢。而后,刘老实转而研究强弩,着重提高射程。

    如今,此事又有了眉目。

    “要临阵多发一矢,若是着重于提升弩具发射速度,实不可为,但若是着重于提升射距,则同样可收获此效,且效用要大得多。”当时刘老实对李从璟这番话时,羞得李从璟恨不得找地缝钻下去,这实在是丢脸丟得太大,俗话隔行如隔山,这话真是不假。怕就怕明明不知,却要装作知道,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新弩研制的如何?”李从璟这回决定不再多话,只问这个问题。

    “先前已经提升射距到三百二十步,然则老朽以为仍有提升空间,正在改良。预计成型后,射距可达三百四十步。只不过其间工艺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刘老实道。

    “三百四十步?”李从璟与莫离相视一眼,都是吸了口凉气。

    别看三百步与三百四十步只相差四十步,但这乃是一百零五与一百零六的区别,是质变,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可曾命名?”兴奋之余,李从璟关切的问。

    刘老实应该是成竹在胸,觉得研制成功不用多久了,故而老神在在道:“正待殿下赐名。”

    李从璟沉吟片刻,道:“三百四十步,真乃有如神助,不如就叫神臂弩,如何?”

    莫离等笑道:“善!”

    完弓弩,便是马匹、城池攻防器械。

    大唐如今据有河套之地——丰、胜等州,此乃历来养马胜地,有此马场,大唐暂不缺良马,马匹可以不用多言。至于城池攻防器械,并不是军备研究处先前着力重心,因而一笔带过。

    接下来要的,是最后一项研究,也是李从璟最为看重的一项研究——火药。

    火药用于军事,在前些年就有了。天佑元年时,杨行密攻打豫章,就用了火药,只不过注重的功能在于燃烧,而不是爆炸。

    当世火药是黑火…药,燃烧可以,要爆炸就勉强了。李从璟想要的,就是将火药改进成为炸药。要提升火药爆炸性能,得催动黑火…药向黄火药转变,其中关键在于两,一是研制出硝…化…甘…油,改变火药配方,二是提升安全性,将导…火…索与雷…管结合运用。

    欧洲人做这件事,用了三十多年。李从璟等不来三十年,且不战死沙场,他都不确信以这个时代的卫生、医疗水平,他还能不能再活三十年。

    至于什么是硝…化…甘…油——李从璟不知道,火药配方如何改进,他更是闻所未闻。若是早知道这辈子要穿越,别的姑且不,首先怎么都得把炸药的配方记住了,这绝对是横扫天下的至尊利器啊!

    有了这东西,战争的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临行前,李从璟只能拍拍徐半仙的肩膀,聊以宽慰、鼓励。火药如何改进,他实在是爱莫能助,只能提供这么一个思想、方向。反正徐半仙在信了李从璟口中火药的威力之后,已经将其作为这辈子一生唯一的事业,五年、十年都不会停下脚步。

    对此,李从璟只能衷心希望在徐半仙的有生之年,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东西面世。李从璟能做的,就是徐半仙要什么他就给他什么,除了女人——他觉得给女人只会让徐半仙死得早些,女人身上又没有硝…化…甘…油。

    视察完演武院,李从璟回到院长办公室,在这里,有一份军事评估等着他过目。

    这份军事评估,仅是题目就足够触目惊心,《伐蜀攻略》。

    这是经由军情处、参谋处、演武院三者合作,耗时半年拟定的策略。这份策略,立足于军情处对蜀中山川地势、入蜀路线、蜀中兵力布置、各主要关隘城池城防情况的实地详细打探,而后经过参谋处与演武院的推演,最终形成的手稿。

    与之相对应的,秦王府中,李从璟案头就有一本类似的军事评估。

    那份评估的名称,叫做:定荆南。

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 3() 
演武院的《伐蜀攻略》虽说只是初稿,但基本对两川进行了完整剖析,提出的伐蜀策略可行性也是极高,虽则如此,这份评估却也没有太多需要说叨的地方,毕竟是一份纯粹的军事报告。,

    这份报告在修改、完善之后,自然会被送上李嗣源案头,若是两川形势恶化,大唐与孟知祥不得不开战,这也将成为大唐日后伐蜀行动的重要依据。

    对待孟知祥,之前李从璟与李嗣源就已定下策略,也施展了众多措施。然则孟知祥认准了现今大唐无法对其进行攻伐,因而其狼子野心已愈发不可遏制,对待朝廷诏令从来都是阴奉阳违、敷衍了事。这就使得大唐明面上拿他仍然没辙——就连减赋的诏令,孟知祥也未施行。

    说来孟知祥也是一时人物,身边以不乏辅佐之人,自然不会如此好对付。

    前些时候,朝廷派遣李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