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这话,或许是觉得太憋屈了些,怒火攻心,苍白的脸色涌现出一股潮红,又剧烈咳嗽起来。

    韩延徽本想再劝,见耶律阿保机这幅模样,也不忍多言。局势陡转直下,韩延徽自身尚觉难以接受,遑论耶律阿保机了——然而李从璟怎会出现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在通水河谷吗?

    耶律阿保机脸色虽然难看,思维却没有混乱,到底是历经风雨之人,此时犹能知晓韩延徽在想什么,“李从璟根本就没去通水河谷——五万大军,竟然叫八千唐卒给拖在了通水河谷,却数日未能破敌——”终究是抑制不住心中怒气,骂道:“这群蠢货,真是该死!让他们都给朕滚回来!”

    到了这个时候,韩延徽也不会去问耶律阿保机,为何就能确定营后出现的一定是李从璟。这已经很明显了,除却李从璟,不会有其他人能悄无声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领军奔袭到他们身后,又毫无预兆发动突袭。

    “李从璟两条腿真是能跑。。。。。”韩延徽在心里诽谤,此时也顾不得太多,扶着耶律阿保机回帐——皇帐毕竟比乱军中安全。

    百战渤海联军奔袭而至,叫契丹军产生了不小慌乱,也亏得耶律阿保机留在身旁的都是精锐,否则早就崩溃,又哪里还能有耶律阿保机强作镇定从容调兵遣将的机会。为稳定军心,耶律阿保机又传令三军,将李从璟说成是慌不择路的溃兵,后面就有契丹军尾随而至,此时正好将其聚歼。

    这样的话稍有些理智的人都能看出无数漏洞,然而人多了就没有群体理性可言,只有群体情绪,很容易被迷惑,否则也就不会有历史上那些借着“某某已死,尔等投降不杀”这样的话,来取得战场胜利的战事了。况且这话又出自皇帝耶律阿保机口中,自然能叫人相信。

    耶律阿保机回到皇帐时,皇太子耶律倍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腹心部都已出动迎敌,他稳下心来,面色已是恢复了些正常,在韩延徽等大臣面前冷哼道:“朕有腹心部精锐在此,又兼两位皇子万人不当之勇,正好以逸待劳,李从璟长途而来,百里趋利,那是自陷困境,与找死无异。此战必能将李从璟活捉,尔等静看渤海战事底定就是!”

    众臣山呼万岁,大赞皇上英名。

    正率军在契丹营地中纵横驰骋的李从璟,虽说不知耶律阿保机此时近乎自欺欺人的强作镇定狂妄的自信,但战场局势他确看在眼里,契丹军非但没有溃败,反而不时就有大军前来相迎,心知今夜之战的胜负,还在两可之间。

    然而这却也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有耶律阿保机亲自坐镇的大军,要是一袭就溃,那耶律阿保机也就建立不了现今如日中天的契丹国,因是胜负还在于两军短兵相接,凭战力说话。但契丹军毕竟兵力分散腹背受敌,军中一时不乱,不代表就一直不会乱。

    而论起阵战,李从璟领军征战多年,可未曾怂过谁。

章两百三二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9)() 


    依照眼下唐军的军队配置,一军之中必有步卒与骑兵,一军尽是步卒与马军单一兵种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在此基础上,百战军则将骑兵数量提升了一个档次,以指挥为单位,配置在各军当中。在百战军本部一营六个指挥三千将士中,必有一到两个指挥的马军,即便是以全步卒标榜的孟平所部,也并非没有战马的。

    单一兵种即便是再强大,也容易被争对,不足以应付战场上所有情况,马军与步军的结合作战,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军队战力。所以哪怕是只有百人规模的小军镇,也会配置一定数量的马军。

    百战军马军的寻常配置是长槊一柄、横刀一柄、劲弩一支、箭囊两只,着柳叶甲,戴面兜,配圆盾。马军各部精锐,又根据实际情况将战马裹甲,比例在十中出一,这与孟平所部配置横冲都的原因类似,都是作为各部尖刀使用,每当冲阵时,这部分马军必定冲锋在最前。

    正州城外的契丹军,不乏装备精良之部,然而无论契丹国这些年如何如日中天,也还在上升之势中,许多固有瓶颈还没有打破,缺铁就是其中最为紧要的一项。耶律阿保机执意攻打渤海国,原本就有看中渤海国铁矿的意思。眼前的契丹军,仍旧没有人人披甲,虽说这有兵种区别的原因——弓箭手就很 少披甲或者仅披布甲,而披甲将士中,大半为皮甲,着铁甲者不过十之三四——这些就是契丹军中真正的精锐了。而能与柳叶甲相提并论的铁甲,就更少。

    在李从璟率军与契丹征战的这些年,对契丹军备他没少研究,也曾扪心自问,这样的军备,与当世中原军队相差颇大,日后他们又何以能灭后唐、后晋,荼毒中原?个中原因,应该还是在二十年后,契丹经过长时间励精图治,已经有了足够的铁,军备大为改善,另一方面,则是中原连年累战,资源消耗过快,产出不足,没有时间休养生息,自身军备水平下降了。

    这些都是后话,可以不用赘言,然而就眼下来说,契丹军备与中原军队装备却是相差颇大,而李从璟也不会让契丹再有机会蓄积国力,在此消彼长之后侵略中原。

    而李从璟在卢龙的励精图治,则让幽州军的军备较之寻常镇军又要精良一些,得益于灭梁之战和北上之后数次大战的不菲缴获,这才让幽州军冲阵之卒,人人皆铁甲利刃。而其中的核心力量,比如说君子都和个别精锐马军,可是人人额外负短矛、带强弓的。

    夜幕中奔战出的百战军,现出身形后,即可见其气势犹如山洪暴发,然其队列却如离弦之箭,强劲有力。百战精骑一马当先,风卷尘土,其部分成数股,从不同方位、对应不同辕门,突向契丹军营,马蹄声如滚雷。三千精骑身后,万七将士从黑夜里跳出来,阵型严密,蚁聚成浪,潮起撼山。

    契丹军营警…号骤然四起,营中无数将士的身影,陆续而杂乱的从营帐里涌出,惊慌张望,在各自十夫长、百夫长喝令下列队,人皆不知所措。“敌袭”的声音此起彼伏,嘶哑惊惶,角楼上的军士不停发出信号,零星骑兵从营中奔过,马蹄声杂乱无章。

    战士向十夫长问询,十夫长向百夫长问询,百夫长向千夫长问询,到处都是军士焦急奔走的身影。营地里马嘶声如蛙鸣,辕门、营门近处营帐里的军士,急忙奔向辕门、营墙布防,许多军士一面穿甲、提刀,一面去牵马、拿盾,布置拒马、路障,妄图迅速建立起防线。整个军营的杂乱,由辕门处起,风过麦田一般,一浪浪向中军营地蔓延,不多时半个营地就沸腾起来。

    到得这时,百战军精骑已经突至各处辕门外,面对辕门内外单薄的防御工事,他们速度不减,整个队列滑过一道弧线席卷过来,前部百余将士取下背后的投枪,掷向辕门、营墙上的契丹战士,风起云扬。

    枪如鬼影,闪电般飞来,将辕门、角楼笼罩其中,枪头锋利,穿过契丹将士身体,穿透栅栏,一个个契丹战士从角楼、辕门上掉下来,落在地上轰然作响,溅起一阵灰尘,或再无声息,或痛苦挣扎,或僵硬抽搐。

    紧随其后的百战军精骑,纷纷举起劲弩,对准面前的敌军将士,扣动扳机,刹那间箭矢成幕,雨帘一般将辕门、角楼、营墙内外的契丹战士裹挟的没有死角,噗噗的沉闷声响中,惨叫声如同惊弓之鸟。

    辕门内外单薄的防御工事,被一击即溃,仓皇的契丹战士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应对,就被“大雨”倾倒,成片倒下。

    精骑如洪流,汹涌进辕门,他们黑盔黑甲,长槊骏马。

    条条血路,在他们脚下初铸。

    身先士卒的李从璟人高马壮,他提缰挺槊,明光铠在火光中明灭,将其衬托得婉如神明。他奋躯冲杀,长槊挥舞,血雾在他沉静的眸子里一蓬蓬喷洒,一个接一个契丹战士在他身旁惨嚎丧命。他脚步如磐石,带着身后近卫精骑,开山劈路。

    精骑开道,一往无前,步卒在后,杀人放火。

    渤海军紧跟在百战军身后,随其拼杀。

    营外的铁甲浪潮,已经安全拍打在契丹营墙上,骑兵不能突入的辕门,则由步卒跟上,填充陷马坑、壕沟,随即众将士涌入营地中,又向营地中间推去。

    破阵袭营,战法百战军早已烂熟于胸,精骑笔直向前,力求在敌军形成有效防御、抵抗前,将攻陷区尽量扩大,而步卒将士则在攻陷区内往来纵横,以滚刀阵将此区域中之顽敌,一一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