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麟有大将之才,且心性颇佳,自然不会出现纰漏,彭祖山可算是我家将,虽然这些年多在练兵,征战对敌较少,但值得信任。”李从璟点头道,他话中没有提起杜千书,是因为杜千书根本就不不用提及,李从璟对他的信任也无需言表,“真正要担忧的,还是正州、恒州战事。”

    “正州正面应对契丹猛攻,虽然有大明邢之前率领的万余将士相助,若无后手援引,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至于恒州,更是如此,先前从鸭绿江来西京途中,虽说我们留下了一部军力驻扎在恒州,但也如正州一样,只能抵挡一时罢了。”莫离道,“正州、恒州,不说破敌,仅是守城,都要发兵救援,而我们还必须提防耶律阿保机在围攻正州、恒州,诱使我等分出兵力相救,而西京空虚之际,发奇兵来突袭。”

    李从璟无奈笑了笑,“到底他们人多。”

    “李四平已到西京,后方暂时可说已经稳固,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莫离问李从璟。

    “能有什么计划?”李从璟仰起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面色不见深浅,“无非一个字而已。”

    “哪个字?”

    “战。”

    。。。

章两百二一 生逢乱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 
渤海战事愈演愈烈,在李从璟调度幽州、渤海联军,与耶律阿保机亲率的契丹军,鏖战于正州、恒州、泊汋城一带时,数千里之外的蜀地,同样有一场战争正进行到了紧要时候。

    同光三年九月十八,大唐王朝遣魏王李继岌,与枢密使郭崇韬领军六万,进攻蜀主王衍之蜀国,历经两月激战,烽火如长河,横亘两川,直达成都,终于将蜀灭国。然而蜀国的灭亡,并没有让骤起的战争停止,相反,那仅仅是已安稳数十载的蜀国,被卷入天下大争的洪流,从此颠沛流离的开始。

    郭崇韬、李令德的相继被害,成为蜀地烽烟再起的导…火…索,时任大唐王师后军大将的李绍琛,这位本名康延孝的旧梁武将,率先袒露右臂,反抗朝廷。移檄成都,且率军自剑州西还西川的康延孝,如今尚不知晓,他的揭竿而起,掀开了天下反唐的序幕。

    汉州位在成都东北,两者相距不过一两百里,前者可称后者的东面门户。

    在武连脱离大唐王师的康延孝,竖起反唐大旗,借着蜀人的灭国之恨,在他抵达汉州前,临近各州镇将竟是纷纷响应,很快聚集起五万兵马,一时之间声势大振。

    汉州城外,两军对垒,数万兵马往来奔驰,尘土遮天蔽日,将士厮杀征战。

    北门城楼,如今已经恢复本名的康延孝披挂整齐,正凝神注目城外战场,神色肃穆。在他身旁,立着一名甲胄浴血的青壮将领,看那模样,应该是刚从战场上撤下来。

    “李绍宏这孙子真他娘的属狗的,一路从剑州追赶到这里,还这么有精神头,老子又没骨头给他吃,他蹦跶这么欢快作甚,他娘的,咬死老子了!”青壮将领便是对康延孝有“从龙之功”的部将焦武,他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狠狠啐了一口。

    城外阵战未歇,两军将士你来我往,场面虽然很是胶着,但是久经沙场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场兵力相差较大的对战,一时半会儿根本就分不出胜负。一路从剑州追击至此的李绍宏,率领的兵马只不过康延孝兵力一半,但康延孝聚拢的那些兵马,半为战力寻常的蜀兵,半为路途中裹挟的青壮,能称得上精锐的,还是他从武连带走的那部分唐军。

    在此之前,康延孝就跟李绍宏有过节,他睥睨着城下,冷冷道:“李绍宏此人,之前仗着郭崇韬宠信,就一直不将本帅看在眼里,这回奉李继岌那雏儿的命令,追击我等,自然跟看见骨头的疯狗没有区别。”说到这,冷笑一声,“但他想从本帅这里讨走一份军功,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想要啃本帅这块硬骨头,也不怕崩坏了他的牙!”

    康延孝这番话说得硬气,实则从他移檄成都,如今只在汉州,就被李绍宏咬住,不得不放弃接下来短短两百里的距离,被迫在这里与李绍宏大战,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焦武红着眼盯着战场,咬牙道:“军帅,顶多三日,末将必为军帅破此小贼!”

    伸手抚过冰冷女墙,康延孝一手搭在刀柄上,目光森冷,不过他到底不是浅薄之辈,缓缓道:“唐军战力如何,你我心知肚明,不必多言,李绍宏也算得上一员猛将,如若不然,我等也不必在此与之决战。就凭蜀地这些兵卒和民夫,别说兵力双倍于李绍宏,便是三倍,要败之也是天方夜谭。”顿了顿,继续道:“年前伐蜀时,本帅身为先锋,攻城拔寨,如入无人之境,蜀兵何曾能够抵挡半分?”

    话至于此,终究是有些不忿如此长他人志气,接着冷笑道:“然而眼下的唐军,哪里还有当初伐蜀时的一半锐气?李存勖不仅猜忌大臣,也不信任将士,且不说入主中原后,钱财都拿去宠信了后宫那位妖后,这些年来对将士薄义寡恩,这回伐蜀功成,全军上下,得到应有封赏者有几人?反倒是他不曾参与伐蜀之战的孟知祥,在战事停歇后跑到成都,莫名其妙任了西川节度使,如此做派,怎能不让将士心寒?而郭崇韬、李令德相继身死,更是雪上加霜,让原本就颇有怨气的将士,更是愤恨不已,而军中大将,莫不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人愿意再全心全意为他李存勖卖命?那李继岌,伐蜀以来,尸位素餐而已,并无寸功,又如何能让将士甘愿顺服?唐军士气低迷,这场战争再打下去,李绍宏必败无疑!”

    虽说康延孝这番话带有一些主观色彩,但所论诸事,跟事实相差并不大,焦武听了之后,打心眼里信服,斗志隐隐又涨了几分。

    “眼下我军与李绍宏交战,只要不出差错,胜出不难,唯一可能存在的变数,便是那偷偷摸摸跑到成都,任了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康延孝继续说道,提起孟知祥,康延孝凭空又生出一股怒气,这份怒意甚至比提到李绍宏要更重。作为前番伐蜀战功最卓著的大将,康延孝一直视西川节度使为囊中之物,现在被一个没有半分功劳的局外人窃取战果,康延孝的怒火,自然而然烧到了孟知祥身上。

    “孟知祥。。。。。。”康延孝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闭眼长长呼了口气,看他那模样,应该是在心里问候了孟知祥祖宗无数遍。

    焦武很是照顾康延孝的心情,撇嘴道:“孟知祥,一介书生,不过仗着是李克用的女婿,这才平步青云,不足为虑,他之所以能出任西川节度使,也只不过当年郭崇韬担任中门使之时,是受其推荐,这回郭崇韬投桃报李而已。”

    康延孝点点头,默然片刻,半响才道:“成都毕竟在我腹背,万全之见,不能不防,分三千兵马,盯着成都方向。”

    焦武应诺,领命而去。

    城楼上只能下康延孝一人,亲卫都远在数步开外,他扶墙而望,看着城外烟尘滚滚的战场,耳边充斥着喊杀声与战斗声,目光逐渐变得镇定,继而又变得炙热,透过重重军阵,他仿佛看到了不久就会到来的胜利。

    此战若胜,将再无人能阻其节度两川。

    两川之地,富饶之乡,尤其是成都,百年前便有“扬一益二”之说,当为霸业之基。至不济,也能割据一方,成就一方诸侯。

    这世道上的东西,终究是要去争的,不争便什么都不会有,争了便一切都有可能。若是好男儿,就连这天下,也未必不能争上一争。

    康延孝轻笑一声,“西川节度使,既然你不愿给,那我便自己去拿好了。但当我需要自己拿的时候,可就不只是西川这么简单了!”

    。。。。。。

    连接西川腹地成都与汉州的官道上,一支不到五千人的军队正在急行军。

    领军将领,是位虽然全身披挂,仍然有些书卷气的老者,约莫五十来岁的年纪,容光满面,显得精神焕发,有些浑圆的脸庞让他看起来颇为和蔼,只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眸子,偶尔闪过的锋利之色,在传达此人并非看起来那般平常。

    这支军队所在的位置,已经距离战争正胶着的汉州不远。临近午时,前方奔回的游骑,向着甲的儒雅老者汇报了汉州军情,以及拦路虎一般盯着官道的三千兵马。

    “三千人?”儒雅老者便是康延孝口中不中用的书生,闻言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神色轻松的对左右言道:“老夫听说康延孝手中现有五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