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帝王-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旁的石坎上,有一个坐姿不羁的男子,正在狼吞虎咽对付手中的一张大饼。他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正好打了个饱嗝,不前不后正好和骏马响鼻同时,两种声音一同响起,就显得有些喜感。

    黄宗等人不期路上竟会遇到陌生人,不免大惊。要知,他们在赶路时,本就格外注重隐蔽行踪,何以会突然碰到外人?而且看对方的神态,明显是在此处等着他们!

    不等黄宗等人反应过来,那人已经扯开嗓子,对路中的骏马骂道:“你给老子闭嘴!他娘的,逗你二爷玩儿呢?二爷不出声你也不出声,二爷打个嗝,你还放个屁跟老子唱和,你是匹马,不是个人,你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

    骏马呜咽一声,像是听懂了那人的话,又像是在表示抗议,迈开蹄子小跑两步,终于不再挡在路中间。它跑到路边,对着一株野花撒起了尿,还像人一般,咧着牙齿仰头发出一阵长笑。

    这一幕让黄宗等人哭笑不得,但那男子却露出满意之色——也不知他在满意什么。

    训斥完骏马,吃饼男子似乎觉得还不尽兴,在石坎上站起来,拿剩下的半张饼,指着李荣等人,大声道:“你们走得太慢了,照你们这速度,走到营州城,战事都结束了,那还有什么搞头?告诉你们,二爷很不满意!”说完,用牙齿撕扯下一块饼肉,卷进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黄宗等人不明所以,怔怔望着那位吃饼男子。许伯先问黄宗,“老黄,是这人脑子不正常,还是我们有病?”

    黄宗瞥了他一眼,懒得说话。

    李荣笑着上前,向吃饼男子抱拳,“赵统领,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无恙,怎能无恙?二爷有恙得很!”赵象爻跳下石坎,走到李荣身前,打量了黄宗、许伯先、陆君严这几位“同道”几眼,撇撇嘴,“李兄,你这次带回来的人不如何嘛,赶二爷当年差远了!”

    陆君严等人脸一黑,李荣清楚赵象爻脾性,不欲其与黄宗等人多言,直接进入正题,“赵统领在附近多时,可曾有什么收获?”

    “那是当然!二爷出马,何时差过?”赵象爻只差没拍胸膛,“经多日侦探,契丹粮道所在,已被二爷我锁定在三条路线上,只待你带人到此,便可彻底查清契丹粮道具体所在!”说着,一挥手。

    一位青袍男子,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赵象爻之前坐着的石坎上,此时跳下来,掏出一卷锦帛,交到赵象爻手上。

    赵象爻打开锦帛,展于众人眼前,立即让众人一惊。

    这是一幅简易地图。

    地图上有三条红线。

    ……

    片刻之后,赵象爻收起地图,悠然开口,对李荣道:“吴长剑那厮随大当家去了渤海国,第五那小丫头呆在军帅身边,现如今营州城外的主事就你我二人。临行前,军帅已向我言明,此番后续之事,但听李兄安排。不过,现如今路有三条,你我却只两人,如何分工,在最短时间内探清这三条路线虚实,却是需得仔细考量一番了!”

    李荣不动声色,反问道:“依赵统领的意思?”

    赵象爻和李荣同为军情处三大统领之一,如今军情处统率桃夭夭护卫莫离前往渤海国,唐境里的军情处事务,一向是第五在居中调理,算是暂时接替了桃夭夭的职务。然而身为军情处统领,李荣和赵象爻都知,第五尚且年幼,虽久为桃夭夭副手,能处理军情处日常文牍,却无法调度、指挥整个军情处,如今真正对军情处事务提纲挈领的,实际上是李从璟本人。这也是第五近来一直在李从璟身边的原因。

    除开第五姑娘,和跟随在桃夭夭身旁的吴长剑,如今军情处中赵象爻和李荣地位最高。李荣资格老,能力出众,早在军情处创建时,就是三统领之一,赵象爻无法与之比肩,这也是李从璟让赵象爻听令于他的原因。

    但李荣却知晓,以李从璟和桃夭夭人尽皆知的暧昧关系,加之赵象爻和桃夭夭的渊源,他是无法将赵象爻当作寻常后进来看待的,所以此时他并未乾坤独断,而是询问赵象爻的意思。

    李荣既然问起,赵象爻当仁不让,道:“依我之见,李兄与我各领一部人马去探寻一条路,至于第三条……”他看向黄宗,“不如就请黄兄统带如何?”

    从大小来说,百战军强,“义军”势弱,从关系上来看,百战军是主,“义军”是客,“义军”前来助战,只能依附百战军行动。赵象爻提议让黄宗独领一路,无疑是对他的“重用”和信任。

    黄宗先是一愣,随即喜而抱拳,“将军有令,不敢不从,唯恐不能胜任!”

    李荣了解赵象爻,知道他虽平日行事放…荡不羁,就像方才,见面就说黄宗等人不如他当年,但在正事面前,他亦严肃中正不输任何人。听了赵象爻的建议,李荣笑而称善。

    ……

    在距离营州城不到千里之地的西方,一支铁甲精骑正在茫茫草原上急速行军。这支大军人数众多,少说也有两三万人,尤为可怖之处在于,其中尽皆骑兵,人各双马。

    此时天色已近日暮,落日如金盘,在遥远的地方和地平线亲吻,天边半红半黑,如烟如雾。

    大军前部,一位契丹将领奔向一位年轻人身边,对他道:“太子殿下,天色已晚,大军是否扎营?”

    在任何一个国度,能被称之为太子的都只有一人,契丹亦如是。年轻却不稚嫩的太子看向东边,马不停蹄,淡漠道:“营州战事吃紧,耶律敌刺元帅久攻不下,父皇已经震怒,我等当昼夜兼行,力求早日抵达营州!”

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 12() 
(稍后有第二更。←頂←点←小←说,)

    耶律倍很辛苦。

    连续征战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三个月前,黄头、臭泊两部叛乱,他奉命领军三万前往平叛。凭借自身不凡的军事才能,兼之又是领精锐之师,历时两个月,耶律倍连番击败黄头、臭泊联军,最终将叛乱平定。在诛杀叛乱首恶之后,耶律倍领军坐镇黄头、臭泊领地,消化战果,以图将这两个部落牢牢控制在契丹皇权之下。

    但是不等耶律倍处理完善后事宜,耶律阿保机的一道敕令,经由使臣自西楼送达他的手中。敕令并不晦涩,含义明确,通篇只有两个意思。一者,表彰耶律倍西征大胜之功,二者,调耶律倍率领西征军东下,支援耶律敌刺攻打营州。

    耶律阿保机在敕令中说得很明白:营、平二州,乃契丹东南屏障,据有此地,则进可挥师中原,饮马黄河,退可护卫契丹疆域无事;失此二地,则唐军有威胁草原,与渤海国交相呼应之力。耶律敌刺南征日久,苦无寸功,实为耻辱,李从璟狡猾异常,有狼子野心,不可不除。今你西征得立大功,当携大胜之威,复我契丹河山!

    没有人能体会,当耶律倍接到这封敕令时,是怎样一种感受。

    便是他亲信之人,也只是知晓,征战黄头、臭泊两月都不曾负伤的他,在接到这封敕令后,手心多了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耶律倍身边的谋主刘宣算是半个汉人,他既愤且忧的对耶律倍道:“殿下平定黄头、臭泊两部之后,本可趁处理战后事宜之机,于此地安插亲信、扶植势力,培养自己的力量。然则眼下战事方歇,一切尚未进行,陛下骤令殿下东征,此事殿下便无暇为之,实乃一大损失!经年以来,耶律德光势力见涨,已能与殿下相抗衡,当此之际,势力之争犹如疆域之战,当分毫必夺。如今皇都、军中势力大多已立场明确,争无可争,黄头、臭泊两部之乱为殿下新近…平定,本是殿下在外扩展力量的绝佳时机,奈何殿下有征乱之命,无扩势之运,何其遗憾!”

    此事固然让耶律倍气愤,但近年来,类似之事并不少见,耶律倍已有抵抗力,尚不至于为此失态,以至于在发泄时自伤。真正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耶律阿保机紧随其后的诏令——命耶律德光代替耶律倍,处理黄头、臭泊两部善后事宜!

    这也就意味着,耶律倍为耶律德光做了嫁衣裳。

    出力吃苦、征战的是耶律倍,得益的却是耶律德光,此消彼长,耶律阿保机如此偏袒耶律德光,让耶律倍终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然而耶律倍没有反抗的余地,耶律阿保机在契丹国无上的、不可置疑的权力和威信,让耶律倍只能选择服从,除此之外,他甚至连愤怒都不能表现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